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新中國航空事業發展70周年。北京北郊,中國航空博物館陳列著50架飛機模型。這些模型囊括了中國大多數“明星”機型,在這里公開展出。
這50架航模,均出自航空工業集團成都飛機工業公司航模人韋克敬之手。每一架航模都有名字,每個名字背后都有故事。觀察從我國首架噴氣式教練機殲教-1,到國產新一代隱身戰斗機殲-20,新中國航空工業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的歷史進程,韋克敬用畢生心血制作的飛機模型是一個窗口。
60多年來,韋克敬制作了1000多架飛機模型,大到2米長的殲擊機,小到8厘米長的教練機,共計600余種型號。
投身航空事業60多年,韋克敬見證了中國航空工業的蓬勃發展,這1000多架航模,描繪了中國航空工業的宏偉藍圖。
“航模人,就要一輩子專心干一件事,模型造得越好,飛上天的戰機就越多。” 在所有航模中,韋克敬傾注感情最多的是殲-5甲。這款機型,是廠里研制生產的第一架戰機。
“這架模型承載了太多的希望。”韋克敬說,當時中國航空工業剛剛起步,能夠制作一架殲-5甲模型,就意味著更多人可以學習飛機的構造和原理,意味著中國離自主研制飛機的夢想更近了一步。
為了這個夢想,韋克敬和中國航空人開啟加速度。在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速度,如同這個國家的發展一樣,讓世人驚嘆。
(摘自《解放軍報》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