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剛
【摘要】核電屬于國內最為重要的清潔能源類型之一,在經歷了數十年的發展,當前國內核電裝機總容量已位居全球第三。對于核電站的建設而言,核電設備的生產制造質量將決定著核電站的安全性與運作穩定性。本文主要探究分析了核電設備的制造質量監管要點,希望能為國內核電事業的更好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核電設備;制造;質量;管理;監督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發展迅速,科技不斷進步,在此背景下整個國家對能源的需求量與日俱增,核電在此過程中逐漸成為我國能源結構中的重要一環,也是彌補我國能源缺口的關鍵手段,同時,核電設備還是我國著重投入研發的“走出去”設備。不過,核電設備具有內在構造復雜、制造難度較大、技術性要求較高等特征,所以怎樣實行對核電設備的制造質量監督管控既是一道必須著手解決的難題,并且也對提高核電設備的質量、促進核電發展水平更上一層有著重要含義。
1、核電設備制造環節質量監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目前,核電能源在國內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而核電設備質量水平決定著核電站能否安全、穩定的運作,所以應當在核電設備生產制造時實行嚴格的質量把控與監管,確保核電站的整體安全性。為此,我國針對性的頒布并實行了《核安全法》、《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等多條規范準則,嚴令核電設備的生產廠商與相應的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充分落實好核電設備的質量保障與監管工作[1]。就國內核電能源發展利用經驗可以得知,核電設備質量既會對核電工程的綜合進程帶來一定影響,同時還與核電工程的整體安全性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當前,國內對核電項目施工建設工作下達了設備國產化與產業化的一系列要求,不過大部分的核電設備生產制造廠商還要強化自身的質量保障意識與更加深入的了解核安全相關法規條例,創建科學合理的質量保證機制,強化設備制造各個流程工序的質量監督檢查,進而充分滿足核電設備制造質量和核電工程建設進度的需求。
2、核電設備制造質量監管主要工作
2.1完善質量保證體系,規范質量監督工作
核電設備制造質量的監督管理應當將設計方案中的各項要求作為依憑基礎,將核安全法律規范和質量保障機制作為主要依據,創建與核安全法規條例完全貼合的質量保障機制,保證在對設備制造開展質量監督工作時有據可依,從而實現質量監管工作的規范化實行。
2.2設備合同及技術管理
(1)合同管理。作為核電設備制造的重要文件依據,設備合同內需要確切的注明對設備的質量要求、技術要求、生產制造周期、檢查標準、控制需求與工作接口等。當前許多負責質量監督管理的工作人員在產品技術方面了解較為深入,不過在質量要求、控制需求以及制造進程上了解比較欠缺,從而在質量監管工作中造成了重技術、輕質保的情況。要想取得更好的質量監督管理效果,就需要從設備合同的管理著手,安排質量監管人員進一步強化對合同與技術方面的學習了解,使其能夠更加全面的掌握核電設備制造流程中各項質保和技術要求,從而保證設備制造時嚴格依照質量保障機制的要求規范實施有關工作,在合同給定的時間內做好設備的制造工作,能夠按期交付[2]。
(2)設備制造技術管理。技術規格書同樣作為核電設備制造的重要技術參考文件,同時也是質監工作人員對制造流程開展質監工作的主要依據,所以,將技術管理工作落實到位是保障制造的設備符合相應要求的重要基礎,而熟知與深入了解技術規格書則是所有質監人員切實處理好質監任務的基礎要求。對于質監人員,需要具有足夠的專業知識,掌握一定的技術能力,熟知質保規范要求,全面了解設備生產制造的重點工藝和流程,這樣才可以和制造廠商進行專業的溝通交流,確保在監督期間能夠正確分辨設備的質量情況,以及在監察見證工作中及時發現問題,從而才可以遵照規定程序要求予以處理,進而充分發揮其監督管理職能作用。
2.3設備監督的范圍界定清晰且合理
核電站設備根據核安全級別可劃分成核級與非核級,從嚴格意義上來講,設備生產制造中的監督工作并無法全面覆蓋核電站內全體設備制造的質量監督,而是著重針對核安全、運作、可用率存在重大影響的設備,尤其是規定的民用核安全清單中的設備,基于對這些設備生產制造過程的監督管理,并嚴令生產廠商優化改進質量保障機制,確保設備質量符合有關技術標準,把質量不過關的設備在出廠之前就加以處理或是報廢?;谫|量監督工作,持續解決生產廠商內常見型、頻繁發生的質量問題,提升生產廠商的質量管理能力,同時提高其市場信譽。須注意的是,核電設備是生產廠商憑借其自身優良的技術管理和質量控制機制生產制造而成的,對其進行設備制造質量監管既不意味著生產廠商的自檢責任變輕,也不能替代采購者對設備的驗收檢查。
2.4建立內部考核制度,提高監督工作質量
為取得更好的質量管理與監督效果,需要實行內部考核機制,從而提高質監工作的整體效率,在工作開展中不斷總結相關經驗,創建激勵制度,促使每位監管人員都具有足夠的工作積極性與責任心,這是確保質量管理工作得以確切落實到位的一項重要的心態管理措施[3]。
2.5監督活動的驗證和經驗反饋
采購方針對監督活動實行驗證通常分為兩個方向,即片區檢查與總部檢查。譬如對質監人員提交的監督報告進行檢驗核查:片區能夠在監管信息系統中迅速調取出質檢人員的報告書,依照監管準則和相關程序要求,核查此報告內容有否存在不合規之處;總部技術負責者也可以對一線質監人員的結果報告實行抽樣調查,其調查對象是涵蓋了部分已經通過第一層驗證檢查在內的報告。此外,為了可以實時掌握一線質監人員在工作中發現的各種問題與具有代表性的工作實踐經驗,還需要創建經驗反饋機制與平臺,讓質量控制經驗可以獲得及時分享,技能不斷積累經驗,實現經驗的最大化共享利用,還能防止典型質量問題的重復產生。
結語:
對核電設備實行制造質量的控制和管理具有極大難度,既要求監督人員有著豐富的督管經驗與掌握足夠的專業知識,同時還要求其具有較強的質保意識,在相關法規條例方面有充分的了解。切實執行好核電設備制造質量管理工作,能夠讓核電設備的出廠質量更具保障,從而也促使我國核電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有了強有力的基礎支撐。
參考文獻:
[1]薛進.核電設備制造和安裝中的清潔度控制策略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9,4(19):116-117.
[2]宋禮威,鄒國偉,齊嬌嬌.國內核電設備監造發展現狀及優化探索[J].設備監理,2019(04):59-62.
[3]張志強,林繼德,馬培鋒,王偉波,王嵐.核電設備監理實踐中的合作共贏模式[J].核安全,2019,18(01):8-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