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克飛
在許多人心中,吳孟達早已超越“綠葉”的定義,成為香港電影輝煌時代的經典符號,也是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2月27日,香港影星吳孟達因肝癌于香港仁安醫院逝世。
吳孟達的去世,讓很多人的集體記憶從此缺失一角。這幾年來,類似的送別已越來越頻密,看著金庸小說、港片與港劇,聽著港樂長大的那代人,已悄然進入送別的年紀。
年少時看吳孟達的戲,眼里只有這個中年人在鏡頭前極其自然、毫無做作與匠氣的搞笑,一句“演技好”仿佛已是最高評價??赡昙o漸長,再回看他的笑容,便能看出潛藏其下的悲涼。這樣的演技和笑中有淚的沉痛,都需要生活積淀。而吳孟達這一生,積淀實在太多。
1958年,七歲的吳孟達從廈門出發,在火車和小船上搖搖晃晃十幾個小時,才抵達香港。父親靠在南北行打工養活一家七口,一個月500港元薪水,總是入不敷出。居所是不到20平方米的“劏房”,大人睡床鋪,孩子只能席地而睡。廁所與廚房與鄰居共用,每天都會為了爭廁所而吵架。吳孟達不愛讀書,也沒有條件讀書。他酷愛電影,總是逃票入場,躲在廁所里,等驗完票再偷偷出來。在香港無線第三期藝員訓練班里,吳孟達與周潤發是同學。他成績優秀,起點極高,當周潤發因為個子太高,找不到人搭戲而前途堪憂時,吳孟達已經成為男二號——在他喜歡的古龍小說《楚留香傳奇》改編的電視劇中飾演胡鐵花。那時,楚留香這個虛構形象被稱作“華人世界里最紅的人”。電視劇也迅速火爆,播出時甚至導致出租車因街上無人而停駛。吳孟達也因此成名并迅速迷失,陷入酗酒與賭錢。結果一年后便無戲可拍加上債臺高筑,幾近身敗名裂,險些自殺。那之后的吳孟達,才是我們熟悉的達叔。他簽下債權書,開始跑龍套,獨自承受人生的大起大落,不停出演那些可能只有幾秒鐘戲份的小角色。他把錢留給家人,說自己在片場領盒飯就行,可這個“跑龍套的”那時連領盒飯的資格都沒有。
但也正是在那段時間里,他拋棄了所有虛榮心,開始思考如何做一個真正的演員。然后,便是與周星馳的一次次合作——《賭圣》里“先天性失控”的三叔,《九品芝麻官》中想法多多的包有為,《鹿鼎記》里陰柔兇狠的海大富,《破壞之王》中的“魔鬼筋肉人”,《逃學威龍》里的“你在教我做事”,《大話西游》里的二當家,《少林足球》里的“黃金右腳”。
港產片的輝煌時代離不開周星馳的閃耀,而在周星馳身邊,吳孟達又是最閃耀的那個。默契不止于此,對于沒有父愛的周星馳而言,吳孟達亦父亦師亦友。因為從小被父親打壓,家庭氛圍糟糕,吳孟達飾演的父親總是寬容,就像《破壞之王》里那樣。
吳孟達更是周星馳劇組里的最佳黏合劑。周星馳脾氣之怪,圈內皆知,與導演和編劇的分歧、對其他演員的斥罵都是家常便飯,唯一能解決問題的只有久歷滄桑且總是一臉笑容的吳孟達。
在許多人心中,吳孟達早已超越“綠葉”的定義,成為香港電影輝煌時代的經典符號,也是一代人的集體記憶。終其一生,吳孟達都沒有再現剛出道時飾演胡鐵花的風光。他總在演配角和丑角,總是以卑微的笑面對鏡頭,但人們真正記住且不舍得忘記的,也是這些。
在經歷過大起大落之后,吳孟達早已知道如何演戲。他去片場從不帶劇本,而且不但背熟了自己的臺詞,連對手戲演員的臺詞也會背下來。可惜的是,他從未能停下來休息休息。之所以抱病拍片,是因為他曾有過三段婚姻,其中當然有年少輕狂之過。但當他理解“人生”二字后,知道虧欠別人太多,便選擇負責到底。
他為三任妻子買下房子,主動承諾為每個家庭提供80萬港元的月撫養費,直到晚年才因身體問題,降至每個家庭每月30萬港元。換言之,直至生命尾聲,達叔仍為三個家庭五個子女承擔著每月近百萬港元的撫養費用,令人唏噓。他曾說過,人生目標不過“安樂茶飯”四個字,但他實在太忙碌,忙到與“安樂茶飯”無緣,忙到沒有機會笑看人生過往。
(摘自《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