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斯木汗·波列吾拜
關鍵詞:農村;宅基地;整理
結合我國歷史可知,宅基地是社會主義公有化過程中,給予農民的一種補償,同樣也是一種福利。所以,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還沒有完全的形成之前,宅基地是農民享受社會主義發展成果的直接體驗,對農民意義重大。
一、農村宅基地整理的意義
(一)農村宅基地整理是實現耕地動態平衡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般來說,土地整理包括對農用地和對建設用地的整理兩部分。建設用地不僅包括城市建設用地,也包括農村居民住房用地。對建設用地進行整理就是在城市規劃計劃的控制下,對農村和城市建筑結構、布局進行有效整理,通過對其設計,向地下和空中尋求空間,發展立體建筑,提高容積率,從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這樣可以結余出更多的土地用作建設用地的儲備用地,減少對耕地的侵占,或用作農用地,實現人地平衡。農用地的整理就是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對水、田、村、路、林進行規劃整理,調整土地布局,改善土地利用結構,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耕地面積和質量,實現耕地動態平衡意義重大。而其中農村宅基地的整理是其重要組成部分。
(二)農村宅基地整理有效推進城鎮化進程
對農村宅基地的整理應該在其土地的利用規劃下進行,在減少宅基地使用面積的同時還要能保持其使用功能的完整性,向更有利于人們生活的方面進行。提高容積率,提高土地集約力度,加強住宅的集中度,避免分散建設住宅,有蓋有拆,填滿空心村。這樣的規劃有利于推進自然村的集聚,可以有效推進城鎮化,形成大的中心村落和小城鎮。這樣更有利于進行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的建設,能為居民提供更方便更完備的公共服務,減少水、通訊、電、熱、氣的重復投資,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也更加便民,更方便得建立環境優美適宜居住的家園。
(三)對農村宅基地進行整理可緩解耕地緊張局面
整理出的農村宅基地可因地制宜用作耕地,林地,水地,甚至可用作建設用地的備用地。這樣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目前耕地緊張局面。
二、農村宅基地管理發展中存在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家庭聯產責任制的實行使得農民都富裕了起來,開始更新住宅,改善住宿條件;越來越多的新婚夫妻選擇另辟新地自立門戶。為了凸顯農村改革的成效,政府部門也鼓勵農民進行住房更新與改造,但對農村建房規劃與管理缺乏科學指導,導致農村宅基地空置浪費嚴重,住房分散,布局散亂,只蓋新房不拆舊房等現象普遍存在。造成了大量宅基地土地資源的浪費與閑置。
(一)宅基地占地面積大
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口數量還在增長,如不采取措施進行宅基地整理,農村宅基地將繼續擴大,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二)建房缺乏規劃,布局散亂
許多農民選址蓋房都是圍繞村莊隨意進行,或向外擴展或沿著道路兩旁以此形成聚集地,甚至有的地方村民沿著田地成散居狀態。并且隨著經濟能力的增長村民更新住宅能力大幅度提高,但缺少規劃,布局不合理,宅基地閑置,只建新的不拆舊的。這些均導致宅基地的浪費,降低了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如果不及時進行宅基地的整理,這種問題會更加突出。
(三)農村建筑層次低,土地利用率低
在我國農村由于房屋都是村民自行翻蓋,沒有統一的規劃及技術支持,農村住宅的容積率較低,房屋多以平房為主,即使是樓房也多為二層、三層。
(四)不經審批違法占用宅基地現象嚴重
由于農村地區監管不嚴,在農村宅基地建設中出現很多不批就建,少批多占現象嚴重。還有就是農村地區攀比,濫用宅基地現象嚴重。還有不少將農用地挪作他用,用來建造加工廠等。這些都使得耕地被占用現象嚴重,使其未能發揮本身作用,使得我國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三、農村宅基地整理的建議
(一)做好宣傳工作
首先,應該組織農村基層干部及土地管理部門工作人員進行有關宅基地法律法規的學習,讓他們充分了解我國面臨的土地嚴峻形勢、國家對于宅基地整理的政策方針意義,以便及時對村民做好宣傳、講解工作。對群眾宣傳要講究方式方法,借助現代科技手段,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如相聲、小品、影視廣播、報紙、計算機網絡等。務必使群眾了解我國當前土地資源面臨的困境,宅基地整理的意義及宅基地整理后對他們生產生活的促進作用,增強他們對宅基地整理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二)科學合理規劃
在宅基地規劃的編制中,要做到科學合理、因地制宜、結合實際情況,要以省、市、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為依據,掌握村莊建設長遠規劃格局,而不是圖一時之便。堅持高標準、長遠化規劃,將村莊建設和宅基地整理與環境改善、城鎮化建設相結合。要將人民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宅基地整理必須與農民群眾居住條件改善相伴而行,實施過程中要尊重人民群眾意見,堅持走群眾路線。
(三)嚴格管理實施
當農村宅基地整理規劃方案通過后一定要在村內公示,讓當事人了解規劃的內容取得他們的理解與支持,甚至獻策獻力。在實施管理中一定要嚴格把關,嚴格按照規劃方案實施,遵守用地審批制度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嚴格遵守《土地管理法》,堅持一戶一宅制度。實施管理時優先使用村內存留土地,少占或不占農用地。對于違反《土地管理法》行為情節輕微的要及時予以糾正和制止,情節嚴重的要依法處罰。建立首長負責制,層層嚴格把關。獎罰分明,充分調動基層干部工作積極性,深入基層農村了解實際情況。發動群眾進行社會輿論監督,將違法占地等行為扼殺在萌芽階段。
(四)加強制度、政策的研究
在宅基地的整理中,有資金問題、人員調動、管理、戶口遷移、基礎設施建立、宅基地的流轉等問題。在完善法規的同時要大力解決好這些實際問題,這是做好宅基地整理工作的基礎和保障;要及時邀請專家學者針對這些問題建立配套制度和方案,切實解決好這些實際問題。
四、結束語
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不斷發展,抓住有利時機進行宅基地整理,不僅可以緩解當前耕地緊張的局面,促進我國耕地總體動態平衡,而且通過合理規劃,還能提高農民群眾居住環境,引領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閆安. 基于宅基地退出的土地再利用模式研究[D].天津工業大學,2017.
[2]陳藜藜,宋戈,鄒朝暉.經濟新常態下農村宅基地退出機制研究[J].農村經濟,2016(07):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