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鵬
【摘要】從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出發,建立并健全城鄉一體化評價體系指標體系。本文將著重分析主要的指標的影響程度,城鄉一體化對農村土地整治是否起到防范的作用。在當前中國興起形勢下,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是一項重要的戰略措施,可以改善農民的生產與生活,以及生態環境,縮小城鄉之間的貧富差距。在具體的實施過程當中,當地政府部門一定要跟隨村民的意愿,以尊重并滿足民眾的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科學開展建設與規劃。
【關鍵詞】城鄉一體化建設;農村土地綜合整治
1、土地綜合整治的意義
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是指建立在土地整體開發的概念之上,對整治的內涵進行拓展規劃。區域提前確定土地的規劃和用途,合理利用土地,比如開設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城鄉建設用地。從而改善農村的居住生產生態環境,促進農業的經濟發展,形成產業機制,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當前國現代化的土地整理工作較為完善、成就顯著,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在土地整合的初期,由于采用的是粗放式的管理,所以僅僅片面的追求根本的數量,增加而忽略了土地利用的質量,所以對當時的社會以及生產生活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現如今,農村土地綜合整治不僅僅是指土地的開墾與利用,更應該是采用集約式的發展方式。通過建設用地是否增減的方式,農村的田水路進行綜合的安排和整治,以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環境以及生態環境為目的,促進農業的規模經營以及人口產業集聚發展,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根本上就是通過合理利用各種土地要素,提高對土地的利用效率,統籌規劃各個地理要素,比如土地、資本、技術、產業等,讓農民從被動城市化到主動城市化。
2、城鄉一體化的意義
當前中國長期處于城鄉二元體制的階段當中,這種不均衡的發展狀態直接影響到城鄉的貧富差距以及整體經濟的發展。當前中國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但是仍存在貧富差距的問題。所以政府應該通過加大就業投資,對內對外投資,升級戶籍制度,完善農業項目,促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社會保障體系,可以有效的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城鄉一體化發展方針主要是針對中國社會經濟轉型時期的可持續發展觀提出的符合當前中國的國情以及發展目標,采用一體化城鄉一體化建設,可以有效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現狀。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城鄉在政策上實現平等,在產業上實現互補互助,在國民待遇上實現平等,讓農民和城鎮居民可以均等的享受發展的福利,整個社會可以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3、農村土地整治與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關系
3.1農村土地綜合整治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在農村土地綜合整治下,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在現實情況當中,很多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都是借助項目進行實施和拓展,不斷的通過項目的設施,從而增加耕地的數量提高用地的質量、灌溉方面可以適量增加在農業產業結構方面,可以優化農業生產的條件,提高農業的綜合能力。
其次,緩解城鄉居民富差距。在農業土地綜合整治下進行農業生產,農業生產怎么樣便會增加,從而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此外在土地綜合整治當中,政府頒布了相應的政策,使得農民在身份地位方面逐漸的成為市民。在享受福利方面也和城市居民沒有差別,所以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在不斷的縮小。
最后,帶來城鄉經濟共同發展。在土地農村土地綜合整治下,農村會獲得普遍收益,同時也會給城市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比如國家可以通過增減項目的方式,破解建設項目的用地問題。在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當中,關于集體建設用地整理方面應該與城鄉建設用地增減項目掛鉤。當前中國的耕地面積在不斷的縮小,而需要建設用地總量卻在增加,所以當地政府應該要按照平衡法則合理的規劃農村的建設用地,必須要通過有償轉讓調劑的方式,讓相應的產業和城市建設發展,從而平衡城鄉發展。
3.2城鄉一體化促進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發展
首先,城鄉一體化建設對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城鄉一體化建設在不斷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在農業生產條件方面也會得到改善,所以城鄉一體化建設會對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提出更高的要求,會讓農村更加強調土地的利用,促進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推進農業的現代化,更加重視生態環境的作用。在城鄉建設的過程當中,土地綜合整治的任務不僅僅是增加耕地那么簡單,而是要通過土地的利用增強農業生產,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4、關于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的政策措施
4.1堅持科學發展觀做到綜合規劃
在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的過程當中,要充分的利用科學進行規劃與建設,提前制定詳細的土地用地規劃,要分階段分目標的進行落實。在工作開展中,一定要避免隨機和盲目,將整個整治工作都落在健康的形式上,所以使得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規劃必須要包括以下內容:第一,可實踐性強。相關部門制作出來的土地用地規劃必須要具備操作性,不能過于理論化和抽象化,不能只是紙上談兵,要切實可行才行。第二,保證真實性。在規劃制定的過程當中,接觸的某個每一個數據都必須保證其真實可靠,以便于結果制定的科學與合理。第三,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規劃制定一定要提前了解該地區城市化和農村發展的現狀,發現當地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調整相應的整治范圍標準。
4.2尊重民眾的意見
在開展農村土地綜合整治之前,要充分的了解農民的意愿,征得農民的同意。在這些前提條件都做好之后才能夠真正的開展工作。當農民都對土地整治抱有積極的態度,發表相應的意見時,此時的土地綜合整治才是維護農民利益的,才能更好的實現綜合整治的目標。中國社會非常倡導和諧,所以在進行任何一項決策時,都要充分的尊重民意,聽取群眾的意見進行溝通和交流。在具體的落實過程當中,也要采取意見的傾聽、考慮到每個群眾的態度,通過集中討論的方式進行相應的調整和規劃。
在農民提出自己的需求時,相關部門需要對此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大多數情況農民的需求往往以現實的利益為主,所以在土地整治綜合整治的方向和趨勢上,不能夠依靠農民,而是要依靠相關的政府部門進行引導。當農民對此疑惑不解時,政府部門需要進行解釋,做好思想工作,讓他們也能夠有長遠的發展觀念。
4.3充分利用融資渠道
在進行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時,這是一項大工程,所以需要大量的資金流動。在資金平衡的問題之上,土地綜合整治的資金主要來源于政府與集體投資社會資本,比如銀行貸款,以及土地本身的增值資本,所以在實施土地綜合整治之前,要精確的計算整治資金的投入和回收。計劃采用不同的模型來計算土地資金。
結語:
農村土地綜合整治一定要堅守耕地的紅線,基本的生產生活,加快新農村建設,農村土地綜合整治也是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舉措,促進農村產業轉方式調結構的有力途徑,也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所以處理好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與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關系,使得兩者能夠互相促進,從而便能有效的改善農村的面貌,促進城鄉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璦玲,劉文鵬,紀廣韋,等.山東低山丘陵土地整治區耕地生態價值評價[J].農業工程學報,2013,(z1).244-250.
[2]劉彥隨.中國土地資源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3,(1).127-133.
[3]曲衍波,姜廣輝,張鳳榮,等.基于農戶意愿的農村居民點整治模式[J].農業工程學報,2012,(23).232-242.
[4]譚靜.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中的集體土地權益保護[J].中國土地科學,2012,(2).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