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國文
摘 要:阿拉善盟充分運用社區聯防聯控、部門聯防聯控和區域聯防聯控,真正形成了縱向分級、橫向聯動和主體明確、廣泛參與的全盟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機制。
關鍵詞:聯防聯控;森林草原防火
一、基本情況
阿拉善盟地處內蒙古最西端,地域遼闊,人口稀少,氣候惡劣,是內蒙古自治區沙漠最多、土地沙化最嚴重的地區。轄內賀蘭山和額濟納胡楊林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及東西橫亙800公里的天然梭梭林、人工飛播林草帶,構成了黃河上中游及西北、華北地區的天然屏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態價值,由此也成為國家重要生態功能區。
(一)氣候條件
阿拉善盟屬于內陸極端干旱區,降水稀少,風大沙多,冬寒夏熱,晝夜溫差大。由于地域跨度大,降雨量在地區和時空上分布不均,年均降水量由東向西為200毫米—37毫米,年均蒸發量卻高達3500毫米以上。全年盛行西北風,多集中于冬春季,風力大,年平均風速3.37-4.47米/秒,全年8級以上大風10-50天,最大風速可達34米/秒,全年沙塵日數8-20天,是我國沙塵暴西北路徑的主要通道和重要策源地。
(二)林草資源分布情況
阿拉善盟林草資源分布廣泛,但主要集中于阿左旗賀蘭山和額濟納胡楊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部東西橫亙800公里的天然梭梭林帶和東部阿左旗境內沿騰格里、烏蘭布和邊緣的飛播區。目前,全盟共有自然保護區9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6個,旗級自然保護區1個。自然保護區面積290.9萬公頃。據統計,截止2020年底,全盟森林面積3581萬畝,森林覆蓋度達8.01%;全盟草原面積28006萬畝,草原植被覆蓋度達23.68%。
(三)經濟社會概況
阿拉善盟總面積27萬平方公里,下轄三旗兩區。截至2020年,總人口26.2萬,地區生產總值304.8億元,產業結構以農牧業為基礎,加工制造業為支柱,文旅服務為新興產業,近年來發展較快,三次產業比例為5.8:57.0:37.2。2020年,全盟共接待國內外游客661.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07.2億元。其中,額濟納胡楊林景區和賀蘭山景區是當地最著名的旅游景區。
(四)森林草原火災風險狀況
由于氣候干旱,風力較大,該地區常年處于森林草原火災高風險地區,特別是自國家天然林保護工程啟動后,經過多年的飛播造林,阿拉善林區森林面積逐年擴大,林分蓄積、密度和地下植被蓋度不斷提高,導致了林內大量可燃物累積,火災隱患不斷加大,防火形勢十分嚴峻。以賀蘭山林區和額濟納胡楊林區為例,賀蘭山林區地形復雜,山勢陡峭,主峰俄博疙瘩海拔3556.1米,為內蒙古最高峰,一旦發生火災撲救十分困難。額濟納胡楊林區雖地勢平坦,但林區內仍有農牧民居住并從事農牧業生產。同時,由于外來旅游人員的進入,更加劇了野外火源管控難度,使原本就處于防火緊張的兩大林區,火險等級進一步提高增大,管控任務更加繁重。
二、聯防聯控的主要形式及管理方式
(一)主要形式
在聯防聯控的組織形式上,我盟目前主要采取了社區聯防聯控、部門聯防聯控和區域聯防聯控三種形式。
1、社區聯防聯控。由旗(區)林草局、保護區管理局等基層防火主體責任單位牽頭,聯合周邊蘇木鎮、嘎查村及工礦旅游企業,成立社區聯防工作組,負責轄區日常巡護、隱患排查、火源管控等日常工作。
2、部門聯防聯控。由旗(區)林草局、保護區管理局等基層防火主體責任單位牽頭,聯合當地有關黨政部門和航空護林、應急管理和森林消防等單位,成立部門聯防工作組,負責協調解決氣象、供電、供水、通訊后勤保障及火災空中巡護、應急撲救等技術援助。
3、區域聯防聯控。由阿拉善盟賀蘭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與寧夏賀蘭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結成聯防共同體,共同巡護邊界,相互通報火情及人員流動信息,共同處置突發火情等。
(二)管理方式
在管理上,一是每年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通報年度工作情況,協商解決存在問題和困難,制定下一年度工作計劃。二是建立包聯機制,由每個聯防部門或單位包聯一個管護站,開展經常性對接,協助解決管護工作中存在的困難。三是由氣象部門向基層防火責任單位每日推送氣象預報,大大提高防火工作的效率和精準性。四是在重點防火期開展聯合巡護、集體駐防。
三、聯防聯控在全盟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作用
通過多年實踐和不斷完善,我盟聯防聯控機制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充分調動了部門及社區參與防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了全社會參與防火的良好氛圍。保護區和周邊草原相連,廠礦旅游企業更是身處保護區或草原內部,認為劃定的邊界只能劃分各自的責任范圍,無法阻斷火勢的蔓延,建立聯防聯控機制不僅在形式上進一壓實了責任,而且使協防工作在組織上具有可行性,真正調度了周邊社區參與防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最科學有效的途徑。
2、充分調動了各方面資源,解決了基層單位面臨的許多自己難以解決問題。防火是一項社會工程,具體工作中需要來自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聯防聯控正式建立這樣一個交流和協作的平臺。
3、有利于樹立“森林防火、人人有責”的理念。一種理念的形成往往需要有一定的機制,有了機制的保障,才能使一項工作長期化、制度化,進而養成人們的思維定勢和習慣。從我盟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采取的聯防聯控形式,就發揮了這樣的作用,相信可以推廣應用到其他地方和其他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