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萱

摘要:田園綜合體是我國在城鄉統籌發展的前提下提出的以休閑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為手段,解決城市休閑娛樂、健康飲食等方面的需求,促進鄉村發展、三產融合的全新農村產業發展模式。本文著重闡述了田園綜合體規劃設計的思路,并以美麗南方田園綜合體設計為例,闡述美麗南方田園綜合體的存在問題。以期對田園綜合體規劃設計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田園綜合體;規劃設計;美麗南方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21)04-0109-02
1田園綜合體概述
田園綜合體是指以鄉村為依托、農業為基礎的復合、新興的文化休閑綜合體?!疤飯@”是指自然資源豐富、自然風光優美的農村地區,其重點是改造農村鄉村價值觀,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人與自然的統一;綜合體的概念起源于建筑學領域,然后擴展到城市建設和商業布局,是指基于某一功能與其他相關功能相結合,使其具備該領域所有功能的組合模塊,本質上是一種有機復合、多功能的組合模式。建設田園綜合體的目標是重組農民生活、生產、休閑等功能區,實現集約化經營管理。
2田園綜合體規劃設計的思路
2.1規范化園區標準并創新頂層設計
田園綜合體能否成功建設,一方面與政府科學制定的規范化園區標準密切相關。只有在政府制定的統一規范化園區標準下,通過科學的計算方式打造“性價比”最高的田園綜合體園區標準,才能防止田園綜合體成為“大而糙”的排場工程。另一方面,只有創新頂層設計才能使本田園綜合體區別于政府制定的統一規范化園區標準下的鄉村文化旅游。換句話來說,就是要打造具有獨特性的鄉村文化旅游綜合體。如果把田園綜合體比做一個“舞臺”,創新頂層設計就是在這個“舞臺”上要創造出能夠突出當地域特質、奪人眼球的“劇本”。
2.2用“智能”達到“共享”的目的
田園綜合體的出現是打破城市與鄉村、城市居民與鄉民、休閑與農務間的界限,把城市和鄉村的優點聯動起來,使更多的城市游客自發的親近自然,歸隱田園??梢?,田園綜合體所需要具備的功能是復雜多樣的。既要具備基礎的農業、農務設施,也要滿足城市游客對理想田園及品質生活的需求。利用鄉村和城市優勢互補,通過科技智能的方式構建城市與鄉村、城市居民與鄉民之間的共享平臺,讓各部分剩余資源得到合理分配。在功能配置上,田園綜合體既要保留農務、鄉村、鄉民固有的、原始的生產手段來滿足城市游客返璞歸田園勞作的體驗感,同時也要基于周邊配套設施的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二者相輔相成。形成“城市居民—田園綜合體—鄉民—田園綜合體—城市居民”有機的、可持續的循環共享系統。
2.3融入藝術構建情景消費
情景消費在這里是指充分創造出真實且立體的鄉村民俗及理想的田園生活場景,來促使城市游客引發“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情感共鳴,從而達到田園綜合體的基礎優勢。然而田園綜合體與常規的城鄉建設有所不同,田園綜合體所表達的是不同于以往單一的鄉民或是單一的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是集二者優勢為一體、相互參照、彼此共存的新型生活方式。藝術作為遠離的城市居民和村民共同向往的自然田園生活場景再現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它總能潤物細無聲、無時無刻的散發魅力,深深吸引源源不斷的城市居民走近田園,進入園區。藝術賦能于田園綜合體,并不意味著要脫離地域文化特征,遺世而獨立或僅是簡單粗俗的打著“藝術”的噱頭,做千篇一律的文化旅游類別的網紅打卡點。應將藝術融入當地環境和民俗中,以當地自然空間的肌理作為創作“畫布”,光與影、風與雨、山川與河流通通都作為“創作元素”,營造出流動的空間環境,并與沉浸其中的當地居民共同創作出人景互動的“藝術作品”。
3美麗南方田園綜合體規劃設計
美麗南方田園綜合體位于廣西首府綠都南寧市西鄉塘區,距市中心15公里,交通便利,綠葉成蔭,自然田園風光秀麗,是集生態觀光農業、自然景觀、文物古跡、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現代休閑農業示范區。在美麗南方,蜿蜒的石埠堤將青瓦房古村落、胤龍生態園、鳳凰園、忠良村等“珍珠”串了起來,鑲嵌在邕城旅游的曼妙畫卷中。園區充分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人文資源,進行農事體驗、創意農業、農耕文化、休閑旅游等多種實踐,探索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的發展之路。
以下將從園區規劃設計、功能配置設計、特色文化藝術設計三方面闡述美麗南方綜合體的現狀,以期推動以美麗南方為代表的田園綜合體試點的建設工作。
3.1園區規劃設計
美麗南方園區總規劃面積約為10.46萬畝,耕地占有面積6.2萬畝,其間主要投入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產業項目有48個,占地面積8000畝(如圖1)??v觀國內其他田園綜合體,可直觀看出美麗南方園區這一列數據的概念。作為我國田園綜合體項目試點的“開拓者”——無錫田園東方,它的總占地面積約為0.625萬畝,僅是美麗南方規劃面積的6%;廣東珠海嶺南大地田園綜合體,總規劃面積約為1.77萬畝占地,大約只是美麗南方總規劃面積的17%。
在田園綜合體核心區的規劃設計中,面臨的問題有:改建建筑與周圍環境的協調性問題、核心區建筑功能的分區問題、田園綜合體的建筑特色與文化問題。雖然存在諸多問題,但其在其他方面還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例如從入口空間到建筑大廳再到各個空間,其都注重游客的心理感受,擁有適當的空間尺度,構建了豐富的空間序列,創造了對場景的良好視線,具有布局合理的功能流線等。此外,動態空間的合理布局、清潔空間的合理布局,滿足了游客在多種功能上的需求。同時,其強調高標準的服務理念,每一塊板塊都有離核心區建筑最近的道路。
3.2功能配置設計
田園綜合體旨在打造“將生態還給自然”與“農業+”的復合型產業鏈。相較于無錫田園東方綜合體,不論是科技研發,還是雨水收集、水體凈化、河塘系統等都做了很多的創新,形成一套獨特的“將田園還給自然”的生態涵養系統。但美麗南方在固有的功能“八區”(加工物流集散區、農事體驗區、傳統村落保護區、智慧農業展示區、特色養殖集聚區、循環農業示范區、高效農業集中區、生態農業康養區)基礎上僅有較為粗略的“漁業—畜牧—沼氣—水果”“養魚—蔬菜共生”單向系統,不能夠充分的將“八區”有機聯動起來,更不能夠形成一個整體園區內相互助力、相互聯系的可持續、有機綠色的生態循環系統。另外,走在美麗南方園區古村落中,局部可見尚未修繕依舊保留著“原始”狀態的土著建筑,導致游客身在其中,卻不知其味,達不到預期值回歸自然純樸的理想田園生活的初衷。這些都是美麗南方田園綜合體在功能配置設計方面有待解決的問題。
3.3特色文化藝術設計
美麗南方在特有鄉土文化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從我國民族文化的角度來看,美麗南方所在的南寧市位于壯、瑤、苗、侗族等11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地區,涌動著大量各少數民族文化的民俗風情、古民居建筑(如忠良村、青瓦房古村落等);從國家文化交匯來說,廣西壯族自治區是我國西南邊陲地區,緊鄰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是地處我國少有的熱帶季風氣候的沿海地區。因此,造就了美麗南方田園綜合體有著文化、氣候、地理環境相互交融后專屬的“異域風采”。但是,美麗南方園區周邊區域的經濟水平、人們消費觀念相對落后導致美麗南方并沒有足夠力量展現出其地域文化特征,只能將其封鎖在博物館中,用“陳列”的方式列舉出“文化傳承”的“標本”,慢慢的在簡單同質化模仿“做舊的鄉愁”“荒廢的田野”“突兀的建筑”現象中失去“靈魂”。
4結論
田園綜合體的核心區在田園綜合體中起著主導作用。餐飲、住宿、休閑、娛樂等功能逐步完善,對田園綜合體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未來的發展中,應利用核心區的優勢,加強對田園綜合體的宣傳,吸引游客體驗、觀光,體現核心區的經濟價值,從而體現社會價值、生態價值、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