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永昌縣畜牧獸醫站,甘肅 永昌 737200)
甜菜堿是通過先進包被技術包被過地過瘤胃添加劑產品,過瘤胃率可達80%以上。其主要成分甜菜堿是動物體內天然存在的無毒物質,具有抗應激、保護腸道健康等重要生理功能,是人類及動物的重要營養素之一。研究表明,補充過瘤胃甜菜堿能大幅提高牦牛的日增重、降低料重比,顯著改善育肥牦牛的生產性能。
本試驗場地定于金昌市永昌縣城關鎮南山灘養殖區,試驗全部測定項目均在場內完成。
本次試驗從場內選擇平均體重在150 kg左右的育肥牦牛60頭,按體重和體型相近原則分為2組,30頭為對照組,另外30頭為試驗組,分欄飼喂,試驗期為30 d。
1.3.1 分組飼喂方案 對照組只飼喂育肥場正常育肥日糧(日糧組成見表1),試驗組則在日糧中每天添加牲速肥15 g/頭,均勻拌料投喂。
1.3.2 飼喂方式 每天1次拌料,分2次飼喂(見表2)。
表1 牦牛日糧組成
對照組:30頭牦牛上午飼喂“牛博士濃縮料+玉米+豆粕+小麥稈”,混合粉碎精粗飼料1.8 kg ;下午飼喂“牛博士濃縮料+玉米+豆粕+小麥稈”,混合粉碎精粗飼料1.8 kg 。
試驗組:第一步,將450 g甜菜堿加入60 kg粉碎小麥進行第一次預混;第二步,將混勻的甜菜堿小麥預混物和牛博士濃縮料等其他原料進行二次混勻;第三步,按照對照30頭牦牛上午飼喂“牛博士濃縮料+玉米+豆粕+小麥稈”,混合粉碎精粗飼料1.8 kg ;下午飼喂“牛博士濃縮料+玉米+豆粕+小麥稈”,混合粉碎精粗飼料1.8 kg進行飼喂;粗飼料飼喂方式跟對照組相同。
1.3.3 日糧成本測算 價格參照牧場實際采購價格計算(見表3、表4)。
觀察牦牛腸道健康狀況,對腹瀉情況及糞便干濕指數評分進行記錄,并分析腹瀉原因。
每天按照試驗設計準確飼喂,在進行下一次飼喂之前記錄料槽日糧剩余情況,并做好記錄。
采食時間和采食量主要在于觀察試驗過程中牛群對粗飼料的采食情況,尤其在試驗1周之后需要密切觀察。因為粗飼料成本較低,且多采食粗飼料對牦牛瘤胃反芻功能有較多好處,如果試驗組牛群對粗飼料采食變好可相應增加部分粗飼料;其次,牛群對粗飼料的采食加大加快,也進一步表明牛群腸道的健康狀態處于非常好的水平。
在試驗開始前,試驗組和對照組牛群進行第一次稱重并記錄體重。在試驗結束時,對試驗組和對照組牛群進行第二次稱重并記錄體重,通過末時體重和初始體重計算出總增重及平均日增重。
表2 試驗分組及日糧組成
表3 飼喂日糧價格及日糧成本(對照組)
表4 飼喂日糧價格及日糧成本(試驗組)
表5 試驗動物體重及增重
試驗階段投入成本主要計算日糧投入成本和牲速肥投入成本,根據日增重計算相應產出。牲速肥投入產出比=牲速肥日均投入成本/(試驗組平均日增重 -對照組平均日增重)×牦牛毛重銷售單價。
因處于育肥前期,所以預計對牛的屠宰率和脂肪分配比會有一個非常好的改善效果,如果有條件可對這兩項指標進行追蹤(補充說明:因為本次牦牛育肥試驗處于牦牛育肥前期,因此對于試驗牛群腸道健康和采食統計觀察將顯得更加重要。如果可以追蹤到屠宰也是本次試驗特別重要的指標之一)。
通過試驗發現(見表5),經過30 d的育肥之后,甜菜堿試驗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為0.6 kg/頭,而對照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為0.55 kg/頭。相比對照組,甜菜堿試驗組牦牛平均日增重提高了9%。
甜菜堿試驗組相比對照組平均日增重多出0.05 kg/頭,牦牛活重按市場價格34元/kg計算,則甜菜堿每日多產出1.7元/頭。
在整個試驗過程中通過對牦牛群腹瀉情況的觀察發現,對照組總共有8頭牦牛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瀉情況,占到整組牦牛群數的26%。在試驗第15天時,對照組又有3頭牦牛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瀉情況。但是在整個試驗過程中試驗組只有2頭牛出現過腹瀉情況。
一是在育肥牦牛日糧中每天添加15 g/頭的甜菜堿,可提高育肥牦牛平均日增重。二是甜菜堿對牛群的腸道健康具有顯著調節作用,對防止牛群腹瀉有顯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