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美國太空技術探索公司研發的“星際飛船”原型火箭著陸數分鐘后發生爆炸,但試驗依然認定為成功,因為實驗的主要目標不是降落,而是檢查火箭在空中的動作及各系統的運行情況;
比特幣突破51000美元/枚,美股區塊鏈股盤集體大漲。
蘋果正在開發一款MagSafe磁性電池組,該電池組可以通過磁力吸附在手機背面,為iPhone 12以及未來的iPhone無線充電;
由美國OAC公司承建的世界上第一家“太空酒店”將于2025年在近地軌道上開建,預計該酒店最早可能在2027年投入使用。
英國
英國研究人員拍攝了有史以來最高分辨率的單個DNA(脫氧核糖核酸)分子圖像,揭示了DNA在細胞內塞滿并扭曲時可能具有令人驚訝的活性,這項新研究或有助于加速新基因療法的發展。
歐盟
“地平線歐洲”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跨國研究和創新項目,未來7年,歐盟這一龐大的研發支出計劃將為基礎研發和跨境科研撥款955億歐元——最令人期待的變化是為一些優先任務投入大筆資金,其中氣候變化、癌癥、海洋和其他水體、智慧城市、土壤和糧食這五大重點領域將獲得45億歐元資助。
俄羅斯
俄羅斯“電子計算和信息系統“科研生產中心將在不久后推出3款微處理器,包括一款用于處于“可信環境”中的平板和智能手機的移動芯片、一款專注于人工智能系統的芯片,以及一款旨在用于物聯網的超低功耗處理器。
韓國
現代汽車近日發布了其全新的無人駕駛車TIGER X-1概念車,可以遠程操作(或在未來可能由人工智能操作),能夠克服大多數傳統輪式車輛很難通過的障礙;
韓國汽車制造商現代汽車將在全球范圍內召回約8.2萬輛電動汽車,其中包括7.6萬輛Kona電動汽車以及一些Ioniq電動汽車,而這一召回行動將耗資1萬億韓元(約合9億美元)。
日本
日本九州大學一項共同研究發現,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泄漏了超強放射性含銫顆粒,并通過多方面分析明確了其物理和化學特性。
其他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研究人員用一種由磷酸鈣制成的特殊陶瓷基“墨水”,結合3D打印機,開發了一種名為“全方位陶瓷細胞懸浮液生物打印”(COBICS)的新技術,能夠打印出骨骼結構,將這些結構放入水中幾分鐘就會變硬。可讓外科醫生3D打印出帶有活細胞(用于修復受損的骨組織)的骨骼。
北美洲·美國?美國未就人工智能領域競爭做好準備
近日,美國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NSCAI)向國會遞交了一份長達756頁的建議報告。報告稱,美國在人工智能關鍵領域落后,聯邦政府應優先加快在該領域創新的步伐,投資400億美元以促進該領域的發展,并大力培養技能人才。
該報告的主要建議包括為美國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設定2025年目標,以實現“軍事人工智能準備就緒”;在白宮成立一個由副總統領導的技術競爭力委員會,幫助提升人工智能在各個領域的地位等。其他建議還有建立一個由美國領導的“新興技術聯盟”;與盟國和合作伙伴合作為人工智能制訂規范;重建美國國內的微電子制造業;向國家情報局局長辦公室撥款10億美元,用于一項為期10年的資助計劃,重點資助新技術;向國務院撥款100萬美元,用于“跟蹤和分析民意”等。
NSCAI認為,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不斷發力,致力于在未來10年內成為這一領域的全球領導者。他們呼吁成立一所人工智能學院,以軍事化管理的方式招募和培養技術人才。此外,美國還應加強科技教育力度,采取更多措施吸引該領域高精尖人才。
NSCAI認為只有最大的科技公司和最強的國家才有資源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呼吁聯邦政府投資400億美元,作為未來發展的“首付”,最終聯邦政府在該領域可能需要投資數千億美元。
歐洲·英國?“英國版DARPA”高級研究與發明局成立
DARPA被稱為五角大樓的“瘋狂大腦”。該機構成立于1958年,是對蘇聯突然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的回應。過去50多年里,DARPA取得了大量突破創新,推動了互聯網、自動駕駛汽車、隱形技術等改變世界面貌的創新技術的發展,還參與了mRNA疫苗研究。
英國版DARPA也宣告成立,并被命名為“高級研究與發明局”(ARIA)。英國商務大臣克瓦西·夸滕宣布,該機構未來4年內將獲得8億英鎊的啟動資金,并將于2022年前開始發放項目資助。
據悉,英國政府很快會立法,將該機構列入法律,賦予其比某些政治項目更持久的地位。它將隸屬于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部,但獨立于英國目前最主要的研究資助機構——英國研究與創新部。
歐洲·俄羅斯?俄羅斯將鈦鋁合金強度提高27倍
俄羅斯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與法國里昂大學合作,將鈦和不銹鋼產品的強度提高了6倍,鈦鋁合金的抗拉強度提高了27倍。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在全球率先將兩種被認為互不相容的金屬加工技術結合在一起,從而大大改善了材料性能。
生產高負載產品需要改進金屬性能:增加密度、強度、延展性和耐腐蝕性。目前在進行相關處理時廣泛采用熱等靜壓法(GIP)。然而,以前利用流行的冷氣動態濺射技術獲得材料時,熱等靜壓法并未帶來理想結果。這項技術目前正成為航空與汽車制造業、電氣工程和醫學的關鍵技術之一,因為它為“培育”具有目標結構的獨特產品提供了可能。
俄羅斯研究人員率先找到了結合這兩種方法的金屬加工參數,從而大大增加所獲得的材料的有益性能。
據悉,研究團隊計劃根據所獲得的結果,為醫療行業開發新型材料。
亞洲·韓國?超快脈沖激光器提高數據傳輸速度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研發出的超快脈沖激光器產生的頻率要比目前最先進的脈沖激光器高出1萬倍。這是通過將包含石墨烯的附加諧振器插入到工作在飛秒(10~15秒)范圍內的光纖脈沖激光振蕩器中實現的,將該方法應用于數據通信有望大大提高數據傳輸和處理速度。
KIST光電子材料與器件中心研究人員指出,將諧振器插入激光振蕩器,可周期性地過濾脈沖激光的波長,從而修改激光強度變化的模式。在此研究的基礎上,研究人員合成了石墨烯,該石墨烯具有吸收和消除弱光的特性,并且僅通過使強光進入諧振器即可放大強度。這使高速率精確控制激光強度變化得以實現,從而將脈沖的重復速率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研究人員表示,在當前情況下,對數據流量的需求呈指數增長,基于諧振器和石墨烯的超快脈沖激光器以超高速工作并具有允許的調諧特性,有望提供一種新的方法來適應快速變化的數據處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