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計算機》評測室
作為主打主流級游戲市場的核心,Navi22核心對AMD而言可以說是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畢竟在原來主流級游戲顯卡市場的競爭上,RX5700XT、RX5700及RX5600XT等產品面對NVIDIA上一代的RTX2070SUPER、RTX2070等都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更不要說跟RTX3060Ti、RTX3060等新一代Ampere架構的主流級GPU相比了。RX5700系列的替代者必須盡快面世,才能繼續在主流級游戲顯卡市場上保持足夠的競爭力。于是,前不久到達MC評測室的Navi22核心的AMDRadeonRX6700XT顯卡就肩負著新一代主流級游戲顯卡拓荒的重任,更是想要在目前NVIDIAGeForceRTX3060系列及上一代RTX2070、2080系列的包圍下,重新發出自己的聲音。而作為完全繼承了RDNA2架構的Navi22核心,我們其實并不陌生。
復習:RDNA2架構簡析
在AMDRadeonRX6800XT/RX6800的首發評測文章里,我們已經對AMDRDNA2架構進行了詳細的解析。本次評測的主角AMDRadeonRX6700XT顯卡的核心代號為Navi22,與此前發布的Navi21核心(RadeonRX6900及RX6800系列)一樣,擁有完整的RDNA2架構技術傳承。在進行詳細的測試之前,讓我們簡單地復習一下RDNA2架構吧(更詳細的關于RDNA2架構的技術細節,請參考我們的RX6800XT首發評測文章即可)。
能耗比提升的CU單元
首先,RDNA2的基本計算架構維持了RDNA的設計,但是在電源方面做出了重大優化。在CU端,AMD保留了之前的雙CU架構,也就是一個雙CU單元包含了2個CU,每組CU分別可以執行2個SIMD32指令,同時對應這種變化,CU單元的分發前端也改成了Wave32,1個雙CU單元就有2個Wave32指令分發單元,在遇到SIMD64指令的情況下還可以合并為Wave64進行分發,這一點和之前的NAVI10完全相同。雖然在計算端RDNA2的CU單元在設計上和RDNA基本相同,但是AMD還是為RDNA2架構的CU單元加入了大量電源管理方面的內容,以盡可能提升GPU的性能功耗比。AMD加入了更多細粒度的門控時鐘設計,能夠更加精確地控制CU單元的電壓和頻率,并且AMD重新設計了CU內數據路徑,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數據存取移動所帶來的能源消耗,這是非常重要的。
“開掛”的無限緩存
除了基本計算架構外,RDNA2在緩存體系上相比RDNA做出了重大改進。RDNA2擁有L0、L1、L2以及無限緩存(InfinityCache)、顯存控制單元5個層級。其中無限緩存是全新加入的大容量緩存,其容量高達128MB(Navi21)或96MB(Navi22)。無限緩存能夠改善GPU在每個時鐘周期內完成的實際工作量或性能—提高GPU的數據命中率,而不是像傳統GPU那樣等待數據從VRAM中取出。在光線追蹤計算中,BVH相關的遍歷數據也會存放在無限緩存中,這也是AMD設計的硬件光線追蹤加速的重要組成部分。
全面支持DirectX 12 Ultimate,硬件光線追蹤與SAM
在RDNA2上,AMD宣布帶來了硬件光線追蹤、2級VRS可變速率陰影、Mesh渲染(MeshShaders)以及采樣器反饋(SampleFeedback)四大DirectX12高級功能。在萬眾矚目的光線追蹤部分,AMD目前的消息只是提到為每個CU單元配備1個RA單元,性能方面只是宣稱RA單元的光線追蹤交叉性能是傳統軟件執行的10倍。另外,RDNA2目前還可以支持DirecStorageAPI,這項功能之前在NVIDIA的RTX30系列GPU上也出現過,其主要用途是使用GPU直接解壓縮游戲數據,從而繞開了效率較低的CPU,帶來了更好的使用體驗和更少的等待時間,對游戲玩家來說是非常友好的。
AMDSmartAccessMemory是AMD在RDNA2上提出的創新功能。在啟用了這個功能后,CPU端(銳龍5000系列)可以直接通過PCIe4.0總線訪問GPU的全部本地顯存,這樣一來,CPU就可以直接調用GPU的數據而不需要等待GPU轉發。這項功能在不同的4K游戲中可以帶來大約5%~11%的性能提升,平均帶來了6%的性能提升。
另外,在游戲體驗優化方面,RDNA2架構也帶來了兩個技術,其中一個是延遲降低技術,被稱作Anti-Lag,另一個技術被簡單粗暴地稱之為Boost。先來看延遲降低技術。這個技術能夠降低游戲中的輸入延遲。AMD解釋道,在GPU受限的情況下,通過控制CPU的工作速度和減少排隊的CPU工作的數量,可以有效地降低游戲延遲,這帶來了電子競技游戲、AAA級別游戲更好的游戲體驗,并且這項技術能夠支持DirectX9和DirectX11,可以在游戲中全局激活。另一個技術Boost是一個動態分辨率技術,它可以通過降低用戶眼睛注意不到或者不重視的場景的分辨率,來提高性能。
顯卡規格解析
作為第一款上市的Navi22核心顯卡,AMDRadeonRX6700XT在核心的技術上擁有完整的RDNA2架構特色,而在具體的規格上,則可以將其視為RX6800的精簡版。盡管也是具備了完整RDNA2架構技術的“BigNavi”家族新成員,但以主打主流級市場的Navi22核心這個新形象出現的RadeonRX6700XT,即使相比Navi21家族的低端型號RadeonRX6800,在規格上由于定位的不同還是有不小差距。
RadeonRX6700XT仍然采用了AMD已經運用得爐火純青的7nm制程工藝,在CU單元上的配置為40個,也就是擁有2560個流處理器,與上一代的對位產品RadeonRX5700XT完全一致。在光追核心配置上也是40個(RDNA2是一個CU單元配一個光追核心RayAccelerator),相比RX6800而言精簡了20個CU單元及20個光追核心,流處理器少了1280個。而在頻率設置上,RX6700XT則更為“激進”一些,游戲頻率2424MHz,Boost頻率2581MHz不但將RX5700XT拋在身后“吃灰”,就連RX6800的2105MHz的Boost頻率也在其面前黯然失色。而超高核心頻率的設置,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CU單元精簡帶來的性能損失,對拉近與RX6800的性能差距有不小的幫助。而InfinityCache無限緩存是RDNA2架構性能發揮的核心因素之一,AMD為RX6700XT配置了96MB的無限緩存,仍然算得上是巨無霸級的配置,對于RX6700XT的性能表現肯定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顯存的配置上,RadeonRX6700XT配備了12GB的GDDR6顯存,比RX6800少4GB。不過在顯存位寬上,或許是為了拉開性能差距,RadonRX6700XT只有192bit,搭配2000MHz顯存頻率,顯存帶寬僅為384GB/s,參數指標上落后RX6800的512GB/s較多,甚至還不如RX5700XT的448GB/s(這一點倒是與NVIDIAGeForceRTX3060的顯存配置非常神似)。
AMDRadeonRX6700XT(下文簡稱RX6700XT)顯卡在外觀設計上保持了與RX6800XT/RX6800相近的風格,仍然是比較硬派且傳統的設計風格,黑色、銀色和紅色的色彩搭配也是經典的游戲顯卡配色,并且造型上也是相當的冷峻。不過在散熱風扇上,由于功耗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加上顯卡的市場定位,因此從RX6800XT/RX6800的三風扇改為了雙風扇。同樣地,在顯卡頂部的RadeonLogo處仍然是唯一的燈效來源,也能滿足對顯卡燈效有追求的玩家需求。
在顯卡的背部,RX6700XT配置了可以有效降低顯卡彎曲和PCB板受損概率的一體式金屬背板,而且有別于RX6800系列前輩產品的GPU核心背部的鏤空設計,RX6700XT采用的是全覆蓋式的一體化金屬背板。在供電設計上,RX6700XT采用的是8Pin+6Pin供電設計,視頻輸出面板上則采用的3個DP接口+1個HDMI接口的組合。
在PCB的設計上,RX6700XT采用的是11項供電電路設計,相比RX6800的15項供電有所精簡。而在顯存配置上,仍然是采用了來自三星的單顆2GB容量的GDDR6顆粒,共配置了6顆實現12GB的顯存配置,等效顯存頻率為1.6GHz(實際顯存頻率為2000MHz)。不過我們有點擔心的是11項的供電設計會壓縮RX6700XT的再超頻空間,而且可能會帶來整個電路的發熱量增大,從而會影響RX6700XT的核心溫度控制,導致其溫度表現不如RX6800優秀(雙風扇對溫度控制的能力也是我們在測試之前有點擔心的地方)。我們預估RX6700XT的散熱控制相比RX6800會略差一點,事實到底如何?后文我們會給你解答。
性能實測,大幅超越RX 5700XT
Navi22核心的RX6700XT性能到底如何?首發價格標稱3699元起,在拋開當下各種導致顯卡價格混亂的因素,單就首發指導價格來看,它明顯是定位于競爭對手首發價格2999元的GeForceRTX3060Ti以及首發價格3899元的GeForceRTX3070之間。所以,它能否達到既定的價格定位目標?按照我們的預想和從其定價來分析,它的性能應該是在RTX3060Ti和RTX3070之間,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呢?當然還得用測試成績來說話。
由于RX6700XT定位于1440p及1080p的游戲,因此我們在測試中也將主要考察在這兩個分辨率下RX6700XT的性能表現。測試分為兩個主要部分,其一是在非光追的普通游戲環境下(即使支持光追的游戲也關閉光追效果),其二則是在光追環境下(由于目前部分支持光追的游戲僅支持NVIDIA開啟光追效果,比如《看門狗:軍團》《德軍總部:新血脈》等,因此我們在這部分游戲測試中選擇的是能同時支持A卡和N卡硬件光追效果的游戲)。同時,在支持DLSS的游戲中,我們在NVIDIA顯卡的對比測試中也沒有開啟DLSS。
從3DMark理論性能的測試部分成績來看,RX6700XT還是帶來了強勢表現。在FireStrike性能測試中,RX6700XT已經超越了RTX3060Ti,性能領先10%以上。不過在4K分辨率下的FireStrikeUltra測試中輸給了RTX3070。在TimeSpy測試中,RX6700XT則相對RTX3060Ti有小幅落后,而相較于RTX3070的話,落后程度更大一些。尤其是在針對光追性能的DXRFeatureTest和PortRoyal測試中,RX6700XT的表現相對比較無力,性能與RTX3060Ti相比有較大差距。相對于NVIDIA已經布局3年的成熟硬件光追加速技術,AMD的硬件光追性能只能說是才剛起步,仍需努力。
在1080p非光追環境下,可以明顯看到RX6700XT的性能相較于上一代RX5700XT的游戲測試成績有明顯的提升,整體提升幅度在20%,相信它能夠很好地完成取代RX5700XT市場布局的任務。而在與RTX3060Ti的比較上,RX6700XT在1080p非光追環境下的游戲性綜合來看能是要稍勝過RTX3060Ti的。不過與RTX3070相比而言,RX6700XT的1080p游戲性能整體上還是跟RTX3070有一定差距。
在1440p分辨率及非光追下,測試結果幾乎與1080p分辨率下一樣。RX6700XT在1440p分辨率下的游戲性能相較于RX5700XT平均提升幅度約為22%,部分游戲中超過了30%。相對于RTX3060Ti來說,RX6700XT仍然是在《控制》《極限競速:地平線4》《賽博朋克2077》和《德軍總部:新血脈》這四款游戲中落后,而在其余的全部游戲測試中都小幅勝過了RTX3060Ti。對比RTX3070,RX6700XT在1440p分辨率下在《塵埃5》和《刺客信條:英靈殿》中取得了優勢,測試結果勝過了RTX3070。但是在其余11款游戲的1440p分辨率測試中,RX6700XT都不敵RTX3070,性能差距仍然存在。
不得不正視這一現實—目前RX6000系顯卡的實時光線追蹤性能相比NVIDIAGeForceRTX30系顯卡確實存在差距。在光追環境下,無論是1080p還是1440p分辨率,RX6700XT相比RTX3060Ti都沒有任何優勢,而且光追游戲性能落后的程度還比較大。而相對于RTX3070,光追性能落后的差距則更大。
在功耗與溫度的測試部分,我們使用Furmark(1080p,關閉抗鋸齒)考察了參測顯卡的GPU溫度和功耗表現。當RX6700XT烤機半個小時之后,測試平臺的功耗約為357W,RX6700XT的GPU溫度約為82℃,我們覺得RX6700XT的公版產品散熱性能上還有一定的改善空間。
SAM,極限加速的“游戲外掛”
RX6700XT還有一項針對游戲性能加速的黑科技武器,那就是RDNA2架構帶來的SAM(SmartAccessMemory)技術。關于SAM,我們在文章的前面及以前的技術文章中已經對其有了詳細介紹。想要體驗AMDSAM功能,我們需要將主板BIOS更新至最新版本,同時在BIOS中打開“Above4GDecoding”和“Re-sizeBARsupport”這兩個選項。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主板的BIOS設計有所不同,上述兩個選項的具體位置也會有所差異,不清楚的朋友可能需要耐心尋找一下。
在這個測試部分,我選擇了三款游戲進行對比分析,最后結果相當喜人。除了在《塵埃5》游戲中開啟/關閉SAM功能前后沒有明顯變化之外,《刺客信條:英靈殿》和《極限競速:地平線4》都表現出了非常明顯的性能提升。在《刺客信條:英靈殿》中,開啟SAM后游戲幀率從78fps提升到92fps,提升幅度接近20%;在《極限競速:地平線4》游戲中,開啟SAM之后游戲幀率從142fps提升到186fps,提升幅度更是高達30%,十分可觀。當然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游戲的都支持SAM功能,玩家應用這項特色技術之前需要查看其所支持的游戲列表。
RX 6700XT,主流游戲顯卡新選擇
從測試結果來看,目前對AMD顯卡來說,實時光線追蹤性能仍然是揮之不去的“硬傷”,在光追游戲中RX6700XT的表現的確還不太如人意,也希望AMD能在后續加快改善光追性能的步伐。尤其考慮到目前很多支持光追的游戲都提供了對DLSS的支持,NVIDIAGeForceRTX30系顯卡在光追游戲性能上的優勢仍然非常明顯,畢竟DLSS+光追的組合可說是無往不利。不過從整體測試結果來看,RX6700XT還是較好地完成了它的既定目標—非光追環境下的游戲性能介于RTX3060Ti與RTX3070之間,與其市場報價基本相符。但目前顯卡市場價格瞬息萬變,最終這款產品的市場價格會是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也將決定它的性價比位置。
從我們所選擇的14款游戲測試結果來看,RX6700XT在參測的多數游戲測試(非光追環境)中都比RTX3060Ti要稍強一些,尤其是在1080p分辨率下有不小的優勢,但它與RTX3070之間仍然還是有不小的性能差距。同時,RX6700XT也遠遠地超過了前一代RDNA架構的對位產品RX5700XT,在市場端取代RX5700XT應該是指日可待。而且從測試的成績我們不難看出,AMDRadeonRX6700XT已經能在1440p分辨率及最高畫質設置下,以超過60fps的絕對流暢幀率運行絕大部分大型3D游戲,因此說它是一張為1440p分辨率而生的游戲顯卡,是比較恰當的。
目前AMDRadeonRX6700XT的報價是3699元起,也正好卡在3500元這個目前還算是比較“空窗”的價格區間,讓玩家們針對這個價位段的顯卡產品選擇上有了新目標。當然,對現在的顯卡市場來說,首發上市的“報價”也僅僅是參考而已,在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下,我們幾乎可以肯定市場價格會遠高于3699元。不過有一個不知道算不算“好消息”的消息,我們無聊之中測試了一下RX6700XT的哈希算力,結果發現僅有45MH/s左右,或許是受到顯存位寬帶來的帶寬縮水影響吧,讓比較依賴顯存的挖礦運算能力大幅度降低—這個成績甚至還不如RX5700。不知道這一點會不會讓“礦主”們三思,從而讓游戲性能部分并未受到顯存帶寬太大影響的RX6700XT更多地流通到玩家的手里。而在RX6700XT之后,Navi22核心的后續家族成員相信也會陸續到達MC評測室,后續更多的測試,敬請等待。
外觀設計:簡潔、純粹
近期正是消費級顯卡更新迭代的之際,我們也看到不少顯卡系列都改頭換面,藍寶石白金版系列顯卡也是如此。相比該系列的上一代產品,藍寶石RX6700XT12GD6白金版(下文簡稱藍寶石RX6700XT白金版)的外觀設計要更加純粹。后者取消了正面裝甲上那些比較復雜的設計元素,沉穩、簡潔是這款顯卡在外觀設計上的主旋律。這款顯卡的正面裝甲以黑色為主,并搭配少量的凹槽和紅色線條予以點綴。如果你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顏值黨”,那對于藍寶石RX6700XT白金版或許你真的“愛不起來”,它反而更適合那些鐘愛簡潔、低調外觀設計的游戲玩家。在這個“無燈不歡”的時代,沒有配備燈效的藍寶石RX6700XT白金版顯得有些特別,所以這款顯卡或許很難吸引那些喜歡RGB燈效的玩家。
散熱設計及PCB用料
在公版RX6700XT顯卡的評測中我們發現,這款顯卡在烤機半個小時之后的GPU溫度超過80℃。從我們的評測經驗來看,非公版RadeonRX系列顯卡往往擁有更優秀的散熱設計,同時在烤機測試中的表現也比公版RadeonRX系列顯卡更加優秀。那么藍寶石RX6700XT白金版的散熱設計如何呢?首先,這款顯卡搭載兩個直徑約9.5mm的刀刃式軸流風扇,擁有12片扇葉,并且風扇一周還采用時下比較流行的密封環。這款顯卡的刀刃式軸流風扇結合了傳統軸流風扇和渦輪風扇的優點,從而在提供較低運行噪聲的同時,帶來更強的散熱性能。而在散熱器內部,這款顯卡配備了4根鍍鎳導熱管,同時其顯存和供電電路部分也配備了輔助散熱設計??傆[藍寶石RX6700XT白金版的散熱器,其散熱設計沒有多少亮點,但好在比較全面,至于其散熱性能究竟如何,我們將會在測試等環節進行重點考察。
PCB方面,藍寶石RX6700XT白金版采用的是11相供電設計,每相供電電路均配備日系電容、封閉式電感,以及來自Vishay的SIC649A(核心供電)和SIC632A(顯存供電)MOSFET。此外,其核心頻率與公版RX6700XT保持一致—游戲頻率為2424MHz,Boost頻率為2581MHz。同時這款顯卡還搭載6顆三星GDDR6顯存芯片,總顯存容量達到12GB。
性能測試
對于藍寶石這款非公版RX6700XT顯卡,相信不少玩家都非常關心它的游戲性能到底如何。為此我們搭建了一臺以AMD銳龍95950X處理器、X590主板、DDR4360032GB雙通道內存為核心硬件的測試平臺,同時還將RX5700XT、RTX3070FE、RTX3060TiFE和RTX2080SUPER加入參測顯卡的行列中,通過對比它們的測試成績來考察藍寶石RX6700XT白金版的性能究竟處于怎樣的水平。
3DMark顯卡理論性能測試
這部分的測試結果顯示藍寶石RX6700XT白金版與RTX3060TiFE各有勝負。其中藍寶石RX6700XT白金版的3DMarkTimeSpy和3DMarkTimeSpy顯卡分數小幅落后RTX3060TiFE,而在3DMarkFireStrike、3DMarkFireStrikeExtreme和3DMarkFireStrikeUltra這3個測試場景中,藍寶石RX6700XT白金版的顯卡分數則領先16%~21%。此外,就綜合理論性能來看,藍寶石RX6700XT白金版明顯落后于RTX3070FE。至于在于上一代旗艦級顯卡RTX5700XT的對比上,藍寶石RX6700XT白金版的綜合理論性能領先約27%。除了以上5個常規測試項目,我們還在3DMarkPortRoyal和3DMarkDirectX光線追蹤功能測試中考察了藍寶石RX6700XT白金版的光線追蹤性能。結果顯示,在于參測的這兩款RTX顯卡的較量中,藍寶石RX6700XT白金版全面落敗。
游戲性能實測
從我們的測試結果來看,在常規游戲(即非光追游戲)中,藍寶石RX6700XT白金版的綜合游戲性能比RTX3060Ti稍強一些。而和RTX3070FE相比,藍寶石RX6700XT白金版在綜合性能上的劣勢則比較明顯。而在運行光追游戲時,除了《銀河破裂者》,這款顯卡運行其他光追游戲的幀率都明顯落后于RTX3060Ti。此外和上一代旗艦級顯卡RX5700XT相比,藍寶石RX6700XT白金版的綜合游戲性能還是有非常明顯的提升。
下面我們單獨看看藍寶石RX6700XT白金版的游戲性能。我們的測試結果顯示,這款顯卡可以在2.5K分辨率和最高畫質下給玩家提供超過60fps的平均幀率,所以對于想要在2.5K分辨率下暢玩各類3A游戲大作的玩家來說,藍寶石RX6700XT白金版可以成為當下的選擇之一。
散熱性能及測試平臺總功耗
前文中我們提到,藍寶石RX6700XT白金版的散熱設計比較全面,同時我們也比較好奇它的散熱性能究竟如何。于是在測試環節中我們使用Furmark(1080p分辨率,關閉抗鋸齒)對這款顯卡進行了烤機測試。半個小時之后,這款顯卡的GPU溫度為71℃,而公版RX6700XT顯卡在相同測試環境下的GPU烤機溫度高達82℃。由此可見,藍寶石RX6700XT白金版的散熱性能還是要比公版RX6700XT更加強一些。功耗方面,這款顯卡處于滿載狀態時,整個測試平臺的總功耗在360W左右,比RTX3060Ti和RTX3070要稍高一些,同時我們建議入手這款顯卡的玩家為它搭配額定功率為650W的品牌電源。
小結
藍寶石RX6700XT白金版的測試工作完成之后,我們認為這是一款特點非常鮮明的顯卡。它的亮點在于可以在2.5K分辨率下給玩家提供超過60fps的游戲體驗,而且其常規游戲中的綜合游戲性能還可以小勝RTX3060Ti。不過較為羸弱的光追游戲性能是這款顯卡的短板之一,同時其外觀設計比較普通,很難吸引“顏值黨”的目光。因此我們認為,這款顯卡比較適合那些不太關注顯卡的外觀設計,同時對光追游戲需求較低的中高端游戲玩家。值得一提的是,從我們的測試結果來看,這款顯卡的“挖礦”性能還不及RX5700XT,所以它很難成為“礦主”在同價位顯卡中的首選,這對廣大游戲玩家來說也許是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