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祥漢
【摘? ? 要】隨著時代的變遷,大自然的物質被充分利用,致使生態環境頻繁出現嚴重的問題。想要解決生態環境問題,不僅要找尋科學方法來治理,還要依托教學力量不斷傳遞生態文明教育。語文學科蘊藏了我們優良的傳統文化,同時在語文的課本中我們也會一覽祖國的秀麗山河,因此語文教學中不斷滲透生態文明教育,有利于學生從小養成善待大自然的習慣,并遵循自然規律。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所體現的生態文明教育進行研究,能夠有助于開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多樣化和價值,通過語文教學提升生態文明教育能夠發揮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生態文明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09-0187-02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Beikeng Primary School, Zhaoan County, Fujian Province,China)YOU Xianghan
【Abstract】With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the materials of nature are fully utilized, causing serious problems 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requently. If you want to sol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 you must not only find a scientific method to manage it, but also rely on the power of teaching to continuously deliv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The Chinese language course contains our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Chinese textbooks, we will also have a glimpse of the beautiful mountains and rivers of the motherland. Therefore, the continuous infiltr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the language teaching will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 habit of being kind to nature and follow nature. law. Research on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embodied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can help to develop the diversity and value of students' learning languages,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eaching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through Chinese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Teaching;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所謂生態文明教育是指把教學上升到環境保護的范疇,主要針對學生的教育。新教育的不斷改革,要求學生進行全面發展,并且要不斷提升學生整體綜合素質,為現代化教育注入了全新的內涵。在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當中,可以為學生樹立以生態文明教育為目標的教學,生態文明的教學不單單是德育的部分,同時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價值體系。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將生態文明教育融入課本的教材內容中;并且要有效地結合教學素材,為學生開展生態文明教育,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生態文明教育內涵。
一、給予學生潛移默化的引導
語文是小學重要的科目之一,同時也是一門綜合性學科。通過語文的教育教學內容不斷融入生態文明教育,可以不斷培養學生生態意識。由于小學生對知識的匱乏,且思想意識薄弱,完全不理解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教師可以在這個階段把握教學時機,引導和啟發學生參與生態文明教育。在小學語文的課本當中有很多可以滲透生態文明教育的素材,教師可以不斷發掘和傳授,在教學過程當中要考慮到學生的理解能力去改善教學方式。通過語文不斷融合生態文明教育能夠達到理想的教學成果,也可以潛移默化地使生態文明教育落到實處。相對于低年級語文課本中主要以積累詞匯為主要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將生態文明教育與詞匯相互貫穿。
二、護物有責的生態責任養成教育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要不斷將生態文明教育落實到生態文明的具體行動上,并且幫助學生樹立生態文明的責任意識,才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并實施保護生態的行為。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結合語文課本教學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從小接受生態文明教育,懂得生態文明的責任。
舉例說明,在學習《只有一個地球》的課文當中可以了解到,通過宇航員在太空當中所觀察到地球的景象,并且根據科學家研究,距離地球40萬億千米范圍內沒有第二個可生存的星球,這足夠說明地球的珍貴。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同時也為人類提供生活所需要的各種資源,如空氣、生物、水資源、森林以及各種礦物質資源等等。
在地球上陸地但地球的資源也是有限的,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的面積只占了地球的1/5;很多人會想到地球的資源是無盡的,不斷的開采礦物質又或者不斷應用化學物質破壞自然環境,導致現在的生態環境出現嚴重的問題。地球在宇宙當中只是一葉扁舟,所擁有的資源也是有限的。教師在教學當中要使學生充分了解地球的特點以及現在所處的環境,能夠讓學生充分理解地球的渺小,并且要不斷利用所學的知識內容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通過生態文明的教育使學生樹立良好的責任感,明白關愛生態環境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教師通過教學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態文明教育思想,能夠更好地落實到生活當中。
三、悔悟自毀的生態憂患結合實際現身說法
隨著科技不斷的發展和變化,重工業也在不斷增多,導致大氣層被嚴重污染,同時也產生了水污染以及噪聲污染等。這樣的污染已經嚴重影響到生態環境的危機,不但影響著近處人們的生活,還造成了遠方的冰川逐漸融化,大自然的動物無家可歸,這正是大自然在不斷地向世人警告。如果人類對環境的污染仍未得到遏制,最終將會毀滅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教師在語文課堂當中,可以將生態的憂患或自然環境污染的狀況滲透給學生,可以使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當下地球所處的危機,并且能夠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實現生態文明教育的教學。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或圖片的形式,讓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到地球所發生的污染以及被破壞的環境,這樣能夠使學生心靈上產生震撼,并且能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珍惜身邊的資源的決心。其次,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融入生態文明教育,為學生傳遞正能量。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文章內容的特點,從反面入手,如:“你們覺得噪聲污染會為人們帶來什么損害?”教師可以設置吵鬧的環境,制造大吵大鬧的場景然后讓學生安靜地寫作業。學生的腦海當中會浮現所有噪音,影響專注力。通過這樣的情景設置能夠使學生懂得噪聲污染的煩惱,并且能夠以身作則,懂得保護身邊的環境。教師在教學當中要不斷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到污染的嚴重性,并且要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污染為人們帶來的危害。通過生態文明教育使學生養成以身作則的習慣,同時要有保護生態文明環境的意識。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不斷融合生態文明教育,能夠使學生樹立生態文明意識,并且能夠學會以身作則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日常引導學生從節約用水、用電以及珍惜糧食和書本做起,學會保護資源,進而能夠減少對地球資源的破壞。教師在教學當中,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外,都要不斷樹立學生注重生態文明教育。同時,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年齡以及學生發展的心理特征來為學生合理地講解生態文明的重要性;進而能夠更好地滲透生態文明教育的教學成果,促進生態文明教育,使學生進行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郴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郴州生態文明教育讀本[M].湖南:湖南文化音像出版社,2014.
[2]王德中.“生態文明”理念的提出依據和實踐訴求[J].城市管理與科技,2013(02).
[3]郭桂周,易璇子,黃曉慶.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生態文明教育[J].語文課內外,2017(34).
[4]孫濤.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生態文明教育[J].教育革新,2019(03).
[5]陸亞琴.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生態文明教育[J].科普童話,2014(12).
[6]於文平.生態文明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探索——以《鳥的天堂》為例[J].速讀(中旬),2017(08).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