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亮 姜培 閆碩 馮曉東



關鍵詞農業植物檢疫;產地檢疫;調運檢疫;農業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
農業植物產地檢疫和調運檢疫分別從產地和調運環節管控農業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隨植物及其產品傳播擴散的風險,是控制疫情、保障貿易和生產安全的最基本手段和措施。產地檢疫是植物檢疫機構按規程、標準等,依程序開展對植物及植物產品的田問調查,確定是否有農業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決定是否簽發產地檢疫合格證的過程。調運檢疫是植物檢疫機構按規程、標準等,對調出縣級行政區劃的植物及植物產品按程序開展檢疫調查,確定是否有農業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決定是否簽發調運檢疫合格證的過程。經過產地檢疫的植物和植物產品,可以直接換取調運檢疫證書進行調運,主要因為產地檢疫已經從源頭上掌握了農業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的發生狀況。未經過產地檢疫,也可以直接申請調運檢疫,但因為不清楚植物及植物產品來源,直接調運帶來的農業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的傳播風險較高。調運檢疫的基本單位是縣級行政區劃,分兩種情況,同一省級區劃內的調運檢疫為省內調運檢疫,省際問的調運檢疫為省問調運檢疫,最終開具的證書也有所不同。產地檢疫和調運檢疫最主要針對的是種子、苗木,這也是有害生物擴散傳播的源頭和主要人為渠道,若管控不嚴,植物有害生物疫情擴散形勢將極為嚴峻。
產地檢疫和調運檢疫的數據管理模塊是2015年開始設計的全國植物檢疫信息化管理系統(以下簡稱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2017年7月管理系統(http://WWW.nyzwjy.cn/)上線以來,產地檢疫和調運檢疫都需要通過管理系統開展,這為系統分析產地檢疫和調運檢疫基本情況提供了基礎數據。本文系統收集整理了2018年全國農業植物產地檢疫和調運檢疫數據,分別從月度情況、分省(區、市)情況、主要農作物情況等方面,解析2018年農業植物產地檢疫和調運檢疫的基本情況,為我國農業植物產地檢疫和調運檢疫的研究和管理提供參考支撐。
1產地檢疫
1.1 2018年下半年產地檢疫工作繁重
2018年全年共簽發產地檢疫合格證54 988份,產地檢疫總面積達到186.21萬hm2,種子總質量達1487.87萬t,苗木為228.11億株,共有申請單位和個人8349個,全年產地檢疫涉及1003種作物、92014個品種(表1)。產地檢疫工作集中在下半年,簽發數量峰值在作物普遍的收獲季,為8月一11月,占總簽發量的63%。簽發量呈現“金九銀十”趨勢,9、10兩個月的簽發量占全年的39%。同時,9月和10月也是產地檢疫面積最大的兩個月,占全年的42%。全年產地檢疫質量有兩個高峰,分別為5月-7月和9月-10月。全年產地檢疫苗木明顯集中在下半年的8月-12月,占全年的69%。
1.2產地檢疫區域性差異明顯
如表2所示,2018年除西藏自治區外,其余30省(區、市)都出具了產地檢疫合格證。從簽發數量上來看各省差異很大,數量最高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數量最低的北京市的52倍;簽發量相對集中,年度超過3 000份證書的6省(區)——新疆、甘肅、河南、四川、山東、遼寧,簽發量占全國51%。從申請單位數量上來看,四川省一枝獨秀,是數量第二名河南省的2倍多。從作物種類和作物品種上來看,甘肅居首位,并遠遠高出其他省份。從產地檢疫面積上來看,面積最大的河南、山東、甘肅等7個省產地檢疫面積占了全國的67%。從產地檢疫種子質量上看,山東、甘肅、河南、四川4省占全國的53%。從產地檢疫苗木數量上看,浙江、四川、貴州、廣東、廣西、福建、遼寧等7省(區)年度超10億株,占全年苗木產地檢疫數量的87%。
1.3主要農作物產地檢疫量較大
2018年5種主要農作物稻、小麥、玉米、棉花、大豆產地檢疫合格證數量占全年總產地檢疫合格證簽發數量的39%,產地檢疫面積占總面積的73%,產地檢疫質量占總質量的55%,小麥的產地檢疫面積和質量遠遠高于其他作物,棉花的各項數據均為最低(表3)。
2調運檢疫
2.1調運檢疫總體情況
2018年共簽發省內調運檢疫合格證148 462份,省內調運檢疫種子總質量達103.63萬t,苗木為11.34億株。簽發省問調運檢疫合格證142 267份,省問調運檢疫種子總質量達203.83萬t,苗木為63.44億株。綜上,2018年全年共簽發調運檢疫證書290 729份,調運檢疫種子總質量達307.46萬t,苗木為74.78億株。經去重,2018年全年調運檢疫共有申請單位和個人95513個,涉及1193種作物、95513個品種。
2.2調運檢疫月度差別較大
省內調運檢疫月度情況為:從簽發數量上來看,省內調運檢疫開證高峰為1月-4月、8月-9月和12月,1月-4月同樣也為申請單位數量的高峰。從調運種子質量上看,8月-10月調運量處在連續高位。從苗木調運量上來看,10月-12月處在連續高位。綜合來看,6月、7月兩個月省內調運檢疫處于低谷狀態(表4)。省間調運檢疫月度情況為:2018年省問調運從簽發數量、申請單位和調運作物品種上來看都有兩個明顯的峰值,1月-4月和9月-12月。從調運種子質量上來看,6月為全年峰值,9月-12月這4個月也處于較高位(表5)。
2.3調運檢疫區域性差異明顯
省內調運檢疫分省情況為:2018年除去西藏自治區外其余30省(區、市)都出具了省內調運檢疫證書。簽發量上,四川、河南、貴州、廣西超過1萬份,占全國的54%。河南、四川、河北、貴州4省省內調運種子質量占全國的51%。四川、貴州、浙江、湖北4省調運苗木數量占全國的73%(表6)。省問調運檢疫分省情況為:簽發量上,四川、浙江、甘肅、安徽、河南5省占全國的47%。調運作物種類上,甘肅、四川較高、均超過200種,但在品種上,甘肅為全國唯一超過1萬個品種的省份。從調運種子質量上,甘肅、黑龍江、新疆占全國的52%。從調運苗木量上,浙江一省的調運量占全國的69%(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