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蕊珍
西安外國語大學商學院 陜西西安 710128
我國貧困問題具備其特殊性。曾勇提出中國孤島型貧困的巧思,認為我國的孤島型貧困呈現片狀、點狀特征,區域性、持續性特征明顯[1]。賀東航則認為脫貧難原因有二:其一為客觀原因,勞動力素質低下、社會資本匱乏等限制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其二為主觀原因,不同區域特征可能會催生各類鮮明的貧困文化。不難發現,這兩位學者的觀點相互印證,說明我國脫貧攻堅任務需要有針對性的幫扶政策。
探究五年前的評分與2020年對應各項評分之間的關聯,首先要處理數據。為確保分析的科學性,僅以有效村莊的指標評分數據進行分析解釋。其次,分析各個評價指標的對應關系,若存在中度相關及以上的相關性,則證明五年前的評分與2020年對應的各項評分存在關聯。為進一步研究這兩年對應指標得分的差異性,本文還進行了相關樣本檢驗和兩個總體均值之差的假設檢驗,最終得出結論。
為度量五年前的評分與2020年對應各項評分之間的關系強度,本文將2015年、2020年的各個指標數據作為一對變量。
樣本相關系數記為 r,2015年的指標數據樣本記為 X,2020年的指標數據樣本記為 Y。相關系數計算公式如下:

以居民收入(記為 SR)這一指標為例進行假設檢驗。2015年和2020年的各個指標評分均值分別用μ1和μ2表示,預測5年后的評分比5年前高,符合右單側檢驗的條件,故建立假設如下:

由于n1,n2均較大,且a12,a22可以根據所給數據進行計算。故可以采用 t分布或者 Z 分布,自由度記為 f。在這里,本文采用 t 分布進行計算。此時抽樣分布近似服從自由度為 f的 t 分布,f 的計算公式為:

檢驗統計量 t 的計算公式為:

同理,可進行產業發展(記為 CY)、居住環境(記為HJ)、文化教育(記為 WJ)、基礎設施(記為 SS)四個指標的相應假設檢驗過程。本文得到輸出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1 雙樣本異方差假設檢結果輸出表

此時,每一個指標對應得分都符合,故拒絕原假設。則備擇假設為真,即表明2020年的各個指標評分均值大于2015年。得出結論:五年來脫貧幫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通過相關性分析,本文發現五年前的貧困村評分與2020年對應的各項評分存在關聯性,即中度的正線性相關關系[2-3]。基于此,本文進行了非參數相關樣本檢驗和總體均值之差的假設檢驗,發現2015年與2020年各個評價指標對應關系顯著,且2020年各個評價指標的得分顯著高于五年前的指標得分。以上研究結果表明五年來我國針對貧困村的單位幫扶機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我國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