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水草
魏文帝曹丕在世人的印象中是個文武雙全,政績上也頗有建樹的皇帝,但他曾經做過一件讓人瞠目結舌的事——在好友的葬禮上學驢叫。
《世說新語》記載,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去世后,身為世子的曹丕攜一眾好友前來悼念。因為王粲愛聽驢叫,曹丕便讓大家每人學一聲驢叫為王粲送行。于是,史上氛圍最怪異的葬禮誕生了,驢叫聲此起彼伏。這便是“驢鳴送葬”的典故。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他的家族有個十分奇怪的傳統——愛用數字取名。
朱元璋的高祖名叫朱百六,他的長子叫朱四五,次子叫朱四九。朱四九就是朱元璋的曾祖,他的四個兒子分別叫初一、初二、初三、初十。朱初一就是朱元璋的爺爺了,他有兩個兒子,朱五一和朱五四,一個“勞動節”,一個“青年節”。
名字是“青年節”的這位就是朱元璋的父親,他和朱元璋的伯父各自生了四個兒子,一律按照“重+數字”的規律起名,隊形非常整齊:重一、重二、重三……重八。
一般皇帝的日常:上朝、批奏章、處理國家大事。朱由校的日常:做木工、做木工,還是做木工。
朱由校的木器作品都是親手制作的,藝術感和設計感俱全。有一次,朱由校打造了一套護燈小屏,上面雕刻著寒雀爭梅的圖案,他讓太監拿去市場上賣,結果賣出了一萬錢的天價。朱由校特別開心:看到沒?這就是實力!治理國家什么的,哪有當木匠有成就感哪!
雍正時期,“造化”和“百福”的服務團隊壓力特別大。你問“造化”和“百福”是何方神圣?它們是雍正帝最寵愛的兩只狗。且看看雍正帝為它們下過的旨意吧。
雍正元年七月初六,傳旨:給造化狗做麒麟衣一件、老虎衣一件、狻猊馬衣兩件。俱用良鼠皮等毛做。
雍正五年正月十二,傳旨:給造化狗做紡絲軟里虎套頭一件。再給百福狗做紡絲軟里麒麟套頭一件。
雍正五年二月二十,傳旨:原先做過的麒麟套頭太大,亦甚硬,爾等再將棉花軟襯套頭做一份,要收小些。
…………
天哪!只是狗狗的衣服,皇帝居然這么走心,更別說吃、住、行方面了。做雍正帝的寵物狗未免也太幸福了吧!
瓦爾摘自《小學生學習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