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能 謝嘉文
1938年10月21日,日軍占領廣州,韶關成為日軍戰略進攻的目標,瘋狂的日機轟炸韶關和粵漢鐵路沿線城鄉。當時在曲江縣第五區馬壩鄉下火村的廣東省立韶州師范學校(以下簡稱“韶師”)人心浮動,難于立足,校務會議決定并經省教育廳批準,將學校遷至仁化。
韶師在仁化縣水南村期間,中共地下黨人發動和領導少年團開展演戲、唱歌等抗日宣傳活動。來自淪陷區的簡朝東是受到少年團宣傳影響進步最大的學生之一。不久,簡朝東加入了韶師地下黨支部,成為韶師抗日鄉村宣傳隊隊員。
日軍侵占韶關后,掠奪財物,奸淫婦女,無惡不作,致使村民上山躲避,田地丟荒。1943年,仁化縣成立抗日自衛隊,與此同時,簡朝東受學校地下黨支部派遣,加入到仁化抗日自衛隊參加抗戰。
1945年2月6日是南方小年,日軍從漢奸那里獲悉了各村村民要下山回家準備過小年的消息,立即出動大批軍隊進行大肆搶掠。2月14日年初二,日寇又竄到河塘村搶掠。自衛隊員們義憤填膺,決定要好好地“收拾”一下日寇,同時對作惡多端的漢奸予以清除。
1945年5月的一天下午,曲江縣茶山大嶺頭村民向自衛隊報告,綽號“亞康頭”和“番薯古”兩個漢奸晚上要到高篇、黃村活動。自衛隊作了認真分析研判后,決定誅殺這兩個漢奸。簡朝東隨隊參與了這次鋤奸活動。此后,簡朝東隨隊先后多次參與戰斗。
1945年7月初,簡朝東隨自衛隊偵察敵情被日寇的子彈擊中了右腰部,受傷后的簡朝東被送往離韶師水南校區十多里的朝陽巖療傷。在當地黨組織和當地村民的精心照顧下,簡朝東腰部的槍傷恢復得很快。7月25日,康復后的簡朝東聽聞中、俄、英、美組成反法西斯聯盟聯合對日作戰的消息,興奮之余,他用毛筆在朝陽巖廟主殿北墻上寫下了一首抗戰詩歌:全民抗戰未曾休,滿地烽煙逾八秋。四國聯盟除倭寇,河山依舊樂無憂。
這首落款時間為“中華民國卅四年六月十七”的七言詩,用寥寥數語表現出一位革命戰士不怕斗爭的樂觀主義精神。
(摘自中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