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3月3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方網站發布對五家社區團購企業“低價傾銷”“價格欺詐”的處罰結果,對滴滴旗下橙心優選、拼多多旗下多多買菜、美團旗下美團優選、阿里巴巴投資的十薈團分別處以150萬元行政罰款,騰訊投資的食享會則被處以50萬元罰款。這是繼去年12月11日發布的“九不得”以來對社區團購的又一重磅整治措施。據高臨咨詢的專家預計,若國家嚴格貫徹“九不得”,將減少平臺現有單量和GMV的40%~50%。
“社區團購不是巨頭們的‘斗獸場!”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分析師蒙慧欣直言,這種惡性競爭方式對行業良性發展而言無異于一種傷害,行政處罰則非常明確體現了監管的態度。
“此種惡性競爭方式對行業良性發展而言無異于一種傷害。”蒙慧欣認為,在疫情影響下,社區團購成為新風口,互聯網巨頭帶著資本涌入,燒錢搶占市場流量,給深耕社區團購的原生創業企業帶來一定沖擊。
對于社區團購企業先玩補貼后壟斷的“套路”,《人民日報》曾發文評論,勸誡互聯網巨頭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不要癡迷于急功近利、不要熱衷于短期變現;在科技創新上要有更多擔當、更多追求、更多作為;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為什么行政處罰?影響社會穩定、損害消費者權益……隨著各大互聯網平臺大舉進入社區團購市場,秩序不規范、操作不合法等問題日益顯現。而社區團購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以“米袋子”“菜籃子”為主,這些基本民生商品價格上漲,容易引發經濟社會動蕩。
2020年12月1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強化反壟斷調查,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會議強調“一定要在執法辦案上下功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堅決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加強社區團購市場監管,對社區團購企業價格行為進行監測,并依法開展調查。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認為,5家企業采用不正當手段擠壓線下社區經濟市場,容易造成秩序混亂,影響社會穩定。互聯網平臺企業利用資金、流量優勢進軍社區團購,以低于成本的價格爭奪市場,會給小商販、社區便利店等線下社區經濟模式造成沖擊,帶來明顯負效應。
大型互聯網平臺企業存在“燒錢搶市場、壟斷后提價”的不正當競爭傾向,容易損害消費者權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認為,短期看,相關企業競爭前期實行“補貼”策略時消費者確實能以較低價格獲得短期實惠。但占領市場后,相關企業很可能大幅抬高價格獲取高額壟斷利潤,嚴重損害消費者利益。
雖然國家對社區團購的要求越來越嚴,但自今年1月起,仍然陸續有資本涉足社區團購領域:3月9日,申通宣布已經和盒馬開始就社區團購網格倉業務進行合作;豐巢已經申請注冊“豐巢惠團”商標,涉及食飲教娛,并上線小程序“巢鮮廚”;今年1月,順豐也推出了社區團購平臺“豐伙臺”;阿里巴巴近期成立MMC事業群,聚焦社區團購業務,整合了零售通的社區團購業務和盒馬集市,對社區團購的投入將不設上限。
針對社區團購現狀,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認為,社區平臺開展價格促銷行為應當真實讓利于消費者,低價促銷應當遵循基本的商業規則及慣例,不以類似“0.01元購”等低于成本價銷售、破壞供應商價格體系、詆毀和限制同業競爭等。
規范是為了更好地發展。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認為,這次行政處罰和“九不得”新規,將對社區團購起到很好的規范作用,但從行業自律角度來看,企業仍要從規制價格促銷、整治食品安全、防止不公平競爭等三方面加強風險防范。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負責人也表示,下一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將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加強調查研究,研判掌握社區團購市場動態,針對低價傾銷、不正當競爭等問題,創新監管方式,加大執法辦案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