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天
關鍵詞:高新技術產業集聚;泰爾熵指數;修正Frisch法;協整分析;區域經濟增長
引言
黨的十九大六中全會指出要持續發展科技、以科技帶領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圳如今百花齊放的科技氛圍有利于廣東深圳地區經濟高質量地發展與進步。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中就著重強調了對于廣東深圳地區高新技術產業引領發展的重要性與迫切性。深圳市應繼續發揮地理優勢、歷史優勢,根據不同區域資源、先天條件的優勢進行分工、制定個性化的高新技術發展目標。
高新技術產業的集聚可以大力促進深圳各個產業地快速更新升級因此帶動深圳地區區域經濟發展。研究作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測度指標之一的產業結構升級,能更好地揭示三者之間的關系。本文采用了相關的時間序列數據,引入多元線性回歸模型以及中介效應模型,并通過修正Frisch法、協整檢驗等方法來檢測兩者的因果關系,并根據回歸結果對深圳地區未來經濟發展提出建議與暢想。
第一章 變量選取
1.1被解釋變量
被解釋變量為深圳區域經濟增長情況,用深圳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LnY)衡量。
1.2核心解釋變量
本文主要選取區位熵(LQ)作為主要的解釋變量,由此來衡量高新技術產業的產業集聚程度:
(公式中:LQj指的是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的區位熵,qj為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產業銷售產出值,q為深圳的工業總銷售產值,Qj為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總銷售產出值,Q為全國工業總銷售產出值。)
1.3控制變量
(1)X1——勞動力 (Labor)。選取深圳2010年~2019年總就業人數與2010~2019年深圳每年的年末常住總人口的比值表示;
(2)X2——人力資本 (HC)。如果只是籠統地計算勞動力水平,計算勞動力的數值,并不反映勞動力的總體素質質量與水平,而高素質的勞動力對于高新技術產業來說是很重要的,故采用深圳高等教育人口與深圳總人口的比值作為第二個解釋變量;
(3)X3——人口老齡化水平。儲蓄率與人口老齡化息息相關,同時儲蓄率對于經濟增長的影響也很大,故選取老齡化指數;
(4)X4——固定資產投資水平(Investment)。為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總固定資產投資水平計算;
(5)X5——外商直接投資(FDI)。除了本國生產力的提高帶來的經濟增長,一些在深圳投資的外商對于經濟增長也會有很大的影響,選取FDI/GDP作為X5。
(6)X6——基礎設施建設水平(Infrastructure)。一個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可以通過為當地居民提供社會福利、生活保障來促進經濟發展,選取深圳人均城市道路面積;
(7)X7——城市化水平(Urban)。深圳產業生產力水平提高、規模效率提高需要城市化的推進與促進, ? 而城市化水平對于生產力水平提高的影響又進一步的對經濟發展產生影響,選取深圳的除了農業以外的就業人口與深圳年末總人口的比值。
第二章 ?實證分析
2.1回歸分析
建立回歸模型代入數據后得到高新技術產業的集聚對深圳市經濟增長的影響結果,具體的回歸結果見表1。通過表1的結果表明,這些解釋變量整體上對深圳市經濟發展起積極作用。R2高達0.99,具體來看,首先α1的估計值為6.51,先考慮經濟意義檢驗,符號是正確的,一般來說產業的集聚對于一個地區整個經濟增長情況都是起積極作用的;大小上與其他解釋變量相比,LQ也就是熵對深圳經濟增長的影響較大,也符合現實,故通過經濟意義檢驗;再看顯著性檢驗,假設顯著性水平為0.1,k=2,n=10,臨界值為F0.1(2,7)=4.74,而計算的F統計量遠大于臨界值,說明魔性的線性關系顯著成立,所以模型整體顯著,再來看每個解釋變量的顯著性,這里以t值為參考對象,只有X1勞動力通過了t檢驗,說明這里的7個解釋變量之間有著很強的多重共線性。
2.2多重共線性檢驗與修正
由于解釋變量數量較多,導致可能存在著一定的多重共線性,這將會影響我們評估高新技術產業的集聚對于深圳地區經濟增長的影響,因此接下來首先進行多重共線性的檢驗與修正。
多重共線性主要存在于時間序列之中,一般而言時間序列數據解釋變量通常與滯后值相關,一旦出現嚴重的多重共線性,經濟意義檢驗會不通過、t檢驗會失效、預測功能會失效。多重共線性的檢驗方法有很多種,本文運用方差膨脹因子檢驗(VIF)對這幾個解釋變量進行分析。
計算得到VIFLQ=57.01、VIFX1=340、VIFX2=14.44、VIFX3=2483、VIFX4=436.67、VIFX5=188、VIFX6=1937>>10、VIFX7=252,通過這8個VIF的數值可以判斷這些變量之間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而X6是導致多重共線性的主要解釋變量。
接下來對多重共線性進行修正,修正多重共線性的方法有很多種,本文主要采用修正Frisch法(也就是逐步回歸法,SPSS),首先對Ln Y做分別關于LQ、X1、X2、X3、X4、X5、X6、X7最小二乘回歸。
第二步,將這些解釋變量按照重要程度依次添加入方程,首先添加X1,再加入X7,發現X7的t檢驗不通過,由于X7對深圳經濟發展的影響更大,所以舍去X1.保留X7。接下來加入X5, ? ? ?=2.007+0.005X5+17.33X7,參數的t值分別為7.88、2.42、3.56,R2=0.976 修正后的R2=0.969 ?F=142.75,故保留X5。
再加入X4,發現加入后X5的t檢驗不顯著,但是X4對深圳經濟發展的影響更大,故保留X4。其他幾個解釋變量都被排除,最后剩下X4、X7。
第三章 結論與建議
本文基于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的相關數據,通過計算回歸檢驗發現高新技術產業結構升級在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在影響深圳經濟增長過程中并沒有中介效應,因為字數限制故本文根據結果與數據得出結論與建議:
深證應當長期走建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這條路,努力布局差異化高新技術產品,并根據各個區不同的先天優勢即資源稟賦做好規劃和決策,因地制宜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并且也要權衡好各個產業之間的關系與發展權重,可以帶動第三產業與高新技術產業聯動發展、互幫互助,爭取在產業集聚的基礎上再打造出資金集聚、人才集聚、技術集聚的理想布局,生產出更高附加值的產品。外在大環境除了市場的調控,還需要政府制定相對應的政策與優惠,有的放矢,精準化、高效率化地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同時也要符合我國制定的雙碳目標即碳達峰、碳中和,努力走可持續性綠色發展道路。
其次,政府可以監督、企業可以增加投入的研發費用,加快發明、引入高科技,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同時政府也應當大力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注重深圳地區的教育事業發展,爭取培養出更多高素質人才,使深圳不僅僅是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地,也是高素質國家人才集聚地。
最后,政府應當差別化對待高新技術產業。既然深圳已經確立了發展的大方向是堅持走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路,那么政府就可以差別化地對待深圳的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已經第三產業,將原先投放在第一、三產業的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合理地分配進入高新技術產業。
參考文獻:
[1]李太平,顧宇南.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產業結構升級與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基于長江經濟帶的實證分析[ J ]. 河南:《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20-11-05:
[2]鐘順昌,任嬡.產業專業化、多樣化與城市化發展--基于空間計量的實證研究[J].山西: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7,39(3):58—73.
[3]王燕,徐妍.中國制造業空間集聚對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機理研究--基于雙門限回歸模型的實證分析[ J ].財經研究,2012(3):135一144.
[4]翟瓊,宋正一,張哲,陳國生. R&D 投入對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影響[ J ]
[5]劉湘云,吳文洋. 科技金融與高新技術產業協同演化機制及實證檢驗--源于廣東實踐[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