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洋
摘 要:本文講解了地方畜禽品種資源所面臨的危機,通過對現存危機的分析找到保護地方畜禽品種資源的有效辦法,對于地方的畜牧行業來說,地方畜禽的養殖能夠有效做到保障當地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后文對保護地方畜禽品種資源促進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策略進行了淺析,期望可以給予畜禽養殖人員和相關政府人員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地方畜禽品種資源;畜牧業;可持續發展
大部分地方畜禽都存在著養殖周期較長,養殖成本較高的狀況,這對于養殖地方畜禽的養殖戶來說,經濟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于是有不少的養殖戶開始引進外來品種與地方畜禽品種進行雜交,以此達到縮減畜禽養殖周期,提高養殖經濟收益的目的。這種現象的普遍存在導致不少地區原種地方畜禽品種資源逐年減少,甚至出現瀕臨消亡的風險。如何做好地方畜禽品種資源保護保護和利用,挖掘地方品種資源優勢,實現養殖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
一、地方畜禽品種資源所面臨的危機
(一)地方畜禽品種資源保護意識薄弱
不少地方對當地畜禽品種資源的保護意識較為薄弱,因大部分地方畜禽品種都存在“周期長、養殖成本高、效益低”等現象,在利益的趨勢下,養殖戶(場)通過引入“外來品種”與“本地品種”進行雜交、回交,從而提升畜禽生產性能和經濟效益。同時,一些地方從上世紀八十年末開始積極推廣改良地方品種資源生產性能技術(如黃牛改良技術),較高的經濟收益使廣大養殖戶對地方品種資源改良普遍認可,原種地方品種資源不斷被淘汰。
(二)對地方畜禽資源沒有建設完善的保護體系
根據現如今地方畜禽資源的保護情況來看,大部分地區都沒有建設完善的地方畜禽資源保護體系,沒有完善體系的情況下自然對保護行為做不到有效約束,首先,對于地方畜禽保護來說,沒有相應的制度對工作人員和養殖戶的行為做出有效的約束,養殖戶的養殖品種和雜交情況也沒有進行合理的報備。其次,體系的建設還需要相應技術的支持,不少地區沒有足夠的資金購買相應的技術設備,導致其在養殖體系的建設上依舊采用著最為傳統的管理辦法,降低了養殖管理的效率,并且對養殖戶的養殖狀況做不到實施監督,很難切實的做到保護地方畜禽資源[1]。
(三)對地方畜禽品種資源研究不充分
只有在對地方畜禽進行深入研究的情況下,才能做到徹底了解地方畜禽品種的生活習性、飲食情況以及養殖情況,才能更好的對地方畜禽品種實施保護。但是,現如今大部分的地區都存在著對地方畜禽品種資源研究不充分的現象,這是因為養殖畜禽的地區大部分是農村地區,農村地區的人民群眾普遍存在著文化水平較低、專業素養較低的狀況,其在養殖的過程中沒有資金也沒有能力對自身養殖的畜禽進行深入研究,一般都是依照自身的養殖經驗開展畜禽的養殖工作,造成了養殖效率低下,對地方畜禽品種的養殖做不到科學合理,難以推動地方畜禽品種的可持續發展。
二、保護地方畜禽品種資源促進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策略
(一)加大保護地方畜禽品種資源概念的宣傳力度
畜禽養殖的行為大多都在農村地區開展,這就表示養殖戶大部分都存在著文化水平較低、自我學習能力較弱的狀況,在這種情況下,要想讓養殖人員具有良好的地方畜禽保護意識就需要做到轉變其養殖觀念[2]。針對所有養殖戶定期的開展地方畜禽品種資源保護的宣傳,宣傳的內容包括地方畜禽保護的意義、作用以及做法,從作用的角度切入,讓養殖戶切實的了解到保護地方品種資源的重要性,教會其保護地方畜禽的方式能夠有效的做到讓養殖人員可以將畜禽品種的保護落實到工作中。因此,落實畜禽保護相關工作的部門應該充分意識到畜禽保護的重要性,利用電視、廣播、新媒體等諸多平臺大范圍的宣講畜禽品種資源保護的重要性,幫助養殖戶建立正確的養殖觀念。
(二)制定完善的地方畜禽保護制度
制度的建立能夠有效的為地方畜禽保護效果做出保障,合理且完善的保護制度可以對養殖人員和工作人員的行為做出高度的約束。首先,要針對相關單位工作人員建立完善的畜禽保護制度,保護制度的建立是為了讓工作人員了解到自身工作的開展方向和工作職責,針對不同品種的畜禽合理的建立保護的措施,提高畜禽保護的工作質量。其次,針對養殖人員制定相應的養殖制度,現如今大部分的養殖制度都是針對大型集約化養殖場所建立,但是對于農村地區來說,養殖散戶的數量也不少,因此,在建立相關養殖制度的時候應該做到將大型養殖場的養殖規則和散戶的養殖制度有所區分,其中相同的制度就是要對自身所養殖的畜禽在村委會或鄉鎮單位進行報備,對外來畜禽品種的養殖需要與本地品種進行區分,減少不合理的雜交行為,保障地方畜禽品種基因的優良性。
(三)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實現地方畜禽的品種保護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各行各業中都應用到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并且先進技術的應用做到了推動行業的創新發展,在地方畜禽的品種保護過程中,也可以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畜禽品種保護的實際效果。有不少企業都在針對畜禽品種保護和基因優化做出深入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以與這些技術研究企業進行深入的合作,在選育方面應用先進的設備對基因進行篩選,確保畜禽基因的純正。另外,在地方畜禽的要是過程中只能夠也可以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在畜禽的養殖場所中建立感應式的通風系統,提高養殖環境的空氣流通效果;對畜禽進行信息化的實時監測,準確了解畜禽的生長狀況,減少畜禽養殖過程中患病的情況,良好的做到了地方畜禽品種的保護,使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得到了更大的保障,為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更大的保障[3]。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地方畜禽品種的養殖可以有效保障地方養殖戶的經濟收益,并且,地方的特色畜禽也是當地群眾的飲食來源之一,要做到充分重視地方畜禽的品種資源保護,相關的政府單位和養殖戶都應該做到及時轉變養殖觀念,將有利的新興技術應用到地方畜禽品種保護中,切實做到對地方畜禽品種進行高強度的保護,才能有效實現當地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郝秀芬.地方畜禽品種資源的保護及開發利用[J].廣東蠶業,2020,54(08):38-39.
[2]席邦德,楊開明,彭邦星.安順市地方畜禽品種資源保護開發現狀與對策[J].貴州畜牧獸醫,2019,43(02):13-15.
[3]倪慧勇,袁明,閆振富,劉華格.保護地方畜禽品種資源 ?推動特色畜牧業發展[J].中國畜牧業,2018(15):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