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悅,彭天然
(安徽理工大學 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安徽 淮南 232001)
紡織品會受到環境溫濕度的影響,其物理特性和機械特性由于溫濕度的改變都將發生不同程度的改變。根據紡織車間中所使用的各類生產資料主要情況及特點,需實時測定其溫濕度和其他工作狀態指標,并進行有效控制。LoRa無線通信技術具有一系列優勢,主要包括:較高的接收靈敏度,使網絡的可靠性明顯增加;具有比較低的功耗等。本文提出一種以物聯網為基礎,充分運用LoRa無線通信技術的紡織車間監測系統,幫助紡織車間實現精準監測,使得車間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1-3]。
圖1詳細介紹了系統的總體結構。應用層、傳輸層以及感知層等共同構成了物聯網結構。在紡織車間中安裝的監測系統由監測節點組成感知層,其主要功能是采集數據;由LoRa網關與中繼器構成傳輸層,其主要功能是匯集監測點所采集的數據和延長數據傳輸距離。LoRa網關相對于藍牙、ZigBee、WiFi等設備,既可以滿足低功耗的要求,又可以實現遠距離傳輸,綜合性能更優。LoRa無線通信可以由LoRa網關轉換成RS 232有線通信,上位機接收傳送的數據。由上位機監測平臺構成應用層,利用物聯網平臺實現數據的綜合性處理與人機交互[4]。

圖1 系統結構
意法半導體公司推出的STM32F103ZET6單片機可工作于-40~105 ℃的環境,供電電壓最高僅為3.6 V,功耗低,適用范圍廣。設計時,監測點、中繼器、LoRa網關采用STM32F103ZET6單片機作為控制芯片,為系統各模塊供電。
監測節點應具有采集數據信息的能力,根據圖2可知,環境監測點由按鍵電路、報警電路、LoRa通信模塊、HTU21D溫濕度傳感器以及STM32F103ZET6等組成。溫濕度傳感器HTU21D尺寸小、精度高、功耗低、性價比高,適用于資金受限,但需要大范圍使用溫濕度傳感器的電路[6-7]。

圖2 環境監測點電路
在較大的范圍內,中繼器可傳輸所監測數據至LoRa網關之中。其主要功能為對數據進行中轉傳輸,所以設計2個LoRa模塊,其中之一主要被用來實現中繼器與監測點間的相互通信,另一塊主要被用來實現中繼器和LoRa網關間的相互通信。中繼器通信原理如圖3所示,2個不同的信道里有著互不干擾的2個通信過程,監測點和中繼器間的通信通過信道1實現,而信道2則實現了中繼器與LoRa網關間的通信。采用星型網絡結構,以降低網絡復雜度,保證數據中轉流暢。

圖3 中繼器通信原理
搭載2塊LoRa通信模塊之后,系統將具有同一時間進行數據收發的相關功能。此外,數據的收及發通過不同信道來完成,可使數據碰撞現象顯著降低,以提高中繼效率。
該部分主要功能是接收不同監測節點上傳的有關數據,再利用串口將數據傳至上位機監測平臺,為此,需在控制芯片上搭載LoRa模塊。利用MCU和MAX232的通信特性實現PC端上位機監測平臺和LoRa網關間的通信,且需要將數據在不同格式之間轉換,其功能才會實現。LoRa網關結構如圖4所示。

圖4 LoRa網關結構
在軟件及硬件的相互協作之下,才可實現系統的順利運作。在設計時,需要考慮具體的功能需求以針對不同的模塊進行設計,同時也要根據設計所需硬件功能的要求對軟件進行分模塊設計,只有這樣,預期的功能才會實現,同時系統也具有良好的移植性和擴展性[8-10]。
圖5~圖7分別為監測節點、中繼器、LoRa網關的主程序流程。

圖5 監測節點主程序流程

圖6 中繼器主程序流程

圖7 LoRa網關主程序流程
本文面對紡織車間所需的環境條件提出問題,分析了相關因素,設計了以物聯網為基礎的紡織車間監測系統。系統主芯片為STM32F103ZET6,連接按鍵電路、報警電路、紅外收發電路、溫濕度傳感器和LoRa通信模塊等,具有成本低、功耗低、安裝容易、高效可靠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