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力
【摘要】隨著近年來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鋼筋混凝土結構是大部分城市建筑的主要結構,如何對混凝土建筑施工技術進行有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建筑物的施工質量。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技術
1、混凝土澆筑技術概念
簡單來說,混凝土澆筑技術就是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利用水泥的膠合作用將各種建筑材料進行混合,并將這種混合物倒入既定的模具中,以追求結實耐用并且成本降低的混凝土結構。相比較于傳統的人力一層層水泥施工,混凝土澆筑技術具有非常多的優點,它可以完成傳統上較難完成的形態,并且極大的節約了勞動力的付出,工人只需要在施工前確定好想要的結構形態,并制定好相應的建筑模型后,就可以進行澆筑工作,有效的縮短了整個工期,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因人為失誤而造成的建筑工程質量問題,為中國建筑工程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提升了我國建筑的結構強度,現階段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混凝土澆筑技術應用于實際建筑工程施工之中。
2、混凝土澆筑技術的基本方法
2.1全面澆筑
通常來講,全面澆筑主要應用于建筑結構簡單、技術含量要求低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在實際的澆筑施工中,主要遵循“由下而上”的澆筑順序,即在完成首層澆筑作業后,進行次層澆筑作業。假如首層澆筑質量較低,則需要實行連續性的澆筑操作,以此提升澆筑的效率和質量,確保澆筑作業的有序進行,提升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而要想切實提升或保障澆筑施工的作業品質,還需要確保結構平面不能超過標準的施工范圍,并遵循“由短到長”的澆筑方向,進行澆筑施工。假如澆筑距離較大,可將澆筑作業劃分為兩個部分,即兩段澆筑,從不同的方向進行澆筑,隨后再在中央位置進行“中央澆筑”,從而提升澆筑結構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2.2分段澆筑
相較于全面澆筑,分段澆筑主要應用在長度小、面積大的澆筑結構中,能夠更好地保障建筑工程的穩定性。在實施分段澆筑時,施工人員需要進行“次層澆筑”,隨后對每個段層開展分層澆筑,如果分段澆筑的層數較少,在完成頂層澆筑后,并且首層混凝土還沒有完全凝固,則需要施工人員從“次層位置”開展分層澆筑,以此使建筑工程的整體結構和質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分段澆筑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設中,擁有著難以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能夠更好地推進工程項目的有序進行,使建筑結構的抗震性、穩定性及結構性得到有效地提升,以此為企業獲得預期的經濟收益奠定堅實的基礎。
2.3斜面澆筑
斜面澆筑技術主要應用在斜坡度較大的工程施工中,如果該類工程結構的整體長度為“厚度的2倍”或以上時,斜面澆筑的韌性和強度便會越好。通常在斜面澆筑的過程中,需要施工人員從澆筑斜面開始進行震搗操作,隨后逐層向上振搗中間部分的混凝土,使混凝土密度增加,提升澆筑施工的整體質量和效率。而在施工作業的形式與方式的角度來分析,斜面澆筑又是全面澆筑的延伸和改良,是應用于特殊建筑結構中的澆筑技術。在具體的應用中,施工人員必須明確建筑工程的特征和特點,以此使斜面澆筑發揮出真正的功能和作用。
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澆筑施工工藝分析
3.1澆筑前的準備工作
澆筑前的準備工作是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的關鍵組成部分,對于后續澆筑環節的順利有序進行及質量提升具有直接影響。在混凝土澆筑施工前的準備工作中,應對混凝土的各項原材料質量進行嚴格審核,合理確定混凝土各項原材料的配制比例。以建筑工程混凝土配制中的水泥材料為例,應對其廠商、出廠日期、合格證、標號等參數指標進行核對與檢查,必要情況下應對其進行專業技術檢測,確保其技術參數指標符合國家相關約束標準,若其性能指標或登記規格不符合混凝土配制要求,則應進行必要調換。
3.2對模板的要求與處理
模板是使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成型的重要設施,應對模板強度、結構、尺寸、位置等進行嚴格界定,確保模板的強度、剛度、穩定性、可靠性等技術參數指標符合混凝土澆筑需求,并確保模板拼接密實,杜絕有可能出現的常見漏漿問題。一般情況下,混凝土澆筑所采用的模板表面存在臟污,對此應予以徹底清理,確保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整潔。在混凝土正式澆筑之前,應對模板進行充分浸泡濕潤,提高其對混凝土的附著效果。要根據模板實際應用環境,充分考慮其承載強度,確?;炷翝仓瓿珊罂蛇_到相應的設計強度。
3.3優化混凝土配制技術
要根據混凝土配制的相關技術標準與行業規范,科學進行混凝土的配制,合理確定混凝土制作過程中各項原材料的摻入比例。在混凝土配制完成后,應進行必要的采樣試驗,在特定檢測儀器設備的支持下,確?;炷猎牧现笜朔辖ㄖこ虒嶋H需求,符合混凝土技術標準要求。混凝土的攪拌要完全充分,使各項基本構成要素全部實現有效接觸,形成具有一定強度的原材料級別,為后續混凝土澆筑質量的控制提供便利條件,防止二次返工或無序消耗。
3.4做好溫度控制,防止澆筑裂縫
裂縫問題是混凝土澆筑施工的最常見問題,是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控制的關鍵內容。在當前技術條件下,混凝土裂縫問題的主要誘因在于混凝土表面溫差,因此做好混凝土澆筑施工中的溫度控制,有助于防控混凝土裂縫問題?;炷翑嚢韬髸焖偕l熱量,溫度曲線驟降,若其內外部結構性溫度控制不當,則容易出現裂縫。對此,可采用迅速降溫的方式,對混凝土表面內外部溫度進行有效控制與調節,調控混凝土凝結區域的緩控節奏。同時,也可在混凝土的目標澆筑區域內事先鋪設冷卻管,通過調節冷卻管內水溫高低,對混凝土凝結進程進行相應調節。
3.5混凝土澆筑中的混凝土振搗技術
振搗技術的應用成效對于混凝土澆筑的最終效果密切相關。在混凝土振搗施工中,應合理采用振搗棒,設定特定數值大小的振搗強度,將殘留于混凝土中的氣泡進行徹底清除,提高混凝土凝固后的強度指標。振搗施工應遵循相應技術規范與操作要求,按照“先上后下,先難后易”的施工原則對初步澆筑完成的混凝土施工成果進行循序振搗、分層振搗,嚴格控制每層混凝土的振搗高度與振搗時間。需要注意的是,若采用插入式振搗器,則應通過上下振搗模式,直到混凝土表面無氣泡,確?;炷琳駬v施工效果最優化。
3.6后續護養保護策略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后期養護對于提升混凝土澆筑效果至關重要,決定著混凝土澆筑的整體施工質量。在最后一次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及時采用鋪草袋方式調節混凝土外部防護溫度。在混凝土澆筑時,需嚴格控制圓柱形角落、墻體根部的護養防護,盡量避免混凝土澆筑出現殘留、局部澆筑遺漏等問題。混凝土澆筑后,若現場管理人員發現澆筑區域中存在早期局部裂縫現象,則應采用水泥漿等方式進行外部彌補,防止混凝土裂縫擴散或蔓延。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建筑施工問題來說,若想有效提高施工質量,應對混凝土的澆筑質量進行控制,結合混凝土本身的特點以及施工現場具體情況,對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案進行確定,以此對混凝土澆筑的施工質量進行確保。
參考文獻:
[1]劉龍龍.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研究[J].江西建材,2017(01):75+78.
[2]高海淵.淺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J].低碳世界,2016(36):205-207.
[3]戴明.冬季道路橋梁施工中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7(24):234-235.
[4]李智.探析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實踐[J].科技資訊,2015,13(33):90-91.
[5]李庭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3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