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智庫 超高清視頻產業形勢分析課題組
2020年,隨著企業積極性增高、產業支撐能力提升、行業應用逐步落地,我國超高清視頻產業步入產業鏈提質新階段。展望2021年,端到端關鍵標準將陸續出臺、產業鏈各環節整機產品不斷升級換代、內容供給持續豐富、行業應用加速落地、產業生態日漸完善,將共同推動我國超高清視頻產業健康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在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過程中仍面臨著一些問題與挑戰。為此,未來應立足基礎底層技術,持續支持協同創新;構建行業生態,加強優質內容供給支撐能力;整合優勢資源,充分發揮行業組織協調作用。
對2021年形勢的基本判斷
(一) 關鍵標準陸續出臺。2020年5月,工信部、國家廣電總局聯合發布了《超高清視頻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0版)》,指出2020年制定急需標準20項以上,到2022年,制定標準50項以上,將全面搭建超高清視頻產業標準體系。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于2020年9月發布了HDR團體標準,定義了顯示終端如何基于動態元數據進行顯示適配,為產業上下游協作建立了基礎。展望2021年,隨著面向色度學、HDR轉換函數、音頻處理、編碼算法等基礎關鍵標準陸續出臺,端到端技術標準將不斷打通,覆蓋采集、制作、傳輸、運營、終端呈現等領域產品及各個接口的標準體系將逐步完善,形成橫跨重點行業應用領域的超高清視頻產品的綜合標準系統,加速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合作。
(二) 整機產品不斷升級。2020年,我國超高清視頻產業鏈各環節產品種類不斷豐富,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在內容生產領域,索尼、夏普、創維、索貝、京東方、創維等廠商推出了8K 攝像機、4K切換臺、4K/8K監視器等產品,豐富了超高清視頻內容制作設備;在網絡傳輸領域,今年已新建5G基站50多萬個,累計開通69萬個,數據中心裝機能力已經超過100萬家,CND下沉節點總容量達到357Tbps,為超高清視頻傳輸奠定了網絡基礎;在終端呈現領域,國內市場43英寸以上的4K超高清電視滲透率已接近百分之百,8K電視已成為各電視機廠商的標配產品,到2020年底,8K電視銷量將達到20萬臺。展望2021年,產業鏈各環節整機產品將向高質量、高品質路徑逐步演進,在現有4K設備日漸成熟基礎上,8K相關產品的研發與產業化將成為未來趨勢,各大廠商將在8K產業鏈終端產品上不斷發力,8K產品將在市場不斷涌現。
(三)內容供給持續豐富。內容供給難以滿足消費者需求一直是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的一大痛點。2020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地方廣播電視臺、各內容制作企業不斷發力,積累了眾多超高清視頻內容。中央廣播電視總臺4K節目制作時長已達5000小時; 廣東已可提供超過2.5萬小時4K節目;廣州市廣播電視臺、上海市電視臺、杭州市廣播電視臺等也陸續了開通4K頻道,進一步完善了超高清頻道建設。展望2021年,更多電視臺、企業將參與超高清視頻內容制作,4K頻道數量將持續增加,內容時長將不斷擴大,促進廣大消費者對超高清視頻內容和終端認知不斷提高,消費習慣持續提升,市場培育加速擴大,共同推動我國超高清視頻內容供給能力快速增強。
(四)行業應用加速落地。超高清與5G、AI、VR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滲透融合,加之疫情防控催生的無接觸模式,進一步推動了行業應用落地。在醫療健康領域, 5G的低時延性賦能超高清,促進醫院利用遠程醫療進行診療及手術,如5G+4K技術助力協和醫院完成全球首例遠程眼底手術示范;在文化娛樂領域,VR、5G與超高清結合,助力云博物館、云演唱會、云直播等應用場景落地,豐富了人們的居家娛樂生活,如2020年5月開展的 5G+4K+VR珠峰直播;在智能交通領域,華為聯合海康威視、大華利用 AI+5G+超高清技術更好地分析城市交通情況,實現精準調度,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展望2021年,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將加強項目合作及產學研協作,促進優勢互補,圍繞新媒體、文教娛樂、安防監控、醫療健康、智能交通、工業制造等領域,以及東京奧運會等重大賽事活動開展合作,著力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撬動超高清視頻行業巨大的應用市場,產生廣泛的社會效益。
(五)產業生態日漸完善。2020年,超高清視頻領域企業、機構攜手合作,建設的多個公共服務平臺和區域產業載體支撐產業發展,包括運營商、終端顯示廠商、內容版權方參與的“8K+5G直播產業鏈協同工作組(聯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牽頭的“5G+4K/8K 超高清制播示范平臺”,湖南長沙、山東青島、四川成都設立的超高清或高新視頻產業園區等。展望2021年,更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將加入超高清視頻產業建設中,針對如光電轉換函數、音頻處理算法等產業鏈關鍵技術突破的協同中心、創新中心、公共服務平臺將不斷涌現,推廣行業應用落地的產業園區/基地將持續推進建設,助力我國超高清視頻產業生態日臻完善。
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
(一)端到端的技術鏈、供應鏈、利益鏈亟待打通。超高清視頻產業鏈條長、涉及范圍廣、行業跨度大,解決端到端的技術鏈、供應鏈、利益鏈協同配合問題尤為重要。如涉及超高清視頻內容生產、網絡傳輸分發、顯示終端呈現的視音頻編解碼算法、數字版權保護(DRM)、高速數據傳輸接口、高動態范圍(HDR)、三維聲(3D Audio)等基礎技術尚未建立統一標準體系,關鍵技術指標仍存爭議;高速率存儲器、GPU、專業視音頻編輯軟件、傳輸網絡升級改造涉及的關鍵器件、顯示終端的傳感器和芯片等產品成本較高,產業鏈供應體系不完善;受廣電內容監管、傳播體系利益分成等因素影響,電視臺、內容制作企業與網絡運營商尚未建立合作共贏的新模式新業態。預計2021年,我國覆蓋端到端的超高清視頻基礎技術標準體系初步完善,專利布局逐漸完備,更具市場競爭力的關鍵產品陸續發布,產業鏈各環節企業、機構進一步加強合作,攜手共建超高清視頻產業生態體系,助力高質量發展。
(二)圍繞優質內容消費的盈利模式仍待探索。高質量超高清視頻內容,對技術、設備、軟件有較高要求,需要產業生態整體升級改造,解決規模效益不足的問題。包括制作設備價格昂貴導致的成本大、片源少的問題;超高清視頻傳播渠道窄,制作方、視頻平臺、用戶積極性欠缺的問題;人文景觀、優秀文化、美食、醫療、教育、娛樂等資源版權交易、版權保護不足的問題;缺少覆蓋范圍廣、企業參與多、資金支持雄厚的推廣宣傳活動的問題。目前,制作超高清視頻內容很難吸引專業導演、創作團隊、投資方跟進,尚未形成內容生產和用戶間的良性閉環。預計2021年,超高清視頻技術、設備、產品供給保障能力逐步提升,產業鏈各環節間的交流合作不斷豐富,各個細分領域的行業痛點問題逐步解決,超高清視頻產業基礎日漸夯實。
(三)超高清視頻+5G融合應用的供需結構尚未匹配。超高清視頻與5G、AI、VR/AR、云計算等技術融合應用仍以展示型案例為主,尚未形成創新、成熟、可靠的供需關系。新型基礎設施方面,支撐超高清視頻行業應用的5G網絡、數據中心的邊緣云計算平臺、人工智能算法等數字化基礎設施仍不完善,在技術、產品、市場等方面缺少應用型、互動型、功能型解決方案,尚不能解決垂直行業發展的需求痛點問題,限制了5G+超高清創新型業務拓展。行業應用推廣方面,針對會議、教育、廣告、醫療、安防、交通、工業制造等大眾化、民生化、商業化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需求,4K/8K 視頻定制化、個性化系統集成解決方案偏少,仍面臨著設備成本高、集成設計難、利潤成效久等問題。預計2021年,隨著超高清視頻與5G、AI、VR/AR、云計算等技術進一步融合應用,將促進內容生產效率提高,行業系統集成解決方案將逐漸增加,驅動以超高清視頻為核心的更多行業應用落地。
應采取的對策建議
(一)持續支持技術和產業協同創新。支持產學研協作,加速研發突破超高清視頻產業在重點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如高性能存儲芯片、超高清圖像傳感器等,促進產業創新成果積累,推動創新成果產業化。鼓勵國內廠商的發展路徑走向“中高端”,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打破低價競爭局面,著力提升廠商品牌價值,擴展市場利潤空間,促進行業生態有序發展。持續支持探索5G視頻專網能力,加大內容版權保護、網絡互聯互通、顯示技術提升等方面的知識儲備,夯實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基礎。
(二)加強優質內容供給支撐能力。通過內容生態促進、產業協同、政策補貼等方式降低內容制作成本、傳輸成本,引導社會資本關注內容制作。推動常態化、周期性的體育賽事、演唱會、劇院活動等超高清制播,創新內容供給渠道和商業模式。在商場、景區、社區、會議、課堂等大眾化、商業化、民生化行業加大宣傳推廣超高清視頻,加強消費者認知教育,創新用戶付費場景,組織內容創新大賽、示范性超高清短視頻評選等活動推動內容創新與繁榮。
(三)充分發揮行業組織協調作用。發揮行業組織在生態體系構建、商業模式創新、團體標準制定、行業規范自律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協調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聚焦關鍵標準研制和評測認證,形成與國家、行業標準協同發展的格局。整合龍頭企業、科研院所等優勢資源,依托協同中心、創新中心、產業基地等平臺,加強突破短板和薄弱環節,提升技術、設備、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持續加速超高清視頻在文化、工業、醫療、娛樂、教育、交通等應用場景的示范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