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慶
38年前,懷揣著對人生的憧憬和夢想,我離開生我養我的合肥,出發去上海求學,開啟了新的人生旅程。
38年不長,跟黃山松、徽州墨所經歷的歷史長河相比,只是須臾一瞬;38年不短,足以見證兩次技術革命帶來的時代更迭。很有幸我趕上了一個好時候,經歷了信息化時代的變遷。
那時候的我,也是個有夢想、有追求的人,畢竟“沒有夢想的話,跟咸魚又有什么分別”呢?比如我們物質條件相當艱苦,業余生活也遠沒有現在豐富,但我其實也會打游戲,也會為了打通關點燈熬蠟。不過我玩的,跟現在的王者榮耀等完全不是一回事。
當時我們交大計算機系只有一臺王安博士送的計算機,學生一周只有幾小時的上機時間去通程序,準備不充分通不過的話就慘了。直到畢業前,我們指導老師才有了系里第一臺IBM PC。
買的時候隨機送了幾張游戲盤,卻沒有說明書。為了把這臺獨苗寶貝計算機研究透,老師給我派的任務就是打游戲,打通關還不算完,我還得把打游戲的說明書,也就是《通關寶典》寫出來。
這些游戲相當不容易玩,不但沒有裝備和秘笈,甚至連光電鼠標都還沒普及,我只能暴擊上下左右鍵,對鍵盤造成了一萬點傷害。從那時候起,我就有了一個夢想:讓計算機成為人人上手都能玩的東西。
我最喜歡的作家是法國作家大仲馬,一本《基督山伯爵》,我看了無數遍。不但喜歡主人翁的善惡分明,更清楚地記得書里的那句話:“人類的智慧就包含在兩個詞中:等待和希望。”今天,雖然我選擇的職業跟大仲馬之間早已漸行漸遠,但他書里那股子勁頭我一直都揣著:要敢于立志,要執著追求,甚至要不撞南墻不回頭。
或許年少時自己并不知道,但現在回想起來,離開校園時,我帶走的除了學習到的專業知識,最寶貴的恰恰就是那份夢想和那種勁頭。
聯想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到目前為止我的唯一一份工作。30年前,技術出身的我加入聯想,一路從普通銷售員做起,然后是部門經理、事業部總經理、公司副總裁,直到今天坐到了這個最燙的板凳上。支撐著我一路前行的力量,便是最初的夢想和信念。
一棵小樹要長成參天大樹,靠的是不斷吸取養分而成長;一個人要想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靠的是自己不斷的學習,以及百折不撓的韌性。
30年來,我見證了中國信息產業最澎湃發展的歷史,也經歷了聯想由小到大、從中國走向世界的不平凡之路。
這是一個充滿夢想的時代,在通往夢想的道路上,你會遇到無數困難、無數打擊、無數失敗,但是千萬不要輕易放棄夢想!深入思考、排除萬難、執著前行,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不平凡的路,你就是勝利者!
(摘自《中國商人》202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