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西南、建設西南之六"/>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薛慶超
賀龍出身湖南省桑植縣洪家關的貧苦農民家庭。由于家境貧寒,只讀過五年私塾。他敢作敢為,膽大心細,勇于抗爭,人脈廣泛,深受辛亥革命影響,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開展反帝反封建武裝斗爭。賀龍家鄉地處偏僻,屬于漢族和眾多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因此十分熟悉許多的少數民族民情風俗和社會情況。
1916 年賀龍帶領伙伴以兩把菜刀起家,繳獲反動地方武裝的武器,組織起農民武裝,殺富濟貧,幾落幾起,堅韌不拔,名聞遐邇,逐漸發展壯大起來。在討袁戰爭、護國運動和護法戰爭中,賀龍隊伍發揮了重要作用。賀龍兩把菜刀鬧革命在國內傳為佳話。
1927 年9 月9 日,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建立中國工農革命軍。向井岡山進軍途中,毛澤東在三灣主持中國共產黨前敵委員會擴大會議決定:第一、整頓部隊,將一個師縮編為一個團,稱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陳浩為團長,下轄一營、三營、特務連和軍官隊、衛生隊。改編時提出,去留自愿,愿留則留,不愿留發給路費,希望他們繼續革命(此后,工農革命軍師長余灑度、原第三團團長蘇先俊以向湖南省委匯報工作名義離開部隊,相繼背叛革命。余灑度成為國民黨軍少將,因販賣毒品被蔣介石下令處死;蘇先俊在紅三軍團攻克長沙時被活捉,執行槍決)。第二、實行中國共產黨對部隊的絕對領導。在部隊建立中國共產黨各級組織和黨代表制度。黨支部建在連隊,班有黨員、排設黨小組,連隊以上設立黨代表,營、團建立黨委。整個部隊由中國共產黨前敵委員會統一領導,毛澤東為書記。第三、部隊內部實行民主制度,官長不準打罵士兵,士兵有開會說話的自由,連、營、團建立士兵委員會。“三灣改編”奠定了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重要基礎。
9 月30 日,毛澤東在三灣楓樹坪向全體指戰員宣布部隊改編決定。他動員說:“賀龍兩把菜刀起家,現在帶了一軍人。我們有兩營人,還怕干不起來嗎?你們都是起義出來的,一個可以當敵人十個,十個可以當他一百。”他強調:“沒有挫折和失敗,就不會有成功。”
大革命時期,賀龍積極擁護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率領部隊參加打倒軍閥除列強的北伐戰爭。1926 年夏天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九軍第一師師長,成為北伐軍一位著名青年將領。1927 年6 月,賀龍由于戰功卓著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軍長。他與共產黨人關系密切,同時追求進步,追求真理,追求革命,在北伐戰爭過程中走上信仰共產主義的道路。
1927 年7 月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十分嚴重,形勢極為嚴峻,革命轉入低潮。賀龍堅定地站在共產黨和人民立場上。中國共產黨開始獨立領導武裝斗爭。
1927 年7 月中旬,中共中央派李立三、鄧中夏、譚平山、惲代英等赴江西九江,準備組織中國共產黨掌握和影響的部分軍隊,聯合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重回廣東,建立新的根據地,實行土地革命。
7 月20 日,中共中央確定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7 月23 日,賀龍率部從鄂東抵達九江。當時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譚平山對賀龍說:“共產黨決定開展獨立的軍事行動,希望你率二十軍和我們一起行動。”賀龍毅然回答:“好。信任我賀龍,我當然唯馬首是瞻。”這時,中國共產黨掌握和影響的軍隊主要有:葉挺指揮的第二方面軍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由葉挺獨立團為骨干的第四軍第二十五師第七十三團和第七十五團,共產黨掌握的第十師第三十團;賀龍率領的第二十軍。這些部隊陸續從武漢調到九江地區。
7 月下旬,汪精衛、張發奎感到賀龍、葉挺率領的部隊不穩定,企圖以開會為名把賀龍、葉挺召集到廬山,解除兵權。第四軍參謀長葉劍英得知后,秘密從廬山趕赴九江,與葉挺、賀龍商量對策,決定將部隊開到南昌及附近地區。此時,南昌駐扎著原由朱德指揮的受共產黨影響的第三軍軍官教育團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隊。
7 月26 日,賀龍率部抵達南昌。27 日,周恩來從武漢經九江到達南昌,根據中央決定,成立中共前敵委員會,周恩來任書記,李立三、惲代英、彭湃為委員,決定7 月30 日舉行南昌起義。28 日,周恩來作為前委書記看望賀龍。他說:“我來拜訪你,不是禮節性的。開門見山,我是找你商量起義計劃的,我們立刻就談行嗎?”賀龍回答:“好極了。”
周恩來把南昌起義計劃告訴賀龍,征求意見。賀龍斬釘截鐵地說:“我完全聽共產黨的話。要我怎樣干,就怎樣干。”周恩來聽了賀龍的表態,十分高興地說:“共產黨對你下達的第一個命令就是黨的前委委任你為起義軍總指揮。”
南昌起義緊張準備時,共產國際指示:“如果有成功的把握,我們認為你們的計劃是可行的。”中共中央認為南昌起義有成功把握,派張國燾作為中央代表赴南昌,傳達共產國際和中共中央指示。7 月30 日清晨,張國燾到南昌。他對張發奎心存幻想,主張起義要得到張發奎同意后,方能舉行。這個意見被前委否決。
7 月31 日,前委決定8 月1 日凌晨舉行起義。下午,賀龍召集第二十軍團以上軍官,說:“今天召集大家來,有件重要的事情要談。大家都知道,國民黨已經叛變了革命,國民黨已經死了。我們今天要重新樹立起革命的旗幟,反對反動政府。”
賀龍告訴大家:“根據共產黨的命令,我決定帶部隊起義。你們愿意跟我走的,我們一塊革命;不愿意跟我走的,可以離開部隊。”
賀龍的話,字字千鈞,擲地有聲。大家紛紛表示:“軍長決定怎么辦就怎么辦,我們堅決跟著走!”賀龍高興地說:“好!從今以后,我們要聽共產黨的領導,絕對服從共產黨的命令。”
7 月31 日下午,朱德在南昌佳賓樓宴請駐軍團長、團副等人。朱德自述寫道:“我被分配的任務是宴請朱培德下面的一些軍官,一直搞到夜晚九點,還拉在那里飲酒。可是因為發命令太早,一下走漏了消息。那是一個副營長去報告的。他們得到消息,因為封建關系,立刻驚怕起來,馬上派人來叫這些軍官立刻回營。他們起來要走,我也不好阻擋。他們走了,我也就回去。我趕到賀龍的司令部告訴他消息已經走漏了。于是不得不提前兩點鐘暴動就開始了。”
8 月1 日凌晨,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率領在黨直接掌握和影響下的軍隊2 萬余人,舉行起義。經四個多小時激戰,殲敵3000 余人,占領南昌。聶榮臻、周士第在南昌附近馬回嶺將第二十五師大部分部隊拉出來參加起義,次日到達南昌。
南昌起義勝利后,立即成立革命委員會,宋慶齡(未到)、鄧演達(未到)、賀龍、周恩來等25 人為委員,由宋慶齡等七人組成主席團。以宋慶齡等人名義發表《中央委員宣言》,指出蔣介石集團和汪精衛集團等曲解三民主義,背叛國共合作,毀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已成為孫中山事業的罪人;號召一切革命者團結一致,繼承孫中山的革命遺志,“繼續為反帝國主義與實行解決土地問題奮斗”。起義部隊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番號,下轄第九軍、第十一軍、第二十軍。賀龍任第二方面軍代總指揮,葉挺任代前敵總指揮。
根據中共中央決定,8 月3 日起義部隊撤離南昌,南下廣東,準備恢復廣東根據地,占領出海口,取得國際援助,重新舉行北伐。起義部隊南下途中,周恩來、周逸群提議同意賀龍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前委決定由周逸群、譚平山作為賀龍的入黨介紹人。
周恩來在瑞金舉行的賀龍入黨儀式上說:“組織上對賀龍很了解,賀龍同志由一個貧苦農民經過斗爭,成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軍長很不容易。多年來,賀龍同志積極追求真理,是經過考驗的,是信得過的。”“賀龍同志是一個好同志。”從此,賀龍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由于起義部隊沒有與江西、湖南、湖北農民運動相結合,就地積蓄和擴大革命力量,而是南下廣東,長途跋涉,逐漸陷入不利境地。南下途中,由于黨的領導和政治工作薄弱,加上天氣炎熱,疾病流行,逃跑和病倒的士兵很多,減員嚴重。一開始就對起義動搖的第十一軍第十師師長蔡廷鍇,也在進賢率部離開革命隊伍。
起義部隊南下途中,連續與國民黨軍激戰,傷亡很大,遭到失敗。董朗等率領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部分部隊轉入海豐和陸豐,與當地農軍會合;駐三河壩的起義部隊近800 人在朱德、陳毅等率領下,轉入粵贛湘邊界開展游擊戰爭。周恩來等到達香港,總結教訓,決定起義軍余部就地與農民運動結合,在農村開展武裝斗爭。
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在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樹立起武裝斗爭的旗幟,具有重大意義。南昌起義與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以及其他許多武裝起義,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端,開啟中國革命新紀元。
南昌起義部隊南下失敗后,根據中共中央指示,賀龍1928 年初由上海回到家鄉——湘鄂西地區,發動武裝起義,創建紅軍。他與共產黨人周逸群和段德昌等一起,創建紅二軍團和湘鄂西根據地。
1934 年10 月,賀龍率領紅軍與任弼時、肖克、王震等帶領的紅六軍團在黔川邊界會師,賀龍與任弼時等指揮紅軍部隊發起湘西攻勢,重創敵軍,有力策應中共中央率領紅一方面軍長征。
1935 年春夏,賀龍與任弼時指揮紅二軍團和紅六軍團開展反“圍剿”作戰,連戰皆捷,殲滅國民黨軍大批有生力量,粉碎國民黨軍“圍剿”,創建湘鄂川黔邊革命根據地。11 月,賀龍和任弼時領導紅二軍團和紅六軍團開始長征,突破國民黨軍圍追堵截,轉戰湘、鄂、川、黔、滇、康、青、甘的廣闊地區。這些地區少數民族眾多,賀龍對于少數民族的了解更加深入,對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具有深入研究和具體實踐。
1936 年7 月,中共中央指示紅二軍團、紅六軍團及紅三十二軍在少數民族地區的甘孜建立紅二方面軍,委任賀龍任總指揮。賀龍與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朱德、總參謀長劉伯承、紅二方面軍政治委員任弼時、紅二方面軍副政治委員關向應等對張國燾分裂黨、分裂紅軍的陰謀進行堅決斗爭,維護黨和紅軍的團結與統一,促進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會師西北地區。
中國人民全國性抗日戰爭開始,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紅二方面軍改編為八路軍第120 師,賀龍任師長。
1937 年9 月,賀龍率第120 師主力東渡黃河,挺進華北,參與對日軍發起忻口戰役,取得雁門伏擊戰等勝利。隨后,賀龍率領八路軍第120 師轉入晉西北地區,粉碎日軍對晉西北進攻,接連收復岢嵐、五寨等七座縣城,開辟晉西北抗日根據地。
賀龍能征慣戰,威名遠揚。1938 年底,中共中央命令賀龍率部挺進冀中,任冀中軍政委員會書記,指揮第120 師和八路軍第三縱隊轉戰冀中平原,大曹村、曹家莊、邢家莊、黑馬張莊,四戰四捷。賀龍指揮河間齊會戰斗過程中,身中日軍釋放的毒氣,仍堅持指揮作戰,堪為部隊表率。八路軍指戰員奮勇殺敵,創造人民軍隊抗戰中殲滅日軍的平原殲滅戰范例。1939 年9 月,賀龍在晉察冀邊區指揮陳莊戰斗,再創抗戰佳績,名震華北。
1940 年,賀龍率第120 師返回晉西北抗日根據地,任晉西北軍政委員會書記、八路軍晉西北軍區司令員,領導軍民粉碎日軍多次“掃蕩”,創造許多著名戰例,抗日根據地得到擴大和鞏固。
1942 年6 月賀龍任陜甘寧和晉綏聯防軍司令員,1945 年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
抗戰勝利后,賀龍率領八路軍晉綏部隊解放晉中廣大地區,與晉察冀部隊發起綏遠戰役和晉北戰役,協同晉冀魯豫部隊發起呂梁、汾孝戰役,打退國民黨軍進攻,殲滅其大量有生力量。解放戰爭開始后,根據中共中央指示,賀龍協助彭德懷指揮西北戰場,主持西北解放區經濟建設,負責陜甘寧和晉綏財經工作,領導土地改革,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支援前線部隊,為西北解放戰爭勝利作出重要貢獻。
根據中共中央指示和中央軍委命令,1949 年12 月,賀龍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兵團和第七師等部隊,由西北地區進軍西南地區,與劉伯承、鄧小平指揮的第二野戰軍一起,擔負解放西南、管理西南、建設西南、發展西南的重任。
中國人民解放軍勢如破竹。根據毛澤東制定的西南戰役大迂回、大包圍戰略方針,劉伯承、鄧小平指揮第二野戰軍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發起川黔戰役,斷敵退路,一下子截斷國民黨軍退往滇緬邊境的道路。
賀龍指揮第十八兵團在陜西南部發起攻擊,配合第二野戰軍的進軍。第二野戰軍解放貴陽、重慶后,第三兵團和第五兵團與第四野戰軍第五十軍,從東部、西部和南部包圍成都。
賀龍指揮第十八兵團攻克劍門關,解放江油,兵鋒從北面指向成都。此時此刻,第二野戰軍占領進入成都的天然屏障獅子山。鄧小平顧全大局,考慮到第二野戰軍已獲得解放西南重鎮重慶的光榮,迅速致電負責指揮成都戰役的楊勇和杜義德,向他們指出:“一野十八兵團在進軍大西南戰役上功不可沒,應與二野平分秋色;二野一兵一卒不能進成都,要讓賀老總帶領十八兵團進成都。”
1949 年12 月27 日,四川省會成都解放,12 月30 日舉行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入城式,賀龍率部光榮進駐。
1950 年2 月的一天,第二野戰軍在重慶郊區歌樂山地區和成渝公路沿線嚴密警戒,劉伯承、鄧小平帶領西南地區以及四川、重慶黨政軍領導成員,專程迎接賀龍。賀龍身穿皮夾克,神清氣爽,滿面春風,乘坐軍用吉普車,由滿載著第十八兵團警衛部隊的卡車隊護送,來到重慶郊外,看到劉伯承、鄧小平,立刻停車。
賀龍走下吉普車,劉伯承、鄧小平與他緊緊握手,互致問候。賀龍說:“兩位出城四十里迎接,我賀龍不敢當呀。”鄧小平說:“有啥子不敢當的,我和劉司令員歡迎賀老總就任西南軍區司令員。今天,是我們三龍際會……”
賀龍不理解“三龍際會”的典故,問道:“怎么叫‘三龍際會’?”鄧小平解釋說:“賀老總是在大風大浪中闖出來的一條龍,劉司令員今年57 歲屬龍,我比劉司令員小一輪,也屬龍。”劉伯承接著說:“‘三龍際會’,我們要在大西南搞出一個樣子來。”
1950 年6 月,鄧小平主持西南軍政委員會會議,其中研究到劉伯承、賀龍、鄧小平的排名問題。劉伯承說:“小平同志是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書記,理所當然應該排名第一。”鄧小平說:“伯承同志是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應該排名第一。”并立刻征求賀龍意見。賀龍表示贊同。鄧小平果斷地說:“排名問題就這樣決定了。”接著,他鄭重宣布:“今后報紙公布首長排名次序是:劉伯承、賀龍、鄧小平。”

1950 年1 月,西南軍區領導在成都開會討論進軍西藏問題

1950 年,在重慶召開的西南軍區第一次軍隊整編工作會議合影
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書籍《荀子·王霸》中寫道:“鄉方略,審勞佚,謹畜積,修戰備,齺然上下相信,而天下莫之敢當。”
1950 年2 月8 日,西南局舉行第一次會議。賀龍在發言中強調:“首先,我完全同意小平同志的報告。實際工作中證明,過去西南局所決定的方針是完全正確的,不但是過去,而且在今后的一定時期內也還是正確的,這一點很重要,它關系到今后如何建設西南,扎根坐穩的大問題。”
然后,賀龍作為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司令員、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講一講我們這一時期的工作情況”。他主要講了以下幾個問題:
關于改造九十萬起義投誠人員的問題。賀龍指出:他們之中有胡宗南的副長官裴昌會的部隊,有西南“剿共”游擊司令王纘緒的部隊等等。我們已把這批部隊集中起來,他們對共產黨的改造,表面上表示“歡迎”,但實際上“哭臉來把笑臉裝”,內心是很不情愿的。所以,有的說“我當了三十來年軍閥,現在作了階下囚”,表現很傷心。有的說,他的軍已有三十多年歷史,對被共產黨去改造感到痛心,并表白自己過去對各黨派都有幫助。有的在發起義通電和簽字時流著淚,表明他起義是迫不得已的。還有的說他是黃埔軍校的畢業生,一貫進步,對中國共產黨很同情。他們共同的特點是:一方面都以起義有功自居,企圖以此為資本,保持其政治地位;另一方面又對共產黨改造他們的部隊表現消極甚至抵觸。再加上國民黨特務和反動軍官的破壞,所以對這九十萬國民黨軍政人員的改造,是一項十分復雜和艱巨的任務。
關于對改造起義投誠人員的方針。賀龍指出:西南局對改造起義投誠人員的指示很明確。首先,要把我們黨的方針對這些人講清楚:第一、你們過去對人民是有罪的;第二、共產黨無個人恩怨;第三、要從組織上、思想上按照解放軍的標準徹底改造;第四、在政治工作制度上,政委有決定權。要實行軍事民主、政治民主,這是人民軍隊與舊軍隊的不同之點。總之,我們對起義投誠人員,無論是個別談話,還是開大會小會,要反復宣傳黨的方針,并向他們指出:政治改造是痛苦的,進步慢則痛苦的時間就長,進步快則可以縮短痛苦的時間。有的起義將領對我們的改造有抵觸,開始故意穿得破破爛爛,當我同他談了第五次后,他開始轉變了,之后頭發也理了,好衣服也穿起來了。有的起義將領開始還帶鋼盔,有的穿得比街上擺攤的人還難看,真是無奇不有。他們為什么這樣做?這表明他們原有的階級立場還沒有改變,在談話中也表明了這一點:有的說:“共產黨要打亂血統,首先把我的打亂”;有的說:“劉先生來我相信,賀先生來有點怕,徐先生來不歡迎”;還有的對他部下講:“共產黨殺人,我挨第一刀。你們挨第二刀。”上述言論,都暴露了他們的階級本質。所以,對起義投誠人員的改造,也是一場激烈的階級斗爭。有人在廣安就有三千人的血債。如果不首先把下面的起義部隊抓緊,就談不到對他們的改造。
關于先從哪個部隊開始改造的問題。賀龍指出:我們利用起義部隊之間的矛盾,首先,改造王纘緒的部隊。我對王講:“你很有功,有功必有獎,但我只能作穿針引線的人,請中央人民政府決定。但你的部隊必須改編。”這樣,劉文輝、潘文華、鄧錫侯也不會恐慌。第二步,改編川鄂綏靖公署楊森的部隊。第三步,開大會把改編的部隊調開,一是便于解決糧食問題,二是有利對起義部隊的改編。我十八兵團原有九萬余人,一下擴大到二十幾萬人,無法融化,后來照西南局指示分成兩股。最后,改編裴昌會兵團,我們派了一個工作團,由黃陵青同志帶領三四百名干部到裴兵團去,由一野副參謀長李夫克帶領軍政干校的三四百名干部到董宋珩那里去。我們發了兩個命令:第一、明確職權,給予軍代表很大的權力。明確規定:軍事代表不簽署,對上對下皆無效。軍代表可以直接召開軍官會議。第二、部隊中建立戰士委員會,取消反動組織,特別是取消特務的政治工作,建立革命的政治工作。第三、要建立一套組織。特別是對電臺,政治機關要把所有電臺人員集中起來訓練,并割斷他們的橫向聯系。劉、潘、鄧的部隊,也派去了我們的軍代表。根據我們的工作實踐證明,西南局對改編起義部隊的方針是正確的。同時,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須注意克服急躁和怕麻煩的思想,其表現是:一部分同志感到與起義部隊在一起搞不慣。一部分同志主張把偽軍官拉出來,或要槍,或要人,簡單從事,這兩種思想都是要不得的。我們應該了解,改造好舊軍隊,特別是改造好那些土匪武裝,的確是很不容易的。但是如果我們不去改造它,讓他們流散到社會上去,有的會變成新土匪,就會妨礙社會治安,影響群眾生產。大仗好打,小仗難打。我們是老革命遇到了新問題,如對改造起義投誠部隊的工作搞不好,就會給我們今后的革命工作帶來損失。
關于接管成都問題。賀龍指出:我們對城市工作缺少經驗,干部多是農村或小城市來的。第一無經驗,第二與舊職員搞不來,有的同志認為“最好是一腳踢開,我來”。以后經過開會批評,這種思想慢慢克服了。接管對象有偽國防部一部分及省的一部分,省的歸軍管會接。接管要有重點,銀行及造幣廠應首先接,其他如學校等可慢一點。已接得差不多了,二月間可以大體接管完畢。川北部隊很少,情況了解不多。西康才派人進去,還須與劉文輝談判,我同他談了三次,廖志高同志談了二次,最后他才同意把政權交出來。川西在二月份已把工作重點轉入農村。對成都的特務還未開始抓。總之,大亂子未出,小亂子不斷。
關于公糧問題。賀龍指出:接西南局指示后,曾作了調查研究。有人反映,廣元城郊不出糧食,川北對糧食問題有講價錢的味道,但執行西南局指示無問題。川西搞了個征糧條例,經西南局批準后,一公布馬上就有反映。首先楊尚倫反映公糧重,因他是代表地主的“國大代表”,所以,對他的反映并不怕。但是黨內一老同志張秀淑也有反映,雖然尚未聽到農民的呼聲,卻引起了我們的重視,便組織幾批同志下去調查。一號已回來一個組,據說按一般的比例,農民是交得起公糧的,但顧慮是一下交不出來。灌縣有二個村,一個村地主交百分之四十幾,另一個是地主超過了百分之五十。如講民主評議,則川西的糧食是可以拿出來的。西康的糧食,曾和劉文輝談了一下,他也搞不清楚能出多少,總之,比較困難。征糧是件很大的事情,搞好了,今后困難就少,財政、生產等問題都可解決,否則就會增加我們的困難。走群眾路線,民主評議是個很好的辦法,不但完成了公糧,而且發動了群眾。另外保管也是個大問題,要把倉庫、口袋、生蟲子、老鼠吃等等問題解決好,把消耗減到最少。一顆小米須經十八道手續,因此要加以愛護,防止損失。
關于軍隊工作問題。賀龍指出:西南局提出反傾向斗爭。十八兵團某些方面比較嚴重。有的說:“我們對上級對得起,就看上級對我們怎么樣?”在大陸戰爭結束后,他們還覺得人少了,你要二千萬人干什么用?過去戰爭時期我們拚命地擴建部隊,壯大野戰軍,但今天還要這樣多的部隊如何養得起?不是要擴大,而是如何減少軍隊的問題。到西康去的同志沒有生根的打算,我要求去的干部要作二十年的準備,因為去得越久,就能學到更多東西,比新調去的干部要好得多。有的提出到成都的是一等軍,到川北的是二等軍,到西康去的是三等軍。這是根據生活條件提出來的。此種思想不克服,對工作會有妨害,人雖然在西南,心還是水上浮萍,未扎下根。這次會開得很好,我們要很好教育干部扎下根、安下家,西南就是家,只有下決心好好做工作,才會做出成績。
關于進軍西藏問題。賀龍指出:正如小平同志說的,我們對西藏的情況很生疏。我曾找一些人談了一下,其中有道士、和尚、博士、留洋學生,男的女的都有,搜集到了一些情況,有些情況很有用。從已了解到的情況看,有兩個問題最困難:第一個是運輸問題,要比用兵困難好多倍。地是冰凍的,雪很厚,卡車很難進去,好的卡車一小時只能走五公里。修路須有特別工具,路比崖還堅硬,路修不起來,運輸就很難解決,因此,對修路及運輸要有一個長遠計劃。據了解,西藏還有帝國主義勢力,故兵可以多去點,但要精,電影隊、劇團等可以慢點去。多路進軍也是一個辦法,可能比較容易些。接濟沒有問題,但有的東西可能搬不進去。第二是政治問題。情況了解得太少,這個人這樣說,那個人又那樣講,因此,要組織一個學習委員會,把對邊疆有經驗的人組織在里面,集中學習民族政策約法八章。同時,準備藏文的宣傳品。他們對民族問題有些意見,首先要把國民黨的漢化方針丟掉,國民黨要夷人變為漢人的政策是失敗的。其次是國民黨放官放大了,卡不住了。第三是政權未弄清楚,他是政教一體,政為教服務。一般農民無地位,當了喇嘛后才有地位。政教分開的提法不好,還是提信仰自由為好。西藏有的人文化水平很高,有的還懂英語,英國在那里培養了幾千青年,他們把老年人抬起來,而實權在青年手里,所以主要是政治問題。我們必須把以上兩個問題很好解決,如果搞得不好,還要被打出來的。
關于財政問題。賀龍指出:節衣縮食的口號要提出來,成都公教人員生活水平最低,十分艱苦,開座談會時,他們向我們訴苦,結果我向他們訴了一頓苦,因此,要提出過“節衣縮食”的生活。財政搞不好,其他一切問題都不好解決。但西南地區地廣人多,只要我們把工作做得好,財政問題也是容易解決的。
賀龍強調:鋪攤子安家,首先要解決干部問題,有兩個來源:一從軍隊中調,只要西南局作了決定,保證不講價錢,無論從三五兵團或十八兵團調都行;二是從川西北軍政委員會調。
最后,賀龍表示:我聽了小平同志的報告后有兩點感想:第一是方針明確;二是堅決。這表明我們西南局的領導很強。我堅信有了西南局正確領導,西南地區的工作一定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