吳東東 西蒙 謝巍 李江



小朋友,2020年注定是我們記憶中不尋常的一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經濟波動影響了我們每一個人,這其中感受最深的是我們的父母。也許你覺得你不在經濟社會中,實際上你就在其中,躲都躲不開。
想要生產必須得有土地、勞動力 和其他成本。
生產活動需要什么?
簡單地說,要制造我們每天穿的衣服,需要生產設備(資本)、放設備的地方(土地)、做衣服的人(勞動力)。當然,這是進行生產活動最簡單的需求,如果想做出更漂亮的衣服,還需要技術。
計算附加值
讓我們開始聊聊更專業點的問題:附加值。
小獼猴花300元買了面粉、牛奶、雞蛋、黃油等材料,制作面包售賣,賣了600元,那么面包的附加值就是300元。
小兔花300元買了蘋果、面粉、白糖、黃油等材料,制作蘋果派售賣,賣了900元,那么蘋果派的附加值就達到了600元。
分工多樣化
商品生產的過程中,人工費也是一筆成本。在早期的汽車生產中,汽車的裝配工作都是由一組人一輛一輛進行的,一輛汽車的裝配工作最快都要12小時30分鐘才能完成。因為有數目不小的人工費要算進成本里,導致汽車的價格相對較高。企業家亨利·福特發明了一種新的流水線生產方式,讓一輛汽車的裝配時間縮短為1小時30分鐘,從而使汽車價格大大降低。此后,這種分工合作的生產方式滲透到社會生產的各個領域,社會職業的種類也隨之越來越多樣。比如,在建筑領域,有專門修建房子的建筑師、專門裝飾房子內部的室內設計師、專門設計房子電路的電力工程師、負責房子安全的消防設計師等。
如果小朋友有機會參觀工廠,你會發現一個事實:一件完整的產品不是由一個人制作完成的。比如在電腦的生產過程中,顯示器、主機箱、鍵盤等的制造以及最后的組裝工作分別是由不同的人員參與完成的。這種劃分成不同領域來進行生產的情況就叫作“分工”。
同樣的一項工作,一個人熟悉和從事多個工種完成花費的總時間和精力,要比每個人只熟悉和從事一個工種、多人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花費的總時間和精力更多。
每個人興趣愛好不同,大部分的人都希望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作為職業。
按照收入方式來分,職業分為按時領工資的工薪階層和收入每個月都不一樣的自營業者。
在我們的周圍,有許多從事不同職業的人,比如農民、漁民、程序員、商人、醫生等。沒有農民,我們就沒有糧食;有了商人,我們能購買到所需要的商品;有了醫生,我們生了病可以得到診治……缺少任何一種職業我們的生活都會變得非常不方便。職業本身不分貴賤,所有職業都是高尚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