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朗
汪曾祺曾有十多年沒有寫小說,后來調入北京京劇團,搞起了京劇。他寫的唱詞都有自己的風格,有的還成了“金句”,比如“人一走,茶就涼”。
前兩年,安徽電視臺制作的一檔《百家姓》節目,采訪了京劇《沙家浜》的前身《蘆蕩火種》的導演遲金生。遲先生回憶說,當年他和阿慶嫂的扮演者趙燕俠覺得,《授計》一場阿慶嫂缺少一段有分量的唱段,于是找到汪曾祺請他寫上一段。
汪曾祺在屋里轉了兩圈,抽了兩根煙,提筆就寫成了20句唱詞,有點倚馬可待的意思。這就是阿慶嫂的經典唱段《風聲緊》:風聲緊雨意濃天低云暗,不由人一陣陣坐立不安。親人們缺糧食消息又斷,蘆蕩內怎禁得浪擊水淹。他們是革命的寶貴財產,十八個人都和我骨肉相連。陰雨中要保存這星星火種,看他日乘東風勢成燎原。聯絡員身負著千斤重擔,陳縣委臨行時叮囑再三。我豈能遇危難一籌莫展,辜負了黨對我培育多年。我本當過湖去見親人面,怎奈是水又深,湖又寬,身無雙翅飛渡難。我本當去把陳縣委來見,怎奈是港也封,路也斷,刁德一派了崗哨又扣了船。怎么辦,怎么辦,怎么辦?事到其間好為難。黨啊,你給我智慧,給我勇敢,戰勝頑敵渡難關。
這段唱詞是怎么寫出來的,汪曾祺曾說過其中的得意之筆,一個是頭一句“風聲緊雨意濃天低云暗”,很形象,也有詩意;一個是連寫了三個“怎么辦”。他還跟唱腔設計者解釋,這三個“怎么辦”,要層層遞進,體現出阿慶嫂思考對策的心理活動。
(摘自《人民政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