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蘭花,楊 敏
(1.甘肅省山丹縣經濟作物指導中心,甘肅山丹734100;2.甘肅省山丹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山丹734100)
山丹縣地處河西走廊中部,油菜播種面積在0.4萬hm2左右。隨著農業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依靠土地流轉、實施全程機械化操作已經成為發展油菜生產的一種趨勢。為篩選適宜山丹縣高產、優質、機械化收割的優良品種,2019 年在山丹縣大馬營鎮馬營村開展機收油菜不同品種對比試驗,為今后大面積推廣油菜生產提供科學依據。
試驗設在山丹縣大馬營鎮馬營村,該地區海拔2 450 m,年平均氣溫0~2℃,年降雨量300 mm 左右。試驗地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土壤類型為栗鈣土,灌溉保障,交通方便。
參試油菜品種共12 個,分別是匯豐一號、匯豐二號、冠油雜701、冠油雜812、冠油雜702、冠油雜303、隴油10 號、隴油11 號、益油雜1 號、臺沃油1378、高芥1 號、高芥2 號,以冠油雜812 為對照(CK)。
試驗共設12 個處理,3 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54 m2,小區間距30 cm,處理間距50 cm,小區四周設保護行,試驗總占地面積0.2 hm2。
試驗通過地膜穴播的方式于2019 年5 月13 日播種,機械覆膜、人工點種,用幅寬145 cm、厚度0.01 mm 的黑色地膜覆蓋,每幅膜上播8 行,播種深度2~3 cm,每穴播種子2~3 粒,穴距14 cm,行距20 cm;施磷酸二銨(N18%、P2O546%)450 kg/hm2加尿素300 kg/hm2,一次性作底肥施入,不再追肥,其他田間管理措施各處理相同。
從表1 可以看出,參試的12 個油菜品種均能正常成熟,生育期118~128 d,其中隴油10 號生育期最短,為118 d,較冠油雜812(CK)早熟4 d;匯豐一號、匯豐二號、臺沃油1378 均為119 d,較冠油雜812(CK)早熟3 d;冠油雜702 為124 d,較冠油雜812(CK)晚熟2 d;高芥1 號為125 d,較冠油雜812(CK)晚熟3 d;冠油雜701 為126 d,較冠油雜812(CK)晚熟4 d;高芥2 號、益油雜1 號、隴油11號均為128 d,較冠油雜812(CK)晚熟6 d;冠油雜303 和冠油雜812(CK)均為122 d。

表1 參試油菜品種生育期

表2 參試油菜品種的經濟學性狀
從表2 可以看出,匯豐一號、匯豐二號、冠油雜303、隴油10 號、臺沃油1378、高芥1 號株高分別為153.2 cm、165.5 cm、175.5 cm、167.1 cm、158.3 cm、159.9 cm,較冠油雜812(CK)分別低26.3 cm、14 cm、4 cm、12.4 cm、21.2 cm、19.6 cm,其余5 個品種冠油雜701、冠油雜702、隴油11 號、益油雜1 號、高芥2號株高均高于冠油雜812(CK),為180.4~190.5 cm。匯豐一號、匯豐二號、冠油雜701、臺沃油1378分枝部位低于冠油雜812(CK),分別為68.4 cm、61.5 cm、62.5 cm、62.5 cm,分別較冠油雜812(CK)低0.1 cm、7 cm、6 cm、6 cm,其余7 個品種分枝部均高于冠油雜812(CK),為74.4~105.3 cm,較冠油雜812(CK)高5.9~36.8 cm。匯豐一號、匯豐二號、冠油雜702、臺沃油1378、高芥1 號、高芥2 號有效角果數多于冠油雜812(CK),其余5 個品種均少于冠油雜812(CK),為57.6~68.3 個,較冠油雜812(CK)減少0.6~11.3 個。角果粒數除冠油雜701 較冠油雜812(CK)減少外,其余10 個品種角果粒數均多于冠油雜812(CK),為23.5~29.2 粒,較冠油雜812(CK)多0.7~6.4 粒。高芥1 號、冠油雜701、冠油雜702、匯豐一號、益油雜1 號、隴油10 號千粒重高于冠油雜812(CK),分別為4.17 g、4.03 g、3.94 g、3.90 g、3.90 g、3.85 g,較冠油雜812(CK)分別增加0.45 g、0.31 g、0.22 g、0.18 g、0.18 g、0.13g,其余品種均低于冠油雜812(CK)。
試驗按小區實收單打記產,產量結果見表3。經方差分析,品種之間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折合產量排名前六位的品種分別是匯豐一號、臺沃油1378、隴油10 號、冠油雜303、高芥一號、冠油雜702,其折合產量分別為3 614.7 kg/hm2、3 520.35 kg/hm2、3 394.35 kg/hm2、3 301.65 kg/hm2、3 286.8 kg/hm2、3 260.85 kg/hm2,較冠油雜812(CK)增產28.69%、25.34%、20.85%、17.55%、17.02%、16.10%,與冠油雜812(CK)相比產量存在顯著差異。其中,匯豐一號、臺沃油1378 與冠油雜812(CK)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隴油10 號、冠油雜303、高芥一號、冠油雜702與冠油雜812(CK)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冠油雜701和隴油11 號較冠油雜812(CK)減產,存在顯著差異;其他品種與冠油雜812(CK)差異不顯著。

表3 油菜品種產量結果
油菜生產過程中,播種采取一次性機械施肥、覆膜、點播,田間管理實施機械噴藥、施肥,收獲實現機械收割、田間晾曬、機械脫粒,可大大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油菜籽商品品質。因此,篩選適宜機械化生產的油菜品種可以加快油菜產業的發展。從參試品種中可以看出:品種匯豐一號株高153.2 cm,分枝部位高68.4cm,單株有效角果數78.0 個,角果籽粒25.2 粒;臺沃油1378 株高158.3 cm,分枝部位高62.5 cm,單株有效角果數72.5 個,角果籽粒27.2 粒;高芥1 號株高159.9 cm,分枝部位高74.5 cm,單株有效角果數72.2 個,角果籽粒25.3 粒。表現出植株高度適中,均在150~160 cm,分枝部位適中,均在70 cm 左右,適于機械化收割,且農藝性狀較好,落黃整齊,抗倒伏,產量較高,比冠油雜812(CK)增產極顯著或顯著,增產幅度較大,在綜合經濟性狀和產量表現方面均優于其他品種。生育期120 d 左右,適宜在山丹縣優勢油菜區海拔2 200~2 550 m 區域內覆膜栽培。建議進一步擴大示范種植,為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可靠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