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緒陽
摘 要: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與過去相比,更多人會選擇采用空中出行交通方式。現如今,空中交通量的不斷增加,使得空中交通管制員的工作量也出現了大幅的提升。作為直接影響管制空域飛行容量的關鍵,進近管制員的工作負荷會直接提高空域的利用效率,還會影響空域安全。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管理人員的工作負荷,接著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進近管制員工;工作負荷;空域環境
正文:在當前的空中交通管制過程中,管制員處在工作的核心位置,無論是管制員的工作負荷還是工作能力,都會對飛行安全產生重要影響。在我國民航運輸業高速發展的今天,管制員的工作壓力也會伴隨著航班數量的不斷增多而呈現出幾何倍數的增長,持續增長的空中交通流量使得管制員工作負荷不斷增加,高強度的工作荷以及管制員不規律的工作、生活方式容易導致管制員疲勞,風險隱患不容忽視,對空域運行效率及飛行安全帶來不利影響。對影響進近管制員工作負荷的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對策,做好預防和緩解疲勞的措施,對保障民航空管安全、高效、可持續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進近管制員工作負荷的主要影響因素
1.1合適的管制方法
在當前所進行的空域管理過程中,一般情況下進近管制人員會通過雷達或者是通過程序管理的方式來完成空域管理,兩種不同的管理方式都各有各的優勢和缺點。如果在選擇管制方式時不夠科學,不夠合理,就很有可能導致進近管制員在后續進行空中交通管理時難度較大。因此,在選擇管理方式時,需要考慮當前工作的實際開展情況和工作要求,通過綜合分析各項不同因素的影響,選擇最為合適的管制方式,做好管制工作的細節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通過科學的管制方式來減輕進近管制員員的工作負擔。
1.2硬件設備性能
進近管制員在工作過程中如果無法接收準確的信號,或者是接收的信號不夠連續就很容易導致管制員的管制指令出現偏差,這很可能會導致航空器的正常飛行出現問題。除此之外,如果接收的信號不夠流暢,進近管制員在工作時就需要更為集中的精力,從而保證信息的準確性,而這也無疑會增加管制員的工作壓力。要想解決該問題,就需要相關部門和相關工作人員定期針對機場內的通信設備和硬件設備進行檢查,保證信息輸入的準確性和流暢性。
1.3進近管制員的素質水平
就進近管制員的素質水平來說,除了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之外,也包括進近管制員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作為進近管制員正常開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礎,進近管制人員的身體素質必須達標。只有保證身體素質,才能夠正常的推進各項工作,才能避免由于身體狀況導致的缺勤。受到崗位要求限制,進近管制員的心理素質要求也比較高。由于管制員需要在工作過程中需要保證空域的安全飛行,并且要在面對緊急情況時盡快選擇解決方案,所以進近管制員一定要有極為穩定的心理素質和極為高超的專業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夠在面對突發情況時選擇最為合適的解決措施。
二、降低進近管制員工作負荷的措施
2.1選擇合適的管制手段
進近管制人員一般會采用雷達管制方式或程序管制方式,與程序管制方法相比,雷達管制的主動性更強,在進行管制時運用雷達管制方式,可以更加準確地掌握當前飛行器的飛行狀況。與之相對應的,程序管制則更像是一種被動的管制方式。兩者雖然各有利弊,但是總的來說,雷達管制方式更加符合當前空域管理的要求。通過雷達管制方式,進近管制員可以縮短干預時間,更加準確的把握飛行器的速度和航向,保證飛行器飛行過程中的各種飛行狀況都處在進近管制員的控制之下。相比較程序管制方式,雷達管制方式在無形中降低了進近管制人員的工作負荷,降低管制疲勞、提高工作效率需要每一位管制員加強對自身的了解和把握,更需要各方面的理解與支持。
2.2保證設備的使用性能
設備的工作狀態會直接影響信號接收的準確性和連續性,而這也直接影響了進近管制人員在接收信號時的工作量。因此,要想減輕有關硬件設備方面存在的工作壓力,相關負責人員就需要在平日的工作過程中,定期針對工作所使用的設備進行排查,確保設備輸入信息和設備輸出信息都準確無誤且及時。除此之外,在工作時還需要保證無線通信以及相關的網絡技術運行流暢。就像是機載設備和雷達設備運行,在進行空域管控時擁有一套高效的人機界面,那么機載設備和雷達設備就可以保證信息傳遞的準確性,從而降低進近管制人員的工作負荷,反之相反。在進行空域管理時,設備的穩定運行將會直接減輕進近管制人員的工作負荷,定期排查設備性能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2.3提高進近管制員的綜合素質
對于進近管制人員來說,需要達到的個人素質除了專業素質之外,更包括個人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作為最為基礎的工作要求,身體素質是保證工作正常進行的關鍵。心理素質相較于身體素質來說則更像是一個彈性要求,不同的行業對于心理素質的要求也存在差異。由于個體存在的差別,每個管制人員在相同的空域狀況、設備性能和管制手段之下所承受的工作負荷也是存在不同。為了保證進近管制人員的高效工作,相關部門在平時就需要加強進近管制人員能力素質的培養,定期進行工作培訓,根據當下的工作要求進行模擬考察,通過實際情況模擬結果來考察當前進近管制人員在面對突發事件時能否選擇正確的應對方式。在進行班組人員搭配時,負責人就要根據每一位管制人員的優缺點進行綜合考評,對管制人員隊伍進行合理搭配,讓其在工作過程中相互提醒、相互協調,從而構建更為完整的管制團體。
結束語:疲勞風險日益成為航空安全關注的重點風險之一,空域交通安全隱患也在逐步增加。為提高飛行效率和空域利用率,我國將現有的空域劃分成了不同的扇區,并根據管理要求設置了專門的管制崗位,雖然劃分扇區使得空域管理更為科學,但是近些年來不斷增加的空中交通數量也使得進近管制人員的工作負荷不斷增加,不僅影響了管制工作的開展,還影響了空域飛行的安全。因此,在下一階段工作開展時,相關部門需要有效評估進近管制人員的工作負荷,結合<<中國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規則>>中相關的法規標準,來強化管制員對疲勞管理的認識和思考,在保證正常進行空域管理的同時,提高空域管理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張樹峰. 進近管制員工作負荷研究[D].中國民航大學,2009.
[2]陳亞青,孫宏.進近管制員工作進程分類及工作負荷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6(02):65-68+148.
[3]胡偉.空中交通管制中人為因素影響的淺析[J];科技資訊;2011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