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磊 張 柯 孫蘇芮 王德昌
(青島大學 機電工程學院,山東 青島266071)
單效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是最簡單常見的太陽能制冷方式,單效機組可充分利用廢熱、余熱、太陽能等低品位熱能,因而從經濟性和能源利用效率的角度來講,單效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是具有最低總成本,操作應用最簡單的制冷技術。Al-Alili[1]等人對太陽能驅動的單效吸收制冷循環進行了熱量和經濟分析,以評估該機組在阿布扎比氣候下的表現。Assilzadeh[2]等人對一種太陽能單效溴化鋰吸收式制冷系統進行了研究,他們通過TRNSYS 模擬了系統性能,該系統使用真空管太陽能集熱器,每天工作約5 小時,集熱面積為35 平方米,制冷量為3.5kW。Syed[3]等人研究了一種平板集熱器驅動的太陽能單效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該系統集熱面積為49.9 平方米,制冷量為35kW,通過進行實驗得到的最大瞬時COP 和日平均COP 分別為0.60 和0.42。
綜上所述,太陽能單效溴化鋰吸收式制冷系統應用廣泛,故本文應用Simulink 對單效機組進行模擬,以探究其系統特性。
太陽能吸收式溴冷機,主要由太陽能熱利用系統以及吸收式制冷系統兩大部分組成。太陽能驅動的溴化鋰吸收制冷系統工作流程如下:太陽能集熱器吸收太陽能給熱媒水加熱,使水溫升高。升溫后的熱媒水進入發生器并對其中溶液加熱,制冷劑水由于溫度的不斷上升并達到飽和點后,蒸發為氣態,而氣態制冷劑經過冷凝器冷卻成常溫液態制冷劑。液態制冷劑再經過膨脹閥節流,減壓降溫后進入蒸發器中,吸收了外界的熱量,從而實現了制冷過程。實現該過程以后,制冷劑水進入吸收器,并與發生器里回流的吸收劑濃溶液混合,再由溶液泵輸送至發生器,從而完成了一次循環過程[4]。

圖1 單效溴化鋰吸收式制冷系統結構圖
太陽能瞬時集熱效率為:

其中,對于真空管式太陽能集熱器,集熱器瞬時效率截距a取0.52,;Tin為太陽能集熱器入口水溫,K;Ta為環境溫度,K,集熱器瞬時效率斜率b 取1.56。
在單效吸收式制冷系統中,換熱器的數學模型按照集總參數法處理。下面以發生器模型為例,其它換熱器模型可參照參考文獻[5],這里不做贅述。
連續性方程:

組分守恒方程:

能量守恒方程:

蒸汽連續性方程:

體積守恒方程:

其中,Mge,sol為溶液質量,kg;Xw和Xs為濃、稀溶液濃度,Cp,sol為溶液的比熱,J/kg·K;Tge,sol為溶液的溫度,K;Q1為熱水向溶液的放熱量,W,qm1,w和qml,s分別為進入發生器的稀溶液和流出發生器的濃溶液的質量流量kg/s;h1,w和h1,s分別為流入發生器的稀溶液和流出發生器的濃溶液的比,J/kg;qm,v為發生器產生的蒸汽的質量流量,kg/s;hv為發生器產生的蒸汽的比焓,J/kg。
根據第二節中的數學模型,在Simulink 軟件上對太陽能單效機組進行建模與仿真,以相同的太陽能輻照度在單效機組中運行一周情況如圖2 所示。

圖2 單效機組一周運行情況
制冷量與COP 隨熱媒水溫度變化曲線如圖3 所示,隨著熱媒水溫度從90℃上升到100℃,制冷量由4.62kW 提高到5.19kW,制冷量整體呈現上升趨勢且增速漸緩,COP 同制冷量變化趨勢相似,并當熱媒水溫為100℃時,COP 取得最大值0.715。導致該現象的原因在于,隨著熱水溫度的持續升高,發生器中溶液溫度增大,這一方面使得溴化鋰溶液濃度增大,另一方面使得進入冷凝器的冷劑蒸汽量增大,進而導致冷凝壓力增大,使蒸發器中冷劑水換熱量增大,從而使制冷量增大。然而,熱水溫度也不能一味地升高,當發生器中濃度過高時,溶液熱交換器濃溶液出口側易發生結晶,在熱水溫度90℃-100℃范圍內變化時,系統無結晶風險,故當熱水溫度為100℃時,制冷量取得最大值5.19kW。

圖3 制冷量與COP 隨熱水溫度變化曲線
基于Simulink 對太陽能單效溴冷機進行了建模仿真,單效機組在某典型周內的系統性能符合實際,熱媒水在90℃-100℃區間內,系統制冷量與COP 都呈現上升趨勢且增速漸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