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羽
巍巍喀喇昆侖,座座雪峰聳峙;千里熱血邊關,屹立遍地英雄。
前不久,中央軍委授予某團團長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營長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邊防戰士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
消息傳來,舉國振奮!與此消息差不多同時到達的是,20年前被刪除的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重回中學生課本。
《誰是最可愛的人》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報》頭版發表后,毛澤東主席閱后批示:印發全軍。
朱德總司令閱后連連稱贊:“寫得好!很好!”
1953年在第二次文代會上,周恩來總理推開了講稿,對著話筒大聲說:“在座的誰是魏巍同志,今天來了沒有,站起來,我要認識一下這位朋友,我感謝你為我們子弟兵取了個‘最可愛的人這樣的稱號。”
從此,誰是最可愛的人,成為子弟兵的代名詞!影響我們幾代人!
將《誰是最可愛的人》從中學生課本中刪除,前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給出了三點理由:一是煽情和濫情;二是渲染戰爭;三是其觀點陳舊過時。
現在,四位烈士的鮮血告訴我們,我們的國家仍然需要英雄,崇尚英雄從不過時!
承平日久,在歌舞升平之中,鮮花掌聲之中,國內大多數人戰爭意識逐漸淡薄,英雄意識逐漸淡薄,但君不見,戰爭陰云從未離開過,南海并不風平浪靜,昆侖也非麗日天晴……更何況世界秩序不可能和平轉換,中東戰火從未熄滅過,大國霸權從沒有消失過。
我們的民族是從苦難中走過來的,沒有千千萬萬先烈踏血前行,就沒有我們今天安定和平幸福的生活!
我們不能因為今天的民富國強就忘記曾經的苦難,忘記苦難就有可能重回苦難,這是多少鮮血換來的真理!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一個民族沒有英雄就失去希望,就失去前行的動力,一個國家沒有英雄就失去了脊梁,失去脊梁的后果,就是癱軟,就是任人宰割。
曾幾何時,我們被貼上“東亞病夫”的標簽,我們不能忘記這樣的畫面:上千人被幾個日軍押解默默走向死亡,我們不能讓這樣的歷史重演,因而,我們的國家需要頂天立地的英雄!
有了英雄,才能橫眉厲目震懾強盜,才能橫刀立馬對付流氓!站起來的民族不能重新跪下,強起來的民族不能重新倒下!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崇尚英雄、才會誕生英雄,才能震懾妄圖挑起戰爭之人,一個民族健康、有力、強悍的精神狀態,需要流血犧牲才能喚醒。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歷史不會忘記也不應忘記,中國需要浩然正氣!無數英雄先烈是我們民族之魂,民族的脊梁,是我們不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所在。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中國不能少了中華民族的魂,共和國的精神理應代代傳承!
“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表達對英雄的崇敬之情,號召全社會銘記英雄,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
恰逢清明時節,讓我們一起緬懷英烈祭忠魂,一起銘記烈士們的遺愿,讓英雄精神融入民族血脈,不斷激發我們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