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勇 , 李文峰
(江西銅業集團有限公司 貴溪冶煉廠,江西 貴溪 335424)
貴冶傾動爐是采用火法進行雜銅冶煉,采用雙圓盤澆鑄機澆鑄陽極板,所用銅模為自制銅模。銅模在澆鑄工藝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使用壽命直接影響到銅冶煉加工成本,并對銅電解作業的指標產生影響。國內火法煉銅流程中,陽極銅澆鑄通常使用的模具大致分為鑄鐵模、鋼模、銅模[1]。鑄鐵模不穩定,易與銅水發生反應,在生產過程中,一般不使用;鋼模性能穩定,抗沖擊性及耐腐蝕性優異,不需用脫模劑,但是失效后修復和重鑄的難度大;傾動爐采用自制銅模澆鑄陽極板,銅模失效之后可回爐處理,但使用壽命偏短[2],技術人員通過研究分析,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得銅模壽命延長。
雜銅原料加入傾動爐,經過氧化造渣、還原脫氧得到合格銅水后,便進行澆鑄作業。銅水經銅口流入流槽,后經流槽進入中間包,待中間包內銅水達到一定量后,開始往放在電子稱上的澆鑄包灌注銅水,稱量系統自動向圓盤上的銅模澆鑄銅水,澆鑄好的已成型未凝固陽極銅,依次進入噴淋冷卻區。冷卻水是來自上一爐澆鑄時,經冷卻沉淀存入冷水池的冷卻水,冷卻水被增壓泵經管道輸送至噴淋裝置,依次對銅模進行冷卻。經冷卻的陽極板在圓盤預頂起頂出,若判斷為廢陽極板,則經電動葫蘆吊出放入料斗,經加料車加入爐中再次冶煉,合格的陽極板則被提取機從圓盤銅模內提出,放入水槽內進一步冷卻,冷卻后的陽極板經叉車叉運至陽極板堆場。而被提取機取走陽極板后留下的空銅模則轉至噴涂區,早已準備好的噴涂料按比例配入噴涂罐內攪拌均勻,經噴涂裝置對銅模進行噴灑噴涂料(脫模劑)并冷卻,產生的蒸汽被排風機排空,噴涂好的空模再次進入澆鑄位置進行澆鑄,如此循環作業,直至澆鑄結束。傾動爐澆鑄系統工藝流程見圖1。
圖1 傾動爐澆鑄系統工藝流程
然而,為確保澆鑄出高質量的陽極板,一經發現因銅模影響陽極板規格,則立即報廢,更換新的銅模。如此,導致銅模更換頻繁,提升生產成本。
2.2.1 銅模分層
在銅模澆鑄過程中,因流量控制不穩定,以及澆鑄銅模模具溫度低,容易造成銅模較多的氣孔,出現分層的缺陷。澆鑄陽極板時,銅模經過反復的熱脹冷縮,以及機械沖擊產生材料疲勞,最終導致銅模產生開裂、起皮而報廢。
2.2.2 銅模變形
在傾動爐雙圓盤澆鑄過程中,因銅模變形而產生的報廢占據較大比例。在澆鑄過程中,由于溫度在高低變化,容易產生較大的內應力,銅模發生中間部分下凹、四周上翹。此外,銅的軟化溫度小于200℃,而銅模溫度多在200℃以上,銅模材料發生蠕變造成銅模變形和強度下降。
2.2.3 銅模開裂
傾動爐雙圓盤澆鑄時,噴淋冷卻系統對銅模冷卻不充分、不均勻,銅模在不均衡的冷卻情況下產生內應力,造成變形、開裂。此外,每爐出銅時間間隔較大,銅模在自然冷卻到較低溫度后,澆鑄下一爐時,銅模受熱溫度急劇上升,在反復承受較大溫差,造成銅模應力累積增加,產生較大的內應力,使得銅模開裂。
銅模內模尺寸確定所澆鑄陽極板形狀,直接影響到陽極板物理規格,銅模澆鑄質量影響銅模壽命。傾動爐雙圓盤澆鑄系統所使用的銅模,是經傾動爐冶煉合格的銅液澆鑄而成,所用澆鑄模具為鋼模。為提高澆鑄銅模質量,其流程優化如下。
(1)檢查鋼模。安裝鋼模前,檢查鋼模的各項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對損壞部件進行修復[3],若無法修復則更換。
(2)鋼模安裝。對鋼模進行清掃,清除鋼模殘留的冷銅及雜物,對澆鑄陽極板的模面涂抹脫模劑。安裝母模時盡可能確保水平,邊框安裝要求位置準確,并且夾牢,頂蕊要垂直安放在頂蕊孔內,蓋板與邊框不可有太大的縫隙,整個鋼模要水平。
(3)鋼模預熱。在澆鑄銅模前,需要對鋼模預熱,排除鋼模內水分,確保澆鑄時不放炮,銅模不產生氣孔。
(4)澆鑄銅模。澆鑄銅模前需要做擋渣處理,避免銅液表面的浮渣進入澆鑄銅模,澆鑄時控制好速度,流量穩定,切不可斷流。
(5)脫模及時。銅模澆鑄結束,等待10~20min,銅液凝固需及時脫模,避免冷卻時長模難脫,強制脫模影響銅模質量。
(6)時效處理。剛澆鑄好的銅模,需自然冷卻,放置2~3 個月,待結晶組織重組穩定后才可使用。
澆鑄陽極板時,與銅液直接接觸的模面溫度急劇上升,銅的導熱性好,熱量向銅模底部傳遞,再通過底部噴冷卻水帶走熱量。水量過大,銅模降溫過快,經過噴灑脫模劑后,銅模自熱無法將水分蒸干,澆鑄下一塊陽極板時放炮,影響陽極板物理規格和生產安全;水量過小,銅模溫度過高,陽極板與銅模分離困難,容易粘模,銅模開裂。因此,冷卻水控制的好壞成為銅模使用壽命長短的最重要因素。
(1)溫度控制。通過長期生產實踐,總結出銅模各部位的最佳控制溫度。銅模耳部溫度設定在100~120℃,銅模底部溫度設定在160~180℃。
(2)水量控制。澆鑄好一塊陽極板后,圓盤逐一轉動模位,澆有陽極板的銅模大約在1分鐘左右便進入噴淋冷卻區域,這時陽極板表面尚未完全凝固,沒有成形的陽極板內部大約有1000~1100℃左右。噴淋水冷卻系統在銅模底部不同位置分別安裝有底部水、中部水,在銅模上部安裝有上部水,每根冷卻水管安裝了一個手動控制球閥和氣動控制柱塞閥,手動控制閥用于氣動閥故障時用,氣動控制柱塞閥可通過計算機自動控制,計算機能夠按照預先設置好的程序,對每塊進入冷卻區域的銅模,根據其溫度的不同及輸入信號的不同進行閥門開啟或關閉。上部水用于冷卻陽極板板面,防止頂穿,若氣動控制柱塞閥控制的冷卻水全開,銅模溫度仍然較高,還可手動打開應急冷卻水,將銅模溫度控制住。通過水量的控制,對銅模、陽極板進行冷卻,經過噴淋冷卻區冷卻后的陽極板,一般控制在800~900℃左右。
脫模劑[4]是能在銅水和銅模之間形成一種有效的隔離膜,可優化澆鑄生產工藝,使陽極板不粘模,是一種用在兩個彼此易于粘結的物體表面的一個界面涂層,它可使陽極板與銅模表面易于脫離,提高陽極板的物理合格率。脫模劑應在與銅水接觸時不發生化學反應,還應有耐熱性,不易分解。
傾動爐雙圓盤澆鑄采用的脫模劑,有效成分為硫酸鋇粉,硫酸鋇粉溶于水為乳白色混合物,通過自動噴涂系統[5]均勻將其噴灑在熱銅模上,熱銅模快速將混合料水分蒸發,大部分硫酸鋇留存于銅模內,少量隨蒸汽被排風機抽走,熱銅模快速降溫進入下一塊陽極板澆鑄。為讓硫酸鋇更好地起到脫模效果,需向噴涂罐內配入一定量水玻璃。
噴灑硫酸鋇過量,陽極板雖容易脫模,但帶來的影響是:不僅阻隔熱量向銅模底部傳遞,陽極板難以凝固成型,還增加生產成本;硫酸鋇偏少,不僅容易粘模,銅模更容易開裂,壽命縮短。因此,銅模劑量的控制及合理使用,對延長銅模壽命有重要影響。
在采取以上措施后,陽極板物理合格率得到提高(見圖2),銅模壽命逐年提升(見圖3)。
圖2 2017-2019 年1-12 月陽極板物理合格率平均值/%
圖3 2017-2019年1-12月每塊銅模澆鑄陽極銅量平均值/ (t /塊)
通過提高銅模澆鑄質量,澆鑄陽極板過程中銅模溫度控制,脫模劑的合理使用等方式,銅模的使用壽命得到提高,生產成本降低。若在澆鑄銅模時采用壓模成型的方式,它能有效地減少銅模表面氣孔,降低銅模表面粗糙度,使銅模的使用壽命更長,進一步摸索銅模的壽命達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