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婦貸款學“炒股”,被騙222萬元
2020年11月5日,虞女士到廣州天河區林和派出所報警,稱自己在網上炒股被騙222萬元。
民警了解到,2020年9月初,虞女士和丈夫通過網絡加入到一個“股票交流分析”群,群內每天都有“老師”發布股票分析的直播鏈接。虞女士夫婦觀察了幾天,發現“老師”分析的股票基本上都是賺錢的。在直播中,“老師”推薦了一個更賺錢的“某泰”App,并稱該App可以直接提現,充值越多獲利也越大。剛開始,虞女士夫婦充值16萬元到自己的賬戶中。由于擔心有風險,虞女士還特意申請了一次提現,平臺很快將16萬元轉回到他們的賬戶。
隨后,虞女士夫婦在銀行貸款200萬元進行充值。再次充值后,他們投資的股票就接連虧損了40余萬元。他們想要退出平臺,卻發現無法提現。
發現被騙后,虞女士向警方報警求助。辦案民警經偵查發現,2020年10月26日、29日,有一女子分兩次在廣西東興市某郵政儲蓄銀行取現190萬元。
2020年11月20日,在當地警方的協助下,抓捕行動小組現場抓獲李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查獲47張涉案銀行卡及身份證、U盾一批,現場繳獲涉案現金37.5萬元。經審訊,李某等人供述,其通過成立某貿易公司,為境外電信詐騙團伙騙取的涉案資金進行轉賬和取現,掩飾隱瞞該團伙的犯罪所得。
虛假股票平臺,“榨干”用戶錢財
經擴線偵查,專案組民警相繼鎖定了涉嫌制作“某泰”App的夏某等人。
團伙主要犯罪嫌疑人夏某,系浙江某科技有限公司程序員。2020年8月,夏某受境外一男子委托,對某股票平臺源代碼進行修改。
隨后,夏某聘請5名網絡技術員,組建“開發小隊”團隊。
據夏某等犯罪嫌疑人供述,用于詐騙的“某泰”App和正規股票交易平臺看上去一樣,可操作股票買入賣出、打新股、綁定銀行卡等,可看持倉、新聞、資訊等,用戶覺得自己進入的是正規股票投資平臺。但詐騙團伙卻利用用戶下載的安裝包進行電子數據采集,當用戶轉賬充值時,后臺操控自動跳轉至詐騙團伙的賬戶收款,掌控用戶資金。
為騙取用戶信任,詐騙團伙先以“免費推薦股票”為名,引誘用戶上鉤。新入的用戶在“某泰”App投資,先期可嘗到“甜頭”,平臺能及時返現,更會賺到“快錢”。當用戶的投注越來越大時,詐騙團伙會操控軟件令用戶不斷“虧損”。有的用戶以為自己的錢虧進了股票市場,只好自認倒霉;有的用戶承受不住經濟壓力,想退出時發現賬戶無法取現,從而醒悟自己被騙。
辦案民警介紹,這類虛假股票投資平臺,表面上看和真實證券市場上的一模一樣,但實際上,用戶的資金并沒有進入真正的證券交易市場,而是直接轉入詐騙團伙掌握的賬戶,賬戶盈虧全是虛擬的數字。天河警方收集的證據顯示,“某泰”App共涉及800多名用戶,涉案金額達9600余萬元。
(摘自《南方都市報》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