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海誼
近年來,隨著全球海洋事業和海洋治理的不斷發展,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建設安全、穩定的海洋環境成為國際社會的共同訴求。加強海上執法國際合作,共同應對海上挑戰與危機,是推動全球海洋治理、實現各國互利共贏的現實有效途徑。長期以來,中國海警積極參與地區和國際海上執法合作,認真履行國際條約和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為開展海上人道主義救援、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維護海上安全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2月1日,中國《海警法》頒布實施,為我國海警開展海上執法國際合作提供了更加堅實的法律基礎,將助推我國海上執法合作開啟新篇章。
中國海警局是中國海上執法的主要部門,細數其成長歷程會發現,無論是雙邊對口交流,還是多邊機制對話,中國海警在對外執法合作領域的成績可圈可點。比如在雙邊合作方面,2015年,中韓簽署《中國海警局和大韓民國國民安全處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每年舉辦海警高級別會談和漁業執法會談。2020年,兩國海警在中韓漁業協定暫定措施水域實施了首次聯合巡航。2016年,中菲、中越分別簽署了《中國海警局和菲律賓海岸警衛隊關于建立海警海上合作聯合委員會的諒解備忘錄》和《中國海警局與越南海警司令部合作備忘錄》,迄今已舉行多次工作會晤。此外,中國海警同美國、俄羅斯、法國、德國、印尼、馬來西亞、巴基斯坦等國海上執法機構也有務實合作。通過海警艦艇互訪、人員交流培訓,中國海警拓展了同地區和世界主要海洋國家的伙伴關系。這對搭建地區和全球海上執法合作網絡具有重要意義。
《海警法》有利于推動我國海
上執法合作更加規范。從執法程序上看,《海警法》涵蓋了打擊海上犯罪、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海洋漁業管理等各領域事項,完善了海上行政執法、偵察取證程序,規范了相關執法標準和權限措施,明確了海警機構的犯罪偵查主體資格,彌補了我國涉海領域刑事立法空白,進一步規范了中國海上執法行為。從合作機制上看,《海警法》確認了中國海警國際執法合作的主體資格,明確了同其他國家商簽海上執法合作協議的權限,進一步厘清了我國對外執法合作的相關機制,增強了中國海上執法合作的公信力。這些都為中國海警與其他國家海警開展合作提供了更加穩定的預期和保障。
《海警法》有助于推動中國海上執法國際合作邁向更高水平。首先,《海警法》明確將國際條約作為執法合作的依據,以國內法形式將中國海警的國際法義務固定下來。上述規定對中國海警依法履行義務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利于推進條約框架下的海上執法合作,推動具體合作設想落地。其次,《海警法》明確了國際執法合作的范圍,提倡建立機制性的執法合作模式,強調與有關國家共同維護海洋公共安全秩序,體現了我國“共商、共建、共享”的海洋治理觀和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第三,《海警法》在合作領域和合作內容上賦予中國海警一定自主性和靈活度,為與各國更好開展執法合作、參與全球海洋治理預留了空間。
可以預見,在《海警法》的指導和規范下,未來中國海警將進一步拓展海上執法合作的廣度和深度,打開海上執法國際合作新格局,開啟海上執法國際合作新篇章。▲(作者是國際問題觀察員)
環球時報2021-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