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
在我國開局“十四五”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之際,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已經正式發布。中央一號文件既立足當前,又兼顧長遠,為鄉村振興擘畫了新藍圖,部署了新舉措,是“十四五”時期“三農”工作的行動指南。吉林省作為農業大省、糧食大省,要按照中央一號文件引領的方向,全面開啟鄉村振興新時期,助力實現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一、“三農”工作重心發生歷史性轉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在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仍然極端重要,須臾不可放松。與以往不同的是,我國“三農”工作順應大勢、服務大局,重心已經發生歷史性轉移——從脫貧攻堅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歷經8年的艱苦奮斗,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以解決,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但必須看到,現階段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鄉村發展不充分仍是社會主要矛盾的主要體現。“十四五”時期,“三農”工作依然極端重要。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因此,從今年開始,我們要集中資源,集中力量,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國家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二、做好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在由脫貧攻堅轉向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我國歷史性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但脫貧基礎還不夠穩固。從收入水平看,當下脫貧地區防止反彈的任務還非常艱巨,相當一部分脫貧戶雖然其基本生活有保障,但收入水平還很低。脫貧地區、脫貧群眾發展基礎和自我發展能力仍然不強,鞏固成果防止返貧任務仍然很重。因此,2021年的首要任務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確保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平穩過渡。為此,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對擺脫貧困的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過渡期內保持現有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在脫貧攻堅過程中,我們形成了高效協同、配套完整的工作體系和工作方法,建立了比較完整的領導體制、工作機制、政策措施,這是我們在脫貧攻堅中形成的重要成果。脫貧攻堅是攻堅戰,鄉村振興是持久戰,要在轉換過程中保持領導體制、工作隊伍、扶持政策等的持續穩定、有序銜接和不斷完善。
三、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
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要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我國是14億人口的大國,糧食安全是頭等大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手中有糧,心里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糧食問題再怎么強調都不過分。如何落實糧食安全,關鍵是要進一步壓實地方黨委政府的義務和責任,切實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為此,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明確要求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高單產水平。
穩定發展糧食生產,要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重點抓好種子和耕地兩個關鍵。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目前良種基本上都控制在跨國公司手里,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糧食生產的根本出路在科技,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快實施農業生物育種重大科技項目,深入實施農作物和畜禽良種聯合攻關。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堅決打贏種業翻身仗。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要加強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穩定種植面積。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推廣保護性耕作模式。健全耕地休耕輪作制度。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全面實施秸稈綜合利用,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深入開展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加強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
四、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
“十四五”時期,鄉村建設擺在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通過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使鄉村面貌發生顯著變化。
在改善基礎設施方面,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繼續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著力推進水電路氣房訊等公共基礎設施往村覆蓋、往戶延伸,重點改善通自然村道路和冷鏈物流等既方便生活又促進生產的基礎設施,探索建立長效管護機制。
在優化人居環境方面,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啟動實施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從農村實際和農民需要出發抓好分類改廁和污水處理,逐步提高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和生活污水處理率。
在提升公共服務方面,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持續推進縣、鄉、村公共服務一體化,推動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資源在縣域內優化配置,不同層級明確不同建設重點,滿足農民不同層面的需求,實現功能銜接互補、資源統籌配置。
五、通過改革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改革是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中央一號文件對深入推進農村改革作出一系列部署。農村改革繞不開土地問題。農村土地一方面對國家對社會有保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的功能,另一方面對農戶對農村有保生存保穩定的功能。鄉村振興的土地問題如何解決?推動新一輪農村改革,中央一號文件以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為主線,以推動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為重點,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更有力的制度支撐。
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政策。突出抓好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兩類經營主體,鼓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壯大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中央一號文件提出2021年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階段性任務,扎實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集體經濟發展路徑,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穩慎推進新一輪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有效實現形式。積極探索實施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
(作者:中共吉林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主任、教授)
責任編輯/李?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