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濤 張明悅 郝龍飛 韓茂棟 趙海旭
摘 要:近年來3D打印技術發展迅速,在成型單件小批量、結構復雜的零件上顯示出獨特優勢。3D打印技術在武器裝備 領域的成功實踐,為戰場裝備快速維修保障提供技術支撐。針對3D打印在軍事領域的應用現狀,分析目前戰場裝備維 修存在的問題以及3D打印應用于戰場裝備快速維修的軍事需求。結合3D打印工藝特點及戰場搶修及時性的要求,闡 述3D打印應用于裝備快速維修的關鍵技術,為3D打印技術應用于戰場裝備快速維修保障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3D打印技術;裝備維修;
3D打印技術又稱增材制造技術,是制造業領域一 門新興技術,近年來獲得了迅速發展。根據沃勒斯 2015 年度報告(Wohlers Report 2015)顯示,在過去 26 年里,全球增材制造所有產品和服務收入的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7.3%,2014年增長率達35.2% ,2015年全 球收入總額達51.65億美元,且每年以兩位數的速度增 長。目前,3D 打印已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汽車、建筑、醫療、武器裝備等領域,尤其在個性化定制和快速 生產領域顯示出巨大潛力。
信息化戰爭條件下,武器裝備系統結構日益復雜,裝備的快速維修保障日益成為影響部隊作戰能力的重要因素 。傳統的戰場裝備維修保障方式很難適應快節奏的高技術戰爭。信息化主導下的高技術戰爭,為3D打印技術在武器裝備維修的應用提供了良好契機, 美軍在第3次“抵消戰略”中明確將其列為重要發展方向。2016年美國國防部發布《增材制造路線圖》,該路 線圖由美國陸海空三軍和后勤局全程參與,主要面向 維修與保障、部署與遠征、新部件/系統 3 個內容。日益成熟的3D打印技術將給戰場裝備維修保障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
在裝備制造和保障中的應用現狀
在航空航天、汽車、建筑、醫療等領域積極引進3D 打印技術,尤其是軍事領域,使武器裝備研制周期、加 工時間明顯縮短、材料使用率顯著提高。 我國西北工業大學利用激光立體成形技術制造 C919 的中央翼緣條,最大制造尺寸達 2.83 m,最大變形量<1 mm,填補了我國無法制作大型鈦合金結構件 的空白。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利用激光 快速成形技術制造的鈦合金主承力構件加強框,使我 國成為唯一掌握3D打印技術制造飛機大型主承力構 件且裝機工程應用的國家,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激光燒結技術制 造的零部件成功應用于 L-2X 火箭發動機上,這種形狀復雜、小體積零件的制造顯示了3D打印區別于傳統 加工技術的獨特優勢。美國通用電氣(GE)運用SLM將原本18個零件組成的 Leap-X 發動機離心式燃油噴嘴一體化成型為 1 個鎳 鈷合金3D打印零件,省去繁雜的組裝過程,其質量減輕25%,且耐用性提高了5倍。
2013 年歐洲宇航防務集團(EADS)通過結構優 化,取代鑄鋼零件,利用激光燒結鈦合金制造空客 A320 機艙鉸鏈支架,節約材料達 75%。2016 年,法國Thales Alenia宇航公司與Poly Shape公司合作 利用粉末床激光熔融技術為韓國制造通信衛星支撐結 構件,3D打印的AlSi7Mg合金支撐結構件比通 常使用的鋁合金零件更輕,質量減輕 22%,成本節約 30%,生產周期縮短1~2個月。 2013 年,美國 Solid Concept 公司以經典的 M1911 手槍為原型,利用激光燒結技術打造了世界上第1把2013年,一艘利用增材制造技術制作的海軍醫院 船模型(T-AH20)在美國海軍水面作戰中心(NSWC) 誕生,該船用于測量風力和氣流。由于使用3D打印技 術,這艘結構復雜的船模得以免去裝配過程,從而大大 縮短了加工時間,德國InssTek公司使 用Grand Teton 3D打印機,利用專有的DMT 技術為韓國空軍成功完成了 F-15K 戰斗機鈦合金發動機護罩 和鈷合金空氣密封件的修復工作,該方法制造的零件 加工時間短,完全滿足安全性、可靠性等使用要求。 2016 年,以色列空軍維修單位(AMU)利用 3D 打印技 術,制造強度相當于鋁的塑料聚合物零部件修復老舊 的 F-15 戰斗機,使翻新后的飛機恢復戰斗力。2016 年,美國Lockheed Martin公司用3D打印技術制造的連 接器底殼部件成功應用于美海軍三叉戟ⅡD5導彈中,該鋁合金零部件制造時間是傳統制造時間的一半,大 大縮短了加工制作周期。美國 Texas 大學通過對Inconel625超合金和Ti-6Al-4V直接激光燒結 制造出F-14戰斗機和AIM-9導彈的零部件,用于裝備 F14戰機機翼,金屬3D打印最大零件的 尺寸為5.8 m×1.2 m×1.2 m。 3D打印技術在軍事和民用領域的廣泛應用與其優越性息息相關,具有的優點包括:金屬打印零件的綜合性能優異;復雜零件的制造工藝流程較傳統工藝大大縮短;無模具快速自由成型,制造周期短;小批 量零件的生產成本低;零件近凈成型,機加工余量小, 材料利用率高;可實現多種金屬材料的任意復合制 造。3D打印技術,特別是金屬3D打印技術的日益成 熟,為其應用于武器裝備的快速維修保障奠定了良好 的基礎,世界主要軍事大國紛紛積極探索3D打印技術 應用于戰場裝備的快速維修保障
2 用于裝備快速維修保障的需求分析
武器裝備是遂行戰場作戰任務的重要工具,是取 得戰爭勝利的重要因素。現代高技術戰爭進程快、裝 備多,快速性是現代戰爭對戰場搶修的基本要求。面 對精確打擊武器的威脅,武器裝備損傷的比例明顯增 大,戰場環境、維修條件、戰場故障的偶發性使戰場搶 修任務極為復雜嚴峻。對戰損武器裝備進行戰場快速 維修,使其快速重新投入戰場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然而,目前戰場裝備維修保障仍然存在諸多不足。
1)備件大量冗余。新型裝備往往有種類繁多的零 部件,在復雜多變的戰場環境下,為保證戰損的零部件 能夠得到及時更換,后勤保障不得不攜帶種類眾多、數 量龐大甚至不會用到的備用零件。這種維修保障模式 給后勤保障工作帶來很大壓力,對后勤保障資源造成 極大的浪費。
2)突發保障不足。復雜的戰場環境下,誘發裝備 零件損壞的因素千變萬化,戰損的不確定性使零件的 損壞難以預測。武器裝備某種不常出現故障的零件可 能突然出現大量損壞,而戰場一定數量的備用零件不 能完全滿足裝備損壞零件的維修需求。前線修復能力 不足,后方修復或重新制造新零件的制作周期長,耗費 大量時間,導致武器裝備不能迅速恢復戰斗力,甚至延誤戰機。
參考文獻:
[1]Wohlers Associates. Wohlers report 2015?3D printing and ad? ditive manufacturing state of the industry annual worldwide progress report[R]. USA:Wohlers Associates,2015.
[2]栗琳,朱斌,陳龍. 國外維修保障理念的最新發展[J]. 航空 制造技術,2010(20):40-43.
[3]劉亞威. 美國國防部增材制造路線圖分析:向規模化應用 邁進[N]. 中國航空報,2017-03-11.
作者簡介:
陳振濤,男,生于2000年12月,山東菏澤人,漢族,青島理工大學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張明悅,女,生于2002年11月,山東濟南人,漢族,青島理工大學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會計學
郝龍飛,男,生于2000年6月,山東濰坊人,漢族,山東魯能德益工程有限公司員工 ,研究方向:工程造價
韓茂棟,男,生于2002年4月,山東濰坊人,漢族,青島理工大學專科在讀,研究方向:機械設計與制造。
趙海旭,男,生于2002年3月,山東青島人,漢族,青島理工大學專科在讀,研究方向:機械設計與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