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呂慈航
湖北·巴東縣
從重慶巫山到湖北宜昌,這一段近兩百公里的航道就是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瞿塘峽最短卻最雄偉,西陵峽江面最廣闊,巫峽則是三峽中最長的一段,坐船順流而下,如入山水畫廊,幽深多彩,包括神女峰在內的“巫山十二峰”,在繚繞的云霧中時隱時現,如夢似幻,恍若仙境。
詩云:“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古時的三峽,草木茂密,人跡罕至,于是猿猴群居林間,時常啼叫,音色凄切,久久不絕,每一位經過三峽的遷客騷人,聽到這樣的猿啼都很難不感同身受,愴然泣下。進入現代后,隨著開發腳步的深入,被破壞的生態之下猿啼也漸漸消失,而如今,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回歸大眾視野,多方保護之下,長江三峽的生態環境穩步恢復,雖不能完全復原古時的猿啼,但已然可見各種自然生靈回歸的蹤跡。
天然的“畫廊”里生活著天然的居民——現今802 萬土家族人的根就在清江畫廊,清江是土家族的母親河,山清水秀間,土家族人世世代代“以歌舞祭祀亡靈,以哭泣慶賀婚嫁”,在廣袤天地間延續著自身的血脈與文明。

巫峽風光

三峽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