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re

美國離婚率高達50%,二婚乃至三婚是常態。在紐約、洛杉磯這類大城市,男女之間的婚前關系也很復雜。對于如何得體地分手及離婚,美國人的經驗顯然豐富得多。
在亞馬遜上最暢銷的“分手圣經”《Ignore the Guy, Get the Guy》,有近1500條評論。作者萊斯利·布拉斯威爾在書中指出,被分手后的標準答案是:保持沉默。
不斷發送信息、假裝無意中發送信息、反復打電話、哀求他、去他家找他、發郵件、對他展示痛苦、詛咒他、查看他的網絡蹤跡、騷擾共同朋友、試圖勾起他的嫉妒、在社交網絡上呈現糟糕的一面等,都是禁忌。
分手后,男性對女性的設想就是她會打電話和發短信給他。而每當女性多聯系一次,男性就會為她扣一分。女生的方寸大亂,只是不斷地在跟男生強調他贏得多輕松。他會厭惡她。
提出分手的男人,有充足的時間深思熟慮及跟朋友咨詢,再通知另一半。他們在心理建設上占據了優勢。這時候女生可以做到最好的還擊,就是不理他。這樣將原本該自己承受的喪失感、被拒絕感、遺棄感還給對方,勾起對方的猜測與不安。
如果男生還存在感情,透過女生一方的沉默,他也許會慢慢忘記負面因素。男生天生擅長解決問題,如果這段感情是他們想挽救的,他們會不計一切代價。如果他們無動于衷,這已經是一種明示。
作家布拉斯威爾認為,分手是最能檢驗一個男性人品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沒有旁觀者給某些“道貌岸然”的人以表演空間。除了當面分手以外,短信分手、電話及郵件分手等,都是不得體的做法(不包含遠距離關系)。至于一些直接消失的男人,他們本身甚至不值得被信任,更別提費心。
美國主持人兼喜劇演員史蒂夫·哈維在他的書《男人的上半身去了哪里?》里直言,如果男性對女性認真,他會有以下三種表現:第一,跟全世界宣告;第二,他會保護伴侶,不會言語暴力/(甚至)暴力;第三,他會用盡自己的能力照顧對方(包括物質上及精神上)。男人不會拒絕關系中的沖突,而是選擇面對、傾聽及處理。
被分手后的標準答案是:保持沉默。
多數美國情感專家建議,女性在選擇跟男性進一步發展前,需要對他測試,測試他如何對待、關心及保護自己。舉動比語言重要。這些都體現在細節里,需要觀察。如果他時常惹女人哭泣,那么這個男人就不值得。這點,遠遠比一個男性的外貌及銀行資產重要。

《男人的上半身去了哪里?》

《Ignore theGuy, Get theGuy》
好的感情,要共同經歷最好的時光與最壞的時光。如果發現不能接納彼此,早點分開反而不浪費時間。
兩性關系中,還有遠遠比分手更糟糕的事情。這也是為什么要大膽告別不合適的戀愛。
亞馬遜暢銷書作家雷切爾·霍利斯,在她的新書《Didnt See That Coming》中透露,她于2020年跟結婚16年、相識18年、共同撫養了4個小孩的丈夫離婚。她在書中談及如何從離婚創傷中復原。
霍利斯尋求了宗教與(心理)治療,也去參加了離婚分享小組。她在小組中看到一對夫妻因為妻子出軌,而彼此怨懟了好幾年,就意識到遭遇背叛及離婚的療愈通常要長達數年,甚至一生。
離婚是地獄,經歷過地獄的人不可能不改變。但是人們可以選擇成為更好的自己。人生重大的改變時刻通常也在提醒當事人,生命的哪個部分是更重要的。

《Didn' t SeeThat Coming》
跟分手一樣,離婚后親密圈子的支持很重要。
這個階段,個人的思維和感受沒有周遭的變化快,就會陷入迷茫。很多人會心情起伏很大,因為已經意識到自己生活的缺陷,卻逼迫自己用自我肯定去虛幻地填滿那個缺陷。
離婚后的前期,霍利斯用5個方面的問題來鎮定自己及梳理自己的想法:“誰”“是什么事”“什么時候”“未來計劃”以及“為什么”。這些問題可具化為“我失去了誰,誰傷害了我”“到底發生了什么”“苦難什么時候結束”“我之后會處于什么人生什么階段,會失去工作嗎?失去工作了我怎么生活?”“為什么這件事發生在我身上”。理清混亂后,她再繼續思考“該怎么辦”。人生兵荒馬亂中,確定自己的軌跡有助于減輕不確定感。
之后,她馬上行動起來,去參加“人生教練”的課程,學習如何提升自己的生活狀態。學習些新東西,會帶來成就感,這恰好是挫折期的人們所需要的。
跟分手一樣,離婚后親密圈子的支持很重要。人自身視角有限,需要加入他人視角。心理咨詢也能達到同樣甚至更好效果。但是,每個人有不同的軌跡,在給出建議時,是將他人往自己的軌跡上引導。
個人的經歷是獨一無二的。聽取多種意見后,如何進行療愈的決定權還是在自己。確定的是,任何一種困難都有解決辦法,只是并沒有統一的答案。
還是有一些底線需要遵守,例如打扮得體以在生活中繼續保持吸引力、維持財政收支平衡。當被不太熟的人問及時,應回應“我很好,我沒事”,而不是抱怨,即便比“很好”要糟糕千百倍—對中產階級來說,體面是最重要的事情。

電影《婚姻故事》劇照
分手及離婚時,一方失去了“被愛”“被支持”及“可以依靠”的感覺,甚至遭遇了傷害。當事人無法給予自己前任曾給過的愛的時候,復原就格外艱難,尤其是對那些原生家庭中缺少愛的人而言。
所以,人們通常會經歷許多負面念頭—失望、悲傷、害怕、嫉妒、憤怒等,甚至產生一些丑陋的想法,這些都是必要的。因為人類本來就是不完美的,不必為此愧疚及自我否定。如果陷入憎惡對方的情緒里,要記住恨是不會治愈傷口的,只有愛才可以。至少要好好愛自己。
很多男性在分開以后,喜歡詰難女生,“都是因為你變了”。這時候,最正確的回答應該是:“謝謝,我一直以來都在為此努力。”人是在不斷改變的,這是自然現象。如果被關系困住而被迫一成不變,只會不斷貶低自己的價值。一個堅守內心且有邊界感的人,才能對自己誠實。
感情生變,很多時候不在自己的控制內。也許你是那個傷害對方的人,而且永遠不會被原諒,但是可以試著原諒自己。在美國的觀點中,在兩性關系里,如果真誠道歉并且真的改過,但是他人依然抓著這點不放,那就是情緒勒索—受害者也可以成為加害者。在私人問題上做錯了一件事,不代表要一輩子為它付出代價。
一個人可以帶著壞念頭,依然做正確的事;也可以犯過錯,依然成為一個好人。不需要因為結果而否定之前的自己,就算分開了,你也曾經是個值得的戀人,一個好妻子/媽媽。
情感專家都反復強調,努力就有回報,只是個人沒辦法把控其中變數,以及回報到來的時機。
堅強的女人,了解自己的價值與重要性,自信也自尊。這種女人跟男人交往,是因為她想要跟他在一起,而不是因為她需要男人的什么利益。她知道男人如果離開,是那個男人的損失。而女人一旦為愛失去自己,也就是失去愛情的開始。
兩性作家布拉斯威爾說:“如果你從來沒有對自己失去興趣,那么男人也不會對你失去興趣。”保持成長,提高自己的標準,讓伴侶順從自己的規則,以及保持邊界感,拒絕他不合理的行為,這些都有利于贏得對方的尊重。這些都需要多年的努力。
感情破裂后,當事人需要找到可以獲取安慰的地方,和支持的力量。這是需要消耗社會信用和社交成本的時候,所以也需要未雨綢繆建立良好的社會關系。友情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不遜于個人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