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蘇
(山東濟鐵工程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山東 濟南250001)
濟南軌道交通R2 線為東西向的一條軌道交通骨干線路,對緩解濟南市東西向交通壓力、支撐帶狀城市空間拓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標段為濟南軌道交通R2 線鋪軌四標,承擔開源路站(含)- 彭家莊站區段(含站后折返線)、姜家莊停車場、停車場出入場線軌道及疏散平臺安裝施工。正線軌道類型包括地下線長枕式整體道床、壓縮型減振扣件、固體阻尼鋼彈簧浮置板、液體阻尼鋼彈簧浮置板道床及出入線長枕式整體道床,車場線軌道類型包括出入線減振道砟墊碎石道床、庫外咽喉區長枕式碎石道床及庫內線各類整體道床等。
鋼彈簧浮置板整體道床施工可分為“軌排法”進行機鋪作業,“人工散鋪法”進行人工散鋪作業。鋼彈簧浮置板減振道床施工難度大,技術復雜,施工時采用“預制龍骨整體吊裝”法進行施工。

圖1 鋼彈簧浮置板整體道床斷面示意圖
將隧道底所有雜物清除并清洗干凈,確保施工段無積水、雜物、淤泥等。
選用24kg/m 鋼軌作為走行軌,中心間距3.9m,支撐點間距1.2m,最大不超過1.4m。在走行軌接頭處增設支撐點,在特制的可調式鋼套管支墩上鋪設走行軌,在浮置板道床范圍外側隧道管片上設置鋼支墩,采用Φ12 膨脹螺栓將每支鋼支墩進行固定。
基底混凝土澆注要求一次成型,在澆筑中需要對水溝模板進行不間斷監測,確保模板不出現橫移或上浮。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按照設計要求對基底混凝土表面標高進行復測檢查,對高出設計要求部位進行打磨處理。
使用厚度不小于1mm 的透明塑料布作為隔離層,先將基底混凝土表面和中心水溝清理整潔無雜物后在浮置板基底面和隧道邊墻鋪設隔離層,以防止澆筑道床混凝土與基底及隧道結構混凝土粘結在一起,在浮置板道床頂升時將道床板結構破壞。隔離層接縫要嚴密,不能出現斷接,從而導致道床混凝土與基底混凝土黏結。施工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保護隔離層,避免損壞,鋼筋焊接過程中在焊接位置下面加墊石棉板,防止焊渣燒壞隔離層。為防止施工過程中隔離層滑動,可以利用3cm 水泥釘將隔離層釘在隧道管片上。
2.6.1 架設鋼軌。本工程浮置板配套E 型短軌枕,面板鋼筋較多,為了更好地將軌排與鋼筋籠綁扎在一起,采取在鋼筋籠綁扎前將軌排進行架設定位的方法。采用支承架支撐鋼軌,確保支承架橫梁不侵入浮置板道床面,具有足夠的剛度保持軌道狀態。待扣件全部安裝到位且軌道及扣件全部驗收合格后,再進行綁扎鋼筋等工作。
2.6.2 安裝隔振器外套筒。在鋼筋籠綁扎過程中,隔振器外套筒按照設計位置固定在鋼筋籠上,為保證套筒定位準確,要通過測量放線確定外套筒的位置,根據板的不同規格確定相應的放線組合,在鋼筋籠綁扎場地將每個隔振器套筒的位置畫在地板上,然后再根據位置將套筒擺放到位,最后再進行鋼筋籠綁扎作業。對外套筒周圍鋼筋應加強綁扎,確保外套筒的吊耳和結構鋼筋綁扎牢固。
2.6.3 鋼筋籠綁扎。浮置板和基底采用HRB400 鋼筋。縱向鋼筋可采用搭接或者焊接,但是排流面積范圍內的縱向鋼筋必須采用焊接。采用搭接方式時,同一連接區段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大于50%,搭接長度不小于50d;采用焊接時,同一連接區段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大于50%,搭接長度不小于50d(單面焊)。浮置板內鋼筋選用4 根直徑20mm 的縱向鋼筋作為雜散電流的排流主筋(排流條),其中鋼軌下方通長鋼筋至少要選擇2根,排流條與所交叉的所有橫向鋼筋要全部進行焊接;在道床板伸縮縫的兩側,分別用50×8mm 的熱鍍鋅扁鋼和縱向鋼筋焊接(要與包括排流條在內的16 根縱向通長鋼筋焊接),并電氣連通,縱向鋼筋與扁鋼搭接位置進行雙面焊接,焊縫高度不得小于6mm,在每塊板中,每隔3m 選用1 根橫向鋼筋與所有縱向鋼筋進行焊接,將排雜散電流鋼筋焊接連通,焊縫高度不得小于6mm。焊接時要有防護措施,確保隔離層不被焊接飛濺物燒穿。鋼筋籠綁扎必須牢固,防止在鋼筋籠運輸過程中出現變形。鋼筋籠幾何尺寸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為方便施工作業,道床混凝土保護層墊塊在鋼筋綁扎過程中要全數綁扎在鋼筋籠上,并在過程中加以檢查,發現缺少或丟失及時補充。
2.6.4 剪力鉸安置。剪力鉸按照設計位置固定在鋼筋籠兩端,每塊道床板鋼筋籠設置4 套。要確保剪力鉸安裝的位置準確,構件平順、牢固,不得歪斜,避免影響道床板塊的受力。
2.6.5 鋼筋籠加固、存放。為確保鋼筋籠整體穩定性并滿足吊裝及運輸要求,需要對鋼筋籠的整體性進行加固,并滿足施工技術的需要,鋼筋的籠存放一般不超過三層。
2.6.6 鋼筋籠的運輸、就位。鋼筋籠起吊過程中不能直接將吊點設在鋼筋籠上,而是應該將吊點放在鋼軌上,同時要求吊點的設置在鋼軌上應多點對稱布置,鋼筋籠在現場的定位要有輔助措施來保證定位精度。
2.6.7 浮置板鋼筋、模板施工。鋼筋籠、外套筒及剪力餃等調整就位后,即可支設道床模板。采用表面光潔、無混凝土殘渣及銹蝕的鋼模板,不得使用變形模板,使用前要涂刷脫模劑。模板支設完成后要仔細檢查幾何尺寸,以確保道床混凝土斷面成型后符合設計要求。澆筑混凝土前,按照設計要求提前預埋好過軌管線、道床泄水管以及道床觀察筒等。
2.6.8 架設軌排及調整。鋼軌支承架采用上承式結構,為了避免支承架立柱螺旋桿將隔離層戳破,在支承架立柱螺旋桿底下墊上100mm×100mm×10mm 的鋼板,以防止水泥漿灌入隔離層內,影響后期道床板頂升。
鋼軌支承架設置間距按2.5m 左右布置,當支承架與軌枕、隔振器抵觸時,前后進行適當調整,布置間距盡量均勻。軌排兩端應各加一個支承架,布置支承架時留出端頭模板位置。

圖2 鋼軌支承架安裝示意圖
2.6.9 浮置板混凝土灌注。使用C40 混凝土,嚴格遵守振搗程序,澆筑完應及時清理隔振器蓋板上殘留的混凝土。為確保混凝土質量,還要進行兩周的灑水養護。
2.7.1 頂升作業前,必須將浮置道床之間的模板清理干凈,切除多余的隔離層,浮置道床之間、浮置道床與隧道邊墻之間以及浮置道床與其兩端非鋼彈簧浮置板道床之間的空隙均用專用密封條進行嚴格密封,并采取可靠措施保證密封條安裝的耐久性,防止雜物進入道床與基礎的空隙。
2.7.2 每塊浮置板道床頂面要在鋼軌外側不受影響的部位均勻牢固的布置8 個水準測點并進行編號。在頂升過程中及結束后,將每個水準點的初始高程與控制基標聯測,為最后一次頂升提供參考數據以及檢查最后頂升的結果。
2.7.3 隔振器外套筒內必須清理干凈,并清除隔振器外套筒內所鋪的隔離層。
2.7.4 浮置板道床頂升基本分四步,最后達到設計的頂升高度,頂升過程中測量人員隨時觀察板面的標高,全部作業結束后,對浮置板上每個水準測點的高程進行測量,與初始高程復核并歸檔保存,這項數據作為軌道精調及日后運營維護的參考依據。
2.7.5 安裝鎖緊板,并擰緊M16 定位螺栓,蓋上外套筒頂蓋,上緊頂蓋M8 緊固螺栓,并將三個M24 螺孔擰上玻璃纖維塞,避免雜物進入,破壞彈簧隔振器,最后將浮置道床表面多余配件、雜物清理干凈。
目前在城市地鐵項目中,鋼彈簧浮置板道床具有很好的減震降噪效果,其應用越來越廣。本文重點論述了鋼彈簧浮置板道床施工工藝和質量控制措施,為以后類似工程提供借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