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浩平
(上海天祥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上海200233)
根據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調查報告結果,2017—2025年的全球鞋類產品市場年復合增長率預計可達到3%,到2025年,全球鞋類市場的銷售額將由2016年的2 157.1億美元增長至2 788.6億美元。鞋類產品市場的領頭羊將仍由Nike品牌占領,緊隨其后的是Adidas AG、Puma SE、New Balance Inc.和Asics Corp.品牌。隨著國家二胎甚至三胎政策的放開,新生嬰兒人數與0~14歲嬰幼兒的人口數量將持續高速增長,這將給嬰幼兒及兒童服裝和鞋類產品市場的發展帶來更大的空間,也意味著未來幾年國內嬰幼兒及兒童童裝和鞋類產品市場將迎來高速的發展期[1]。
童鞋是兒童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費品,兒童生長發育較快,按照每名兒童年均消費4雙鞋估算,我國兒童每年將消費9億多雙鞋。巨大的市場需求促進了我國童鞋行業的快速發展。然而,童鞋行業迅速發展的背后卻逐漸暴露出一系列的產品質量安全問題[2],給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帶來了潛在的安全隱患。本文通過對近兩年國內外兒童鞋類產品的質量監督抽查結果進行分析,希望兒童鞋的質量分析結果能引起市場監管部門和鞋類產品生產企業的高度重視,從嚴把關,為兒童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健康、安全的穿著環境。
2020年10月,浙江市場監管局、湖南市場監管局和南京市場監管局發布了各自區域鞋類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詳見表1)。本次抽查依據GB 30585—2014《兒童鞋安全技術規范》、QB/T 2880—2016《兒童皮鞋》等相關國家和行業標準要求進行檢測,發現產品的主要不合格項目涉及外底硬度、耐磨性能、甲醛含量、鄰苯二甲酸酯、重金屬總量和六價鉻含量。
2020年9月,溫州市場監管局(浙江)發布了本區域鞋類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本次抽查主要依據GB 25036—2010《布面童膠鞋》、GB 30585—2014《兒童鞋安全技術規范》、QB/T 2880—2016《兒童皮鞋》、QB/T 4331—2012《兒童旅游鞋》、QB/T 4546—2013《兒童皮涼鞋》等相關標準對兒童鞋類產品進行監督抽查,檢測結果詳見表2。本次抽查發現的不合格項目涉及產品標識、外底耐磨性能、外底硬度、外底拉伸強度、甲醛含量和重金屬總量等項目。
2020年8月,浙江市場監管局和海南市場監管局發布了本區域鞋類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本次抽查依據GB 25036—2010《布面童膠鞋》、GB 30585—2014《兒童鞋安全技術規范》、QB/T 2880—2016《兒童皮鞋》、QB/T 4331—2012《兒童旅游鞋》、QB/T 4546—2013《兒童皮涼鞋》等相關標準對兒童鞋類產品進行監督抽查,檢測結果詳見表3。本次抽查發現的不合格項目涉及產品標識、耐磨性能、耐折性能、摩擦色牢度等項目。
2020年5月河南市場監管局依據GB 25036—2010《布面童膠鞋》共抽查了童鞋16批次,發現2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為12.5%。不合格項目涉及拉伸強度。
2019年浙江市場監管局抽查了溫州、湖州、衢州、臺州、麗水等5個地區91家實體店的160批次童鞋產品,發現13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率為8.12%。不合格項目主要涉及甲醛含量、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鞋幫拉出強度、拉伸強度、外底硬度、外底耐磨性能、外底厚度等項目。
2019年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共抽查了4個省(市)90家企業生產的90批次童鞋產品,發現15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率為16.7%。不合格項目涉及鄰苯二甲酸酯、重金屬總量(砷、鉛、鎘)、外底耐磨性能、外底硬度。本次抽查重點對剝離強度、外底耐磨性能、幫帶拉出強度或幫帶拔出力、外底硬度、鋼勾心縱向剛度、鋼勾心硬度、鋼勾心長度下限值、鋼勾心彎曲性能、圍條與鞋幫黏附強度、力學性能、物理安全性能、皮革和毛皮中的六價鉻含量、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甲醛含量、重金屬總量(砷、鉛、鎘)、可萃取的重金屬(鉛、鎘、砷)、富馬酸二甲酯、橡膠部件中的N-亞硝基胺、鄰苯二甲酸酯、pH值、含氯酚(五氯苯酚、2,3,5,6-四氯苯酚)等21個項目進行了檢驗。
2019年第二季度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開展了全省兒童皮涼鞋產品監督抽查,抽查了金華市、麗水市、寧波市、臺州市、溫州市等5個地區66家企業的66批次兒童皮涼鞋產品,發現不合格11批次,不合格率為16.67%。主要不合格項目涉及耐磨性能、標識、鄰苯二甲酸酯、重金屬總量、甲醛含量。

表1 浙江、湖南、南京鞋類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分析

表2 溫州鞋類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分析

表3 浙江、海南鞋類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分析
2019年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共抽查了童鞋產品60批次,發現不合格10批次,不合格率為16.67%。不合格產品主要為2批次鋼勾心不合格、2批次甲醛含量(皮革內墊)不合格、4批次外底耐磨性能不合格及3批次重金屬總量(鉛)不合格。
綜合上述各地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抽檢結果,可知2019—2020年共抽查童鞋產品592批次,不合格117批次,不合格率為19.8%。主要不合格項目為產品標識、外底厚度、外底硬度、耐折性能、耐磨性能、鞋幫拉出強度、拉伸強度、摩擦色牢度、鋼勾心、甲醛含量、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鄰苯二甲酸酯含量、重金屬總量和六價鉻含量。通過對兒童鞋品不合格項目的分析,可以知道國內兒童鞋類產品的質量安全存在較大的問題,給兒童的健康和安全帶來了潛在的安全風險。
2020年11月,美國市場因物理類(鞋類產品的物理性能)不合格召回1例,主要是因兒童靴子的棒狀紐扣易于脫落可能被兒童吞食而造成窒息風險。
2020年5月,歐盟市場因物理類不合格召回1例兒童拖鞋,主要是因鞋子上的塑料眼睛配飾可以很容易分離,孩子可能把它們放在嘴里,增加嬰幼兒窒息風險。
2020年3月,美國市場因化學類(鞋類產品的化學性能)召回案例1例,主要是因為兒童靴子的鉛含量超標問題。
2019年11月,歐盟市場因物理類召回1例,為童鞋的配飾易于脫落可能被兒童吞食而造成窒息風險。歐盟市場因化學類召回1例兒童鞋,為六價鉻超標問題。美國市場因物理類召回1例,為滑雪靴的外殼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裂開,對使用者造成傷害或跌倒的危險。
2019年10月,歐盟市場因化學類召回2例兒童涼鞋,為六價鉻超標問題。
2019年9月,歐盟市場因化學類召回1例兒童涼鞋,為六價鉻超標問題。
2019年7月,歐盟市場因化學類召回1例兒童鞋,為鎳釋放含量超標問題。
2019年6月,美國市場因物理類召回1例,為學步靴子的獨角獸角配件易于脫落,可能被兒童吞食而造成窒息風險。
2019年3月,歐盟市場因化學類召回1例兒童鞋,為六價鉻超標問題。
2019年2月,歐盟市場因物理類召回3例兒童鞋,為其小部件易于脫落,可能被兒童吞食而造成窒息風險。
2019年1月,歐盟市場因物理類召回4例,為童靴、兒童涼鞋和寶寶鞋等鞋類產品的小部件易于脫落,可能被兒童吞食而造成窒息風險。
綜合上述所列的召回案例,2019—2020年國外共發生童鞋召回案例19例,其中:歐洲市場召回案例主要有六價鉻超標5例,鎳超標1例,窒息風險(小部件)10例;美國市場召回案例主要為鉛含量超標1例,跌倒風險1例,小部件吞咽風險1例。正是因為這些風險的存在,給兒童的健康成長帶來了潛在的安全隱患,需要相關人士及時調整監管力度,并幫助相關生產廠家共同提升鞋品質量,從而確保消費者的健康安全。
從國內童鞋監督抽查結果和國外召回案例可以看出,我國兒童鞋類產品的質量安全還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力學性能和化學安全性能。這些質量安全問題對兒童的生命健康、成長發育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都存在潛在的安全風險[3],因而有必要對兒童鞋類產品存在的風險項目進行分析。
2.1.1 外底厚度
外底厚度較低的產品在穿用和貯存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外底斷裂等現象,對兒童的穿著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2.1.2 外底硬度
兒童鞋相關的產品標準對于鞋品的硬度要求并不一致。從兒童生長發育來看,鞋底材質不宜過硬或過軟,應根據兒童生長特性科學地給予適用范圍。
2.1.3 耐折性能
對成鞋產品的耐折性能評價,主要從鞋底是否容易斷裂,幫面材料是否容易出現裂面、裂漿和幫底結合處是否易開膠等方面考察。在進行試驗前,首先需在鞋的屈撓部位預割口5.0 mm,然后模仿人正常行走的狀態,在鞋類耐折的試驗機上進行屈撓4萬次,測量其外底裂口長度,同時還需觀察整個鞋幫面、外底變化情況等。
耐折性能不合格的鞋在穿著過程中最易出現鞋底斷裂,幫面裂漿、裂面或幫底結合處開膠等現象。折后裂口長度超標是因為鞋底材料質量不過關,而折后幫底開膠、新裂紋超標可能與黏合的工藝配方不合理或膠黏劑含膠量不足有關。
2.1.4 耐磨性能
鞋底耐磨性不好,既會導致鞋子在短期內因底過度磨損發生變形影響穿著舒適性,也會導致鞋底花紋被迅速磨掉影響鞋底的止滑性能,易使人在濕滑的地面上摔跤,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2.1.5 鞋幫拉出強度
對于無法測定幫底剝離強度的童鞋,一般要求測幫帶的拉出強度。幫帶拉出強度指標低的產品在穿用和貯存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開膠現象。
2.1.6 拉伸強度
拉伸強度是指試樣拉伸至斷裂過程的最大拉伸應力,其大小表明了外底的堅韌性,即在使用過程中所承受外力的能力。鞋類產品的外底拉伸強度低,會降低產品的抗沖擊、抗拉與耐磨性能,會導致產品的穿著壽命低。
2.1.7 摩擦色牢度
摩擦色牢度是影響鞋品質量的一類高風險項目,主要存在于深色真皮襯里和內墊中。摩擦色牢度差的產品在消費者穿著、使用過程中容易沾染襪子或皮膚,不但影響美觀,而且脫落的染料分子等化學物質可能通過皮膚被人體吸收,給兒童的健康帶來潛在的風險。
2.1.8 鋼勾心
鋼勾心是連接鞋底后跟和前掌的大梁,是皮鞋的主要受力部件之一。皮鞋穿在腳上穩定與否主要靠鋼勾心的作用,它不僅需要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以保持皮鞋外形的美觀,還需有一定的彈性以滿足穿著的舒適性。鋼勾心是鞋類產品非常重要的指標,不合格的勾心會造成皮鞋整體變形,穿著不穩定,嚴重時甚至引起崴腳和摔倒。
2.1.9 小附件窒息風險
小附件是指易被嬰幼兒抓下或咬下誤食而導致窒息的可能性物件。若嬰幼兒鞋類產品上的小附件抗拉強力≥70 N,小附件即使部分損壞但并未脫落,此小附件也應認為是安全的;若嬰幼兒鞋類產品上小附件抗拉強力<70 N,脫落小附件應進行容入測試,一旦完全容入就判定為不合格產品,否則判定為合格產品。
2.1.10 跌倒風險
若鞋類產品存在鋼勾心強度差、有效跟高過高、防滑性能差、滑雪靴外殼開裂等現象,都可能導致兒童在穿著時因重心不穩跌倒摔傷。在當前相關的兒童鞋類標準中,GB 30585—2014《兒童鞋安全技術規范》中要求考核鋼勾心強度和有效跟高,GB/T 33313—2016《兒童雨靴》對防滑性能有考核要求,而其他產品標準未對防滑測試有要求。然而,國外卻對鞋類產品的防滑性能要求卻非常嚴格。因此,從兒童鞋的穿著安全角度考慮,建議添加鞋底材料防滑性能的測試。
兒童鞋類產品從原料生產、加工到成品的制作、包裝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添加了各種化學物質,而一些化學物質對兒童生命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的風險一直都是國內外關注的重點。其中,會產生高風險的化學物質常見來源和風險詳見表4[2]。

表4 高風險化學物質常見來源和風險
兒童時期是人體生長發育最快的一個階段,鞋子的穿著舒適性會對兒童生長發育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研究表明,童鞋的舒適性可以促進兒童骨骼和肌腱的良好發育,有效地減少兒童足部畸形、內外八字腳的形成[4]。因此,為了幫助兒童健康成長,對兒童鞋類產品的質量控制應從原料、設計、安全性能等方面進行重點關注,如:對原材料更加注重健康環保和綠色低碳;設計生產前要考慮兒童的生理特點,以滿足其健康生長的需求;產品質量標準要對產品的安全性能和限量物質進行明確規定。只有這樣,才能盡可能地確保兒童鞋類產品成為兒童成長的有力支撐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