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娜娜

王歈博士永泰生物創始人、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聯席首席科技官,主要負責管理集團整體營運、制定戰略計劃并統籌研發工作。王歈畢業于北京大學并獲得免疫學博士學位,在醫學研究領域擁有逾25年經驗,在癌癥醫治領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主持了多個國家和市級科學基金項目并獲得了專項支持。
作為治療惡性腫瘤最前沿、最有前景的技術之一,2013年,細胞免疫治療被Science雜志評為年度十大科技突破之首。今年,隨著復星凱特、藥明巨諾CAR-T產品先后在國內獲批上市,細胞免疫治療行業再次引起社會和資本市場的強烈關注。
細胞免疫治療是一種被動免疫療法,分為非基因修飾和基因修飾的細胞產品,復星凱特和藥明巨諾的CAR-T產品屬于后者,主攻血液腫瘤領域。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體瘤免疫細胞治療領域,永泰生物(06978.HK)核心在研產品EAL?(擴增活化的淋巴細胞)也即將迎來收獲期。為此,我們采訪了永泰生物創始人、首席執行官、聯席首席科技官王歈博士。
20世紀末,美國細胞免疫療法方興未艾,以絕對優勢引領全球細胞免疫療法發展。90年代中期,王歈博士先后在美國紐約州立發育缺陷基礎研究所、喬治城大學做訪問學者。在誘人的工作機會和良好的發展機遇面前,王歈博士毅然決定回國創業。
“當時生物醫藥在國內還是剛剛萌芽的狀態,免疫學研究根本沒法與美國相提并論”,談及回國創業的初心,王歈博士坦言,作為一名接受過國內頂級學府教育的青年學子,這種差距頻繁在心底激起層層漣漪,“當時那種環境下,這種差距在心里會造成很大的心理落差,在民族自尊心和使命感促使下,我回國創業的意愿更強烈了,那時候就決心在我擅長的免疫學領域,盡我最大努力快速縮小這個差距”。
回國后,王歈博士選擇在腫瘤免疫治療應用研究領域深耕創業。談及為何未從事基礎研究方向,王歈博士坦言:“當時,美國免疫學基礎研究遙遙領先,我們如果在這方面開展,即便耗費10年、20年都很難追得上。但是我們中國患者人群基數大,在開展應用研究方面,具有美國也無法比擬的優勢,所以我們選擇應用研究領域,讓實驗成果走向臨床,并力爭最終服務患者。”
2006年,在王歈博士的主導下,永泰生物在北京成立,專業從事基于T細胞的細胞免疫治療產品的研發和商業化,致力于開發針對惡性腫瘤的科學免疫治療解決方案。
自公司成立以來,王歈博士十數年如一日,親自帶隊主導研發,“每周一會”的科研周會,是王歈博士保持了十多年的工作習慣,一方面了解和掌握研發進展,另一方面為團隊賦能。在王歈博士的帶領下,永泰生物在行業內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穩居行業第一梯隊。
據了解,永泰生物是我國第一家進行細胞免疫治療產品研發的創新型生物科技企業,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家擁有實體瘤細胞免疫治療產品臨床試驗批件的企業。王歈博士表示:“我們建立了覆蓋基因修飾/非基因修飾、單靶點/多靶點的十數條細胞免疫治療產品管線,涵蓋幾乎全部類型的血液瘤和實體瘤,未來我們會繼續開發針對免疫相關誘因引起疾病的產品,例如阿爾茨海默癥、心梗引起的心衰等,讓腫瘤免疫學造福更多患者。”
2020年7月,永泰生物在港交所上市,成為第一個根據香港聯交所《上市規則》第18A章上市的細胞免疫治療企業,被譽為“細胞免疫治療第一股”。
2017年10月,永泰生物獲得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的EAL?(擴增活化的淋巴細胞)制品的臨床試驗批件,成為我國首個、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進入實體瘤II期臨床試驗的細胞免疫治療產品。期間,雖然經歷了疫情的波折,但依然保證了臨床入組進度,“從目前進展來看,我們預計有望在明年年內獲得有條件上市許可批復,成為我國第一款以實體瘤為適應癥的免疫細胞藥物。”王歈博士說,“EAL?目前II期臨床試驗的適應癥是肝癌術后復發,我國每年有90萬肝癌患者,患者數量龐大。因為是非基因修飾產品,這又決定了它能擴大到多個適應癥,比如我們規劃中要做的肺癌、胃癌、結直腸癌等,一旦上市所帶來的市場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隨著EAL?(擴增活化的淋巴細胞)收獲期的臨近,王歈博士帶領永泰生物緊鑼密鼓地進行商業化布局,致力于攻克個體化免疫細胞藥物規模化生產困難的全球行業難題。“我們建立了完整的藥學、工藝和質量體系,能夠把細胞產品做到同藥品一樣生產管理。”永泰生物把規模化、產業化生產作為公司核心發展戰略之一,旨在覆蓋全國細胞免疫治療市場。“目前,建筑面積逾12萬平方米的北京永泰生物免疫細胞藥物產業化基地已于2021年6月正式開工建設;建筑面積逾1.7萬平方米的北京永泰生物免疫細胞制品產業化項目也已動工,全力保障產品上市初期的早期市場供應。上海、紹興、深圳的廠房建設也在有序推進……”談及EAL?的商業規劃,王歈博士將永泰的產業布局徐徐道來。
永泰生物建立了覆蓋基因修飾/ 非基因修飾、單靶點/ 多靶點的十數條細胞免疫治療產品管線,涵蓋幾乎全部類型的血液瘤和實體瘤,未來將會繼續開發針對免疫相關誘因引起疾病的產品。

永泰生物把規模化、產業化生產作為公司核心發展戰略之一,旨在覆蓋全國細胞免疫治療市場。
近年來,永泰生物研發投入持續加大,2019年研發開支6200萬元,2020年研發開支1.28億元。研發開支持續加大主要因為產品管線的豐富和持續推進。“研發投入是非常值得的”,王歈博士坦言,“目前我們有三款產品在臨床試驗階段,且EAL?即將面臨商業化,明年我們有可能新增四個產品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我們的投入從數據上還會有很大增長。”
2020年7月,永泰生物港股上市,市值峰值曾突破110億港幣。時隔一年,2021年7月,華潤醫藥發布公告稱購買永泰生物5145.84萬股普通股,成為永泰生物的主要股東。談及永泰生物之所以獲得資本市場青睞的原因,王歈博士說:“首先,EAL?的臨床試驗進展和價值獲得了業內認可;其次,永泰生物細胞免疫治療產品管線覆蓋全面且研發水平居于前列;其三,永泰近500名員工中70%是研發人員,既有經驗豐富的免疫學專家,又有來自北大、清華、中科院、美國MD安德森癌癥中心的青年菁英,他們具有持續的創新能力和成果產出,這讓投資人看到了永泰生物在延長患者生存期直至最終治愈腫瘤目標實現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