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祥
摘 要:在我國民航事業(yè)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之下,空中交通管制差錯也時常出現,直接引發(fā)嚴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必須對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工作開展全方位的風險管理,最終提高我國民航空中交通管制整體水平。
關鍵詞: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錯成因機理;風險管理
在我國民航空中交通管制推進的過程中,問題的出現往往是多方面因素影響的共同結果,其中人為因素所占的比重較大,其中包括操作失誤,安裝配置欠缺等等,這些都會引發(fā)十分嚴重的管制錯誤,為了確保人民群眾的出行安全,應當對問題成因展開全方位的分析,并且制定相對應的風險管理措施。通過對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差錯成英展開探討,并提出相對應的風險管理措施,能夠更好地提高交通管制的整體水平。
一、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錯成因機理
人作為各項活動開展的重要主體,任何行業(yè)的發(fā)展都與人離不開關系,工作人員的行為態(tài)度會直接影響工作質量。在我國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工作推進的過程中,管制人員的表現形式會直接影響管制工作的執(zhí)行嚴謹性。例如在交通管制工作推進的過程中,工作人員的心理素質以及技術能力都會直接影響飛機飛行的安全性,如果管制人員在飛機飛行的過程中,十分容易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響,或者綜合技術水平較差,那么在飛行的過程中很容易在遇到問題時產生恐慌情緒,最終很難確保飛機飛行的安全。近些年應用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民航飛機的飛行安全,為交通管制工作帶來一定的便利。然而,我國相對于其他發(fā)達國家而言,在技術應用這一方面仍然不夠嫻熟。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缺乏電子設備的流程指導,很多工作人員并沒有及時解決設備應用存在的問題,這也很難真正落實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工作[1]。
二、民航空中交通管制風險管理策略
(一)細化管理責任
在我國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工作推進的過程中,應當確保管理方式的制度化,并且將風險預警以及管理調控等各方面責任展開細化以及落實,使得每一個工作人員都能夠根據工作崗位的要求展開管制,避免工作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出現管制隨意性。除此之外,作為民航公司也應當根據相應的制度提供保障措施,使得制度能夠全方位的落實,一方面應當完善評價機制以及責任分配機制,根據管理系統(tǒng)中記錄的空中交通管制的流程,對數據進行及時的匯總以及分析,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比對,并且嚴格管理制度的要求,及時發(fā)現交通管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除此之外,也應當制定相對應的獎懲措施,對于在工作過程中存在不良問題的工作人員應當進行相對應的處罰[2]。對于一些在交通管制過程中提前發(fā)現風險問題,并且采取對策挽回重大損失的工作人員也應當適時的給予獎勵,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激發(fā)工作人員參與交通管制的積極性。
(二) 重構工作流程
明確和規(guī)范工作流程尤為重要,只有引導工作人員按照工作流程處理,才能及時備份保存民航空中交通管制過程中存在的數據,以便上級領導監(jiān)督檢查,或者在發(fā)現問題時展開復查。再者,民航應當具備完整的設施配置,從而確保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信息化建設。民航在空中交通管制系統(tǒng)建設的過程中應當明確管理的目標,通過規(guī)范空中交通管制模塊的業(yè)務流程,建設更加完備系統(tǒng)的業(yè)務操作流程,最終確定民航空中交通管制監(jiān)督的重要節(jié)點,制定合理的審評機制,增強信息化系統(tǒng)的自動糾錯功能[3]。在民航空中交通管制系統(tǒng)建設的后期,應當對系統(tǒng)和流程的運作效果進行分析評價與匯總,幫助工作人員制訂更加全面的信息化實施計劃,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完善民航空中交通管制流程,提高系統(tǒng)信息化建設質量。
(三)提高素質水平
當下在我國民航交通管制工作推進的過程中,對于工作人員的專業(yè)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要求較高。例如按照管理程序等要求,規(guī)定了工作人員應當定期地進行體檢,使得申請水平達到交通管制工作崗位要求。除此之外,工作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以及應急處理能力也應當按照考核標準進行全方位的評估,使其能夠全方位的勝任交通管制工作。除此之外,對于站崗的工作人員也應當開展常態(tài)化的考核以及培訓,不斷提高班組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盡可能地降低人為因素對于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產生的不良影響[4]。
(四)健全服務體系
在飛機飛行的過程中會受到不明氣流、氣候以及障礙物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飛行事故的發(fā)生,這時候作為航空公司的網上服務體系尤為重要。服務體系主要指的是在空中交通管制的過程中,通過運用多項智能技術,對飛行過程中產生的各項問題展開分析,最終提供服務。通過根據飛行的實際情況進行提前的分析預測,研究在飛行過程中是否會出現特殊情況,是否會受到氣候的影響,通過對這些情況展開提前的準備,最終使得飛機飛行的過程中更加平穩(wěn),避免事故發(fā)生,因此通過健全民航空中交通管制的服務體系,能夠幫助工作人員及時應對突發(fā)情況,并且作出科學有效的反應[5]。例如氣象服務部門主要針對飛機飛行過程中出現的氣候變化進行分析及指導,通過對氣象部門展開溝通與合作,最終能夠確保飛機飛行的安全,使得乘客都能夠安全的到達目的地。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民航交通管制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能夠盡可能地確保飛機飛行安全,最終全方位落實管理工作,使得人民群眾在出行的過程中更加放心,最終推動我國民航事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作為管制人員也應當克服交通管制過程中出現的差錯,通過提高安全意識,全方位的落實安全責任,加強技術學習,完善服務體系,最終推動我國民航事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鄭晨野.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錯成因及風險管理的思考[J].中國新通信,2019,21(11):28.
[2]董兵,何光勤,馬昕. 終端區(qū)空中交通管制關鍵風險因素推斷及控制分析[C]//第八屆中國航空學會青年科技論壇論文集.[出版者不詳],2018:596-603.
[3]董玉霞.對空中交通管制中安全風險預警及決策創(chuàng)新的探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8(04):172-174.
[4]張俊強,胡德振,曹悅琪,盧飛. 基于信息熵的危險天氣下終端區(qū)管制風險評估[C]//2017年(第三屆)中國航空科學技術大會論文集(增刊).,2017:131-136.
[5]張俊強,胡德振,曹悅琪,盧飛.基于信息熵的危險天氣下終端區(qū)管制風險評估[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7,49(S1):12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