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斌
(甘肅省地質調查院,甘肅 蘭州 730000)
紅城鎮位于蘭州市永登縣中南端,是甘肅四大名鎮之一。該地交通便利,全鎮總面積441 km2,總耕地35.87 km2,其中老水地6.3 km2,新河地2.1 km2,旱砂地15.75 km2。紅城鎮自然條件優越,區位優勢明顯。紅城鎮地處莊浪河川,海拔1 836~1 920 m,年降水量281 mm,年平均氣溫7.2 ℃,無霜期146 d[1],水資源充沛,四季分明,光能豐富,熱量充裕,是莊浪河川重要的糧食、油料、果品、肉禽蛋等副食品重要產地。
本次表層點位布設根據農用地典型特色農產品區域、重點監管企業影響區域、主要農用地分布區域等情況,進行現場踏勘。根據現場基本情況優化點位布設、增減點位數量,考慮兼顧樣點的代表性和均勻性,按照密度為1個/km2進行布設,本次共布設采集了13件表層土壤樣品。
按照每4~8個表層樣點布設1個深層樣點,本次共布設采集了2件深層土壤樣品。
垂向剖面采樣深度為2 m左右,垂向每隔20 cm或按土壤自然分層采集1件樣品,每處采集10件樣品。選擇土壤垂向剖面主要是為了解元素在深度上的變化情況,分析其對深部土壤以及地下水的影響。
耕地周邊的灌溉溝渠一般水深較淺,灌溉過程中常常有相當量的表層沉積物連水一起輸入農田,這些沉積物本身也是水環境的基本組成部分,外源重金屬隨水中懸浮顆粒物進入水體或以溶解態進入水體中,而被浮游生物微生物所吸附,經過一段時間的絮凝沉淀最后歸屬于水體底部沉積物中,被水底沉積物吸附的重金屬又可通過一系列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而釋放出來,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生物毒性效應增強[2]。因此河流沉積物中重金屬含量常被用作判別水環境質量的重要參考指標。對于農田灌溉溝渠來說,沉積物中所含重金屬也是最具指示作用的污染因子,因此更有現實研究價值[3]。為此本次研究共布設采集了灌溉水樣品和灌溉渠底泥樣品各1件。
分別對研究區表層土壤的有益元素和有害元素數據進行數學統計,統計各元素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最大值和最小值(見表1和表2),分別分析研究區土壤的養分情況及污染情況。

表1 有益元素分析結果表

表2 有害元素分析結果表(mg/kg)
據表1可見,紅城鎮表層土壤pH值為8.00~8.36,屬于堿性土,有機質含量為13.79 ~23.18 g/kg,含量等級為較缺乏-中等;全氮含量為0.89~1.26 g/kg,含量等級為較缺乏-中等;全磷含量為0.96~1.63 g/kg,含量等級為較豐富-豐富;全鉀含量為22.17~25.91 g/kg,含量等級為較豐富-豐富;硒含量為0.17~0.36 mg/kg,等級為適量;陽離子交換量為13.79~23.18 cmol /kg。最終計算得出土壤養分地球化學綜合得分為4分,土壤養分較豐富,土壤養分地球化學等級為二級。
據表2可見,紅城鎮表層土壤鉻含量最大值為74.04 mg/kg,鎳含量最大值為35.36 mg/kg,銅含量最大值30.36 mg/kg,鋅含量最大值為85.10 mg/kg,鎘含量最大值為0.31 mg/kg,鉛含量最大值為35.20 mg/kg,砷含量最大值為17.43 mg/kg,汞含量最大值為0.262 mg/kg,苯并[a]芘含量最大值為0.0125 mg/kg,六六六、滴滴涕含量均小于0.002 mg/kg。通過對比發現,所有有害元素含量均低于篩選值。土壤環境清潔,土壤環境地球化學等級為一等。
通過對本次表層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與深層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的比值,進行土壤點位單項污染物累積性分析(見圖1)。

圖1 研究區表層土壤各元素累積性評價結果圖
從圖1可以看出,鎘、砷、鉛存在一定的輕度累積,鉛、鉻、銅、鎳均無累積,砷存在一定重度累積,可能與周圍存在重點監管企業排放的污染物長期影響有關。
按照不同深度將垂直剖面所有樣品重金屬元素含量匯至成曲線,共8種重金屬元素,每種元素匯至成一條曲線,分析研究區垂向重金屬含量變化特征(見圖2)。由圖2可以看出,垂直剖面pH值從地表至2 m,依次為下降的過程,規律異常明顯。說明點處地表環境更趨向于堿性環境。

圖2 垂直剖面元素含量變化圖
8種重金屬的含量變化規律不太明顯,總體表現為自地表向下重金屬含量略有下降,并且在1.2~1.6 m大部分元素含量有增高的趨勢,至1.8~2 m時又有回落。汞含量在1.2 m時突然增高,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
紅城鎮主要灌溉水為莊浪河的水,通過本次采集的1件灌溉水與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進行對比發現,所分析的17項指標中有15項達到了Ⅰ類標準,另外2項硫化物達到Ⅴ類標準和總磷均達到Ⅳ類標準。分析結果見表3。

表3 灌溉水樣品分析結果表(mg/L)
通過對研究區表層土壤樣品、深層土壤樣品、垂直剖面、灌溉水積灌溉渠底泥等樣品綜合分析發現,研究區灌溉水環境質量好,基本可以達到Ⅰ類標準,灌溉渠底泥也比較清潔無污染,從表層土壤與深層土壤積垂直剖面的對比可以看出,大部分重金屬元素趨于穩定,基本上為無累積或輕度累積,僅汞存在重度累積且垂直變化趨勢上存在突變情況,可能與周圍存在重點監管企業有關。說明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為的因素,土壤還是存在一定的污染。但所有樣品均未超過各元素篩選值,總體上土壤環境地球化學等級為一等,且研究區土壤養分較豐富,土壤養分地球化學等級為二級,最終綜合評價該區土壤質量為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