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鶴 郝國安 鄧瑞麗
泰安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 山東泰安 271000
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水平得以提升,人們在重視生活品質以及食品安全問題的同時,還比較重視FCM安全性。近些年,國際上因為FCM導致的食品安全問題接踵而至,發達國家及地區特別是歐盟國家和美國對FCM的安全性越來越重視,并對其法規指令進行不斷出臺及更新,實行了嚴格的市場準入管理,防止FCM危害使用者的健康[1]。為此,文章對家用電器食品接觸材料衛生評價技術現狀進行了詳細闡述。
在常規使用的前提下,各種已經或預期可能接觸食品或接觸食品添加劑,或其成分可能轉移到食品中的制品和材料,包含食品從生產到使用期間用于包裝食品的材料、工具、容器及設備,及可能間接或直接接觸食品的潤滑油、油墨等,不包括公共供水設備、洗滌劑及消毒劑。由此可以看出,FCM不同于食品包裝材料,FCM不僅包括食品包裝材料,還包含工具、容器及設備,及可能間接或直接接觸食品的潤滑油和油墨等[2]。
在中國,與食品接觸的家用電器通常屬于機電產品,根據中國現行的機電產品管理規定,我們通常更注重機電安全、性能以及能效等方面的資質,GB4706.1系列標準及相關能效標準是其主要檢測依據,但還是不夠重視材料的食品衛生指標?,F階段,對于廚房小電器相關的衛生法規,中國還未制定,現階段與廚房小電器相關的衛生法規是新《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以及《食品用塑料制品和原料衛生管理辦法》,頒發及實施時間是2009年6月1日,同時,中國頒布實行了50多項FCM以及制品衛生標準和方法標準,涉及塑料、金屬、玻璃等材料。
例如:——GB4806.1-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見圖1,圖2。

圖1 適用范圍

圖2 家用電動洗碗機食品接觸材料
歐盟未單獨規定家用電器中直接接觸食品材料的衛生要求,使用與FCM相同的法規。歐盟現行法規是2004年11月13日頒布的歐洲議會和理事會2004年10月27日關于FCM的第1935/2004(EC)號法規,取代之前的80/590/EEC和89/109/EEC指令,是歐盟關于FCM和產品的最新基本框架法規,它嚴格限制了FCM運輸的物質總量。到目前為止,歐盟對與食品接觸的材料和產品有30多個指令或法規。1935/2004/EC號法案規定,接觸食品的產品或物品須符合有效的生產規范;當接觸食品時,禁止釋放威脅人類身體健康、降低食品感官特性以及引起食品產生不可接受變化的成分。
一些歐盟成員國,如德國、法國和意大利,必須嚴格遵守歐盟指令1935/2004/EC及其國家食品法律法規,如LFGB(LMBG)是德國必須遵守的食品法律法規,UK SI898:2005是英聯邦必須遵守的食品法律法規,French DGCCRF2004-64是法國必須遵守的食品法律法規,(Gazzetta Ufficiale GU)是意大利必須遵守的食品法律法規等[3]。
對于家用電器,全世界最早制定電氣安全和食品安全法規的國家是歐美發達國家。經過100多年的發展,歐美發達國家對相關安全管理體系進行了有效構建。我國家電管理部門也對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檢測標準進行了完善構建,但對于逐漸更新的產品以及材料缺乏快速的更新反應,缺乏相應的衛生標準、檢測方法以及檢測指標,使得一些隱患無法得到控制[4]。因此,新物質、新材料的食品安全,除機電產品安全外,還需盡可能低制定相應的標準和辦法,保障此類產品的安全使用,為廣大使用人員的健康提供有效保障。與此同時,檢驗檢疫部門還應加強對此類電器FCM衛生安全指標的監管,為中國產品在國外的質量提供強有力保障[5]。
家用電器生產企業,特別是與食品接觸的企業,要提升安全生產意識,除了要注意產品的安全性能外,還要注意產品與食品接觸部位的衛生安全,對各國食品接觸材料法規、指令的最新動向進行積極了解,對FCM的相關標準進行正確理解,并將其作為制定相應的產品質量標準的主要依據;對于出口企業,應對出口風險防范體系進行有效構建,對全球各國FCM產品預警通報信息,衛生安全性要求進行時時關注,進而保障產品滿足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對于整機生產企業,還應注重產品質量安全和規范化管理,對FCM供應鏈管理和控制體系進行建立,依此控制采購和生產過程,保障產品質量相關指標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