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冰

1
霄霄讀小學四年級時,就對股市曲線圖很感興趣,他問我:“媽媽,為什么這個線一會兒上去,一會兒又下來了?”
那是2011年,霄霄在學校有一堂課,叫“兒童經濟學”,老師會給孩子們講貨幣的起源,也講股票和投資。
這年圣誕節,我對霄霄說:“媽媽送你一個圣誕禮物——1萬元的本金,你可以告訴媽媽,你想買什么公司的股票,媽媽幫你操作。賺的錢都給你當零花錢,虧的錢由媽媽來承擔。”他很開心。
霄霄讓我買的第一只股票是騰訊。他們小學生經常用QQ聊天,玩QQ游戲。我覺得騰訊應該做得不錯,能讓這么小的孩子忠實于它。事實證明,我們的判斷是對的。幾年來,騰訊的股價一路飛漲,兒子因為這次投資,獲得了收益。
我對霄霄說:“媽媽要感謝你,因為你,我也買了騰訊的股票。”
兒子的股票投資,整體上都是賺錢的,因為他投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公司。
2
高一那年,霄霄快過生日時,對我說想換一臺2萬多元的電腦,這樣玩游戲不卡頓。
在給孩子錢這件事上,我是比較嚴格的——一星期給他500元生活費,只夠他在學校吃午餐,買水和零食。
2萬元不是個小數目,霄霄一心想換電腦。他給了我一份簡易的“項目計劃書”:第一,先問我借一些本錢,然后繼續投資股票,用盈利還我;第二,為了加大股票投資的本金,他放棄了午餐,把每周500元的午餐錢和零用錢,壓縮到每季度500元。
關于“不吃午飯”這一點,我也心疼他,但還是選擇尊重他的決定。
一開始,我會給他帶三明治、水果、雞蛋,但過了幾天他就不肯帶了,因為他覺得男孩子中午不吃飯是一件很酷的事,但吃家里帶的就不酷了。
即使這樣,錢還是不夠買電腦。他說:“媽媽,您可不可以再借我一點本錢,我放到股票里去。”
我笑著說:“可以,但你要付利息,起碼要付商業銀行的利息。”最后,我們是按5%算的——這利率挺高了。從這時候開始,霄霄對投資有了“求勝之心”。我知道,他的投資心態已經失衡了。
沒過幾天,霄霄就跑來問我:“媽媽,我想買一個星期能漲20%的股票,您給我推薦一只吧。”
我一聽就知道他在想什么。我說:“沒有這樣的公司,我見過很多案例,所有想賺快錢的人,最后基本都以虧錢收場。你買一只股票,就是投資一家公司。人要慢慢長大,公司也需要時間成長,哪能有爆發性的增長?想要一個星期賺20%,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我這里行不通,他就自己上網找。
網上有前一天漲幅最大的股票排行榜,有些港股一天內可能漲50%~60%。他從上往下掃了一眼說:“那我就買第一個。”
我有點急了,說:“很多排名第一、漲幅特別大的股票都是‘仙股,比如從1分錢漲到1.5分錢,就是漲了50%。你不能光看股價,還要看成交量。這種股票一般都沒什么成交量,你買進也賣不出去,而且可能是莊家在炒作,你不知道他什么時候就撤了,多半要虧錢。”
他聽了也有點害怕,但還是想嘗試。我跟他說:“你可以去看看一家在美國上市的加拿大藥業公司,他們公司的股價波動非常大,很多全球知名的對沖基金都在里面。”
我給他推薦的這家藥業公司,確實是北美一家著名藥品連鎖企業,我以前投資過它,但現在不持有了。因為我發現,它的很多漲跌都跟基本面無關,里面有太多的炒作盤,我不想賺這個錢。
在市場上,各個地方都可能賺到錢,但我們沒那個本事去猜測莊家怎么炒作,只能老老實實、本本分分地去做價值投資——分析公司,看它的成長性、盈利增長、團隊管理等。這樣做也許回報很慢,但心里踏實。
看霄霄對這家藥業公司很感興趣,我繼續說:“它確實符合你的要求,這家公司的股價經常一天上下浮動20%~30%,波動很大。”
他很高興,觀察了一段時間。股票價格到過200多元,后來又跌到50元,接著又有很多知名對沖基金進場,它的股價又漲到110元左右。
霄霄把這只股票最近的股價看了一遍,近期最低的股價是85元。他說:“媽媽,到85元左右,我再買進。”他還挺有耐心,等了一陣子,想要抄底。
一段時間后,我看股價確實跌到85元,我就幫他買進了。沒過多久,股票就漲到100元左右,我問兒子要不要賣,他說不要,因為他要一次多賺點,把債務都還清。
這只股票上下起伏很大,后來不斷下跌,從80多元到70多元、60多元,緊接著很多負面新聞傳出來,說公司CEO被撤了,還被查出做假賬。
我查了一下,發現這家公司做了很多并購,炒作股價。這些并非它自身能力的成長所致,股價遲早要跌回去。
眼看股價一路下跌,霄霄特別沮喪,這回非但沒賺到錢,還虧了。一開始,他還存有僥幸心理,以為股價會漲回去,結果越跌越多。
跌到50多元時,我跟他說這家公司是有問題的:CEO辭職,財報一直不公布,審計師也辭職了。
霄霄特別難受,但要做“割肉”的決定,是很艱難的。
有一天,他突然對我說:“媽媽,您幫我把那只股票賣掉吧。就像您說的,如果這家公司真的不好了,可能越等結果越差,還不如換一家公司。”
我聽他這么說,又驚又喜,連忙說:“投資不能只看沉沒成本,你現在要看在這個點上,這只股票和另一只股票,哪一只的成長空間更大。”
霄霄聽了,默默地點頭。看到他沮喪的神情,我心疼得想流淚。
我幫他把這只股票賣掉,換成一家芯片公司。
霄霄說自己電腦的顯卡就是這個品牌,而且這家公司馬上會有新品。后來,這只股票果然漲了很多。
有一天,他說:“媽媽,您以后每個星期六都給我講1個小時有關投資的事吧。”
我很開心,一口答應。我開始從銀行的體系、不同銀行的商業模式,慢慢講到怎么看大的賽道,怎么看公司,看團隊。
我盡可能多地和他分享。日積月累,他慢慢搭建起自己的認識框架和體系。
3
2019年,霄霄上大學了。為了激勵他,我計劃在他大學四年期間,每年給他1萬美元做投資本金,如果年化收益率超過10%,第二年我會再追加1萬美元的本金;如果他沒有達到,我就不能增加。
我對霄霄說:“所有本金是媽媽的,收益歸你。如果大學四年,你能把平均年化收益率做到15%以上,本金和收益全部歸你。”
他一聽,立刻有了動力,想要馬上執行。我說:“你去起草一份協議,我們簽字。”
起草協議時,他把方方面面的細節都想到了,每一條都仔細斟酌,細化到具體的時間。協議一式兩份,我們各保留一份。
他對我說,準備買兩家公司的股票,一個是高成長、高波動型的,還有一個是穩健型、波動比較少的。我想,這配置還挺合理。
4
一個周五的夜晚,霄霄非常興奮,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對我說:“媽媽,我有一個初中時的好朋友,他爸爸所在的企業馬上要做一項并購,去買澳大利亞的一家云服務公司。他們的股票會漲50%,甚至更多。我現在買進,到時候聽朋友的指令退出,肯定能大賺一筆。”
我聽他講完,說:“你的好兄弟肯定是想要你賺錢的,但很多事會超出他的預期。別說他爸爸了,即便公司的老板,有時也沒辦法控制結果。如果是我,我不會買這只股票。”
他很激動,問我:“為什么?”
我說:“第一,這家企業去買一家云服務公司,業務根本不相關。如果是為了炒作股價,那么,我認為他們動機不純,股價即便被炒起來最后也會跌回去。”
他反駁我:“管它最后怎么樣,只要漲了,我就能賺一筆啊!”
我說:“是有這種可能性。但這其中也有無法控制的部分,比如對方公司不愿意賣,或者證監會沒有通過審批。并不是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中。我不想賺交易的錢,只想賺公司價值的錢,我會堅守自己的原則。”
他和我爭論到晚上,最后我說:“媽媽的意見供你參考,你若真的決定做,就自己承擔后果。但媽媽給你一個建議,最多拿出30%,萬一虧了,你還有翻身的機會。”
我能感受到他很糾結。他想說服我,更想說服自己。這么多年受我的投資觀念影響,這次他不知道要不要違背一直以來的價值觀。
正好周末不開盤,他有兩天時間考慮。
星期一,那只股票果然漲了10%,漲停板。
我想,兒子肯定覺得這個更靠譜了,但我沒去問他。我做投資這么久,知道如果沒有親自吃過虧,流過血,是得不到教訓的。
星期一我沒問他,星期二晚上吃飯時,他對我說:“媽媽,我放棄了。”這一天,這只股票仍然在上漲。我驚訝地問他:“你昨天也沒有買嗎?”他說:“媽媽,我仔細想了想,您講的是對的。這家公司如果不是好公司,我也不知道它什么時候會出事。就算我在這只股票上賺了錢,這種賺錢的能力,也不能在以后的投資中去復制。我的能力沒有積累,只是憑好運氣。我還得整天提心吊膽,心里不踏實。”
聽到兒子這樣說,我感動得要哭了。
我說:“兒子,媽媽特別高興,這不只是投資一只股票,而是你整個的價值觀。以后你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不一定是買股票,可能是你的事業、婚姻、家庭。你不看短期,不投機取巧,而是注重價值投資和自身能力的積累,媽媽很欣慰。”
這只股票還在上漲的過程中,對投資者來說,誘惑是巨大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選擇放棄,更加難能可貴。
最終,不出所料,這只股票又跌回去了。
5
這么多年來,我一直喜歡做投資,投資就是我修行的道場。
我給公司定下的信條是:“讓財富與智慧生生不息。”財富需要傳承,但僅傳承財富是不夠的,還要傳承財富背后的生命智慧。
2020年9月中旬,我從香港回到內地,發現內地很不一樣——大家的幸福感很強,創業的年輕人滿懷希望。
一個社會,今天看的是經濟,明天看的是科技,后天看的是教育。
如果企業家能把賺來的財富投到科技和教育中,對企業家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歸宿。這樣,財富和智慧就能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