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佳睿

推開門的那一刻,他就被母親緊緊抱在了懷里。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母親仿佛蒼老了許多,她泣不成聲地說道:“感謝上帝,保佑我的山姆平安歸來。”他像個孩子一樣,把沾滿淚水的臉深深埋進母親的懷中。
(開頭直接進入核心情節,沒有多余的交代,只用這對母子的語言和動作描寫,就把讀者帶入情境,體現了微型小說短小精悍的特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母親的語言描寫為后文做了鋪墊。)
這時,一只大手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一一是父親。山姆抬起頭,看向周圍,被一種真切的幸福包圍著,喃喃地說:“我回來了,我回來了……”房間里所有人都歡呼起來。
歡樂過后,大家把話題轉到了正在經歷的這場災難上。氣氛開始有些嚴肅了,他們想到山姆住院后為他擔憂的心情。山姆只是安靜地聽著,因為怕母親擔心而不愿提起在醫院那段和死神較量的日子。
(其他人的歡樂氛圍與山姆的心理活動形成強烈對比,營造出沉重的氣氛。)
恍惚中,他陷入了沉思,耳邊再次回響起醫院門外那些撕心裂肺的哭聲,還有與他共用一臺呼吸機的病友發出的“我不能呼吸了”的求救聲;他仿佛又看到醫院停車場上因為沒錢住院而躺在一個個方格子里呻吟的窮人,以及他那為昂貴醫藥費而每天與保險業務員糾纏的家人……
山姆的心仿佛被什么揪了一下,疼痛讓他低下頭,閉上了眼睛。此時,他又感到自己是幸運的。雖然自己的工廠不太景氣,但好歹給自己上了HMO保險,使他不用像停車場上的窮人那樣等死。母親已經再三和保險業務員確認,以自己的職務,可以獲得高達20萬美元的醫藥費保障。當他躺在病床上,從電話里聽到母親帶來的消息時,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又有了康復回家的信心。實在要感謝這20萬美元!要知道,那些一線工人的保障只有5萬美元,真有可能不夠醫藥費呢。
(巧妙運用了插敘手法,通過主人公的回憶把疫情期間的片段串聯起來,用強烈的畫面惑和真實的事例凸顯文章的現實意義。)
他看著母親新增的白發,又緊緊摟住了她。父親說道:“我的孩子,你要感謝你生在了這個國家,這里有世界上一流的醫療設施和最棒的醫生和護……”母親卻打斷父親的話:“這難道不是我們偉大的主降福山姆的奇跡嗎?”
(父母的對話再次為之后的情節反轉做出鋪墊,母親的話巧妙地呼應了開頭,造了非常典型的人物形象,而父親的話則更具諷刺意味。)
這時,清脆的敲門聲打斷了他們的談話——是遲到的姑媽來了嗎?山姆輕快地打開房門,原來是鎮上的郵遞員。他遞上了一個白色的信封,說:“山姆先生,很高興看到您康復出院了。”
山姆一邊往客廳走,一邊撕開信封,并從里面取出一張打印賬單。長串的數字占滿了視線,他需要緩慢地移動目光,才能看清楚每一種藥的費用、每一項治療費、醫生的診療費……當他看到最后那排醒目的黑體字時,笑容僵在了臉上,情不自禁地念出了聲:“總計886.114美元。請您按時繳費,謝謝合作。”他呆住了,大腦一片空白。屋子里突然靜下來,靜得可怕。
(歐·亨利式的結尾,突出了小說的諷刺意味。如果能在主人公讀出醫療費的金額時戛然而止,可能更有發人深省的效果。)
茅盾說過:“短篇小說主要是抓住一個富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片段,來說明一個問題,或表現比它本身廣闊得鳥、也復雜得鳥的社會現象的。”
雖然這只是一篇小學生微型小說習作,但小作者關心時事、善抓熱點,辛辣地諷刺了社會現實。此外,小作者巧妙地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不論是剛剛出院的山姆,還是虐誠的母親,甚至只有一句話的父親和郵遞員,他們的形象都活靈活現。尤其結尾的處理,恰到好處,情節急轉直下,反轉的手法制造出強烈的沖擊。小作考充分運用了課堂上學習的小說技法,做到了學以致用。
當然,局限于小作者的年齡和閱歷,有些細節可能與社會生活的真實情況有出入,相信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以創作出更加優秀的作品。
(輔導教師:晁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