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外商直接投資在我國的投資規模不斷加大,對于我國社會與企業的自主創新方面也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究其原因,外資雖然提高了我國的技術能力,卻沒有培養出我國的技術發展歷程。本文論述了FDI與自主創新的概念,并提出了FDI對我國自主創新的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希望為有關部門提供參考。
關鍵詞:不同類型FDI;自主創新;影響
引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通過多方面吸引外資企業投入,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經濟發展與各項技術性的進步,FDI的引入也對我國經濟增長起到了極大的作用。但從事實來看,FDI在引入的同時,也帶來了較為激烈的競爭,雖然為我國帶來了很多進步,但卻不難看出對于我國自主創新方面還產生了各項影響。
一、FDI與自主創新的概念
FDI是現代資本國際化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是一種其他國家所經營的企業在我國的投資,并按照外國的方式進行經營與管理。當前FDI的根本目的在于對該企業的經營管理具有完全的發言權,通過獲取全部的經營控制權,來完成長期的投資行為。
而自主創新則是企業發展的基礎,應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攻克各項技術難關,并加強后續的自主研發環節,通過自己的力量實現商品的利潤收益,從而突破發達國家的壟斷,獲得更多的國際地位。我國自主創新包括內生性與領先型兩方面。內生性作為自裝創新的根本特征,讓企業以來的技術與知識應來源于企業的自身,不憑借向外界購買技術,而是通過自身的力量實現技術突破,而領先型則是要求在技術方面應處于領先地位,形成受法律保護的技術壟斷。
二、不同類型的FDI對我國自主創新的積極影響
(一)促進學習國外先進技術
當前時代下,不可否認外資企業相比于我國企業擁有者更多的技術方面的差距,而我國企業也可以通過學習與借鑒外資技術,提高自身的生產水平與技術能力。外資企業的先進技術可研發更多的新產品,也可以對我國企業起到示范性作用,而外國也可以通過引進來進行技術性改造,最終掌握核心技術,全方位提升自身實力。另外也可以直接進行二次創新,讓我國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積極創新。我國作為后發優勢國家,由于初次研發的投入較高、風險較大,因此我國企業可將外資企業的技術進入看作發展機遇,并通過模仿創新的方式進行結合與進化,這種合理的借鑒創新更加有利于我國自身的技術水平發展[1]。
(二)刺激我國自主創新
由于我國企業與外資企業相比在技術與管理上都有著較大的差距,因此FDI自進入以來,便加劇了我國的市場競爭,而為了爭取更多的生存與發展機會,我國企業只能不斷改進技術,提高生產力與創新力,因此FDI也成功阻止了我國的某些企業進行壟斷的局面,加強了市場競爭力,促進了國內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
另一方面,外資企業在投資過程中會在其他國家進行原材料的進口,所以會有著很高的成本,而我國地產較為豐富,也有很多產品質量有保證的企業,因此外資企業通過采購行為也促進了我國經濟的流通,并為相關技術人員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這種技術方面的擴散,更加促進了我國整體科技水平與生產能力的提升。
(三)擴大企業人力資源儲備
技術性的差距難以避免,外資企業在技術方面的擴散性有著較為積極的影響,很多在外資企業工作過的人都作為技術的載體回到了我國本土的企業,為相關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技術支持與引入,而企業也可以在此過程中消化并掌握新技術,因此外資企業的進入,便可以從多方面促進我國企業的人力資源儲備,并為我國的高科技人才提供了學習與培訓的條件,我國人才與自主創新,也隨著外資企業的融入而提升了質量與積極性,從而加強了我國企業各方面的能力。
同時,在我國人才接受外資企業培訓的過程中,也會在外資企業積累相當的經驗,并參與技術與產品的研發創新,獲得了更為先進的技術,這種人員的流動更加可以帶動我國企業得到長足的發展。
三、不同類型的FDI對我國自主創新的消極影響
(一)導致我國企業對技術的依賴
長期發展以來,我國很多企業都具有了較強的技術研發能力,且取得了一定的競爭優勢,但在與外資企業進行合作的過程中,外資企業也會從我國企業中挑選生產能力較強、技術程度較高的合作對象,但這些企業與外資企業相比還是存在著較大的不足,久而久之我國企業在合作過程中就喪失了話語權,也缺乏了自主創新的能力,加強了對外資企業先進技術的依賴性,直至今日,我國原本花費大量人力財力投入的汽車工業,在與外資企業的合作中,開發能力被逐步削弱,當前國內生產的汽車產品幾乎都是通過合資生產,幾乎沒有自主研發。
(二)導致了我國企業人才流失
人力資源也是企業進行生產與技術創新的核心條件。外資企業在我國活躍過程中,一方面是為我國培養了很多新型人才,但另一方面也憑著其高度的福利待遇,吸收著我國當地的優秀人才,讓很多專業能力極強的技術型人才涌入了外資企業,造成我國人力方面的不足,各個企業所回流的優秀人才較少,形成了外資企業對人才的壟斷,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與技術自主創新形成了制約[2]。
(三)不利于我國掌握新技術
外資企業在與我國企業的合作中,通過技術的擴散,雖然讓我國的企業學習、吸收到了新技術,但同時很多跨國公司也為了獨資化而實行了技術封鎖,并通過在我國的分公司內部采取了相應的措施,防止技術外泄,就算與我國企業的合作過程中,也極力避免我國人員接觸核心技術的機會。另外,外資企業在技術開發上也僅僅是通過已經成型的產品流入我國企業中,這種成型的產品并不同于技術研發的能力,對于我國企業吸收掌握新技術提供了阻礙。
結語:總而言之,在外資企業與我國企業的溝通與合作中,由于其較為先進的技術,以及對我國人才的培養,為我國提供了更多的學習與發展的機會,但同時也正是因為技術水平,為我國的技術研發與自主創新造成了一定的制約與影響,因此我國應加強自身自主創新能力,實現與外資企業的平等發展。
參考文獻:
[1]易倩. 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創業創新的影響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9.
[2]李琳. 貿易摩擦對中國高技術產業自主創新影響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9.
姓名: 任家威 性別-出年: 男-1996 籍貫 到市: 湖北省 ?市 族: 漢族 職稱: 學歷: 碩研究 研究向:F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