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景玥 本報特約記者 甄翔
經過一夜轟炸之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間的交火烈度并未減弱。11日,巴勒斯坦發射火箭彈與以色列進行空襲的聲音仍在加沙地帶上空回響。巴以此次沖突已經造成至少26人死亡、超過700人受傷。盡管國際社會緊急呼吁沖突雙方立即停止暴力行動,但沖突并沒有降溫的跡象。以色列11日開始在南部地區增兵,而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當天凌晨也表示要將襲擊進行到底。
“城墻衛士行動”VS“圣城之劍”
據卡塔爾半島電視臺11日報道,當天凌晨,哈馬斯下屬武裝部隊“卡薩姆旅”及其他巴勒斯坦武裝派別在代號“圣城之劍”的行動框架下,對加沙地帶附近的猶太人定居點實施打擊。巴勒斯坦抵抗運動各派別宣布,已經針對以色列發射100枚火箭彈,其中7枚針對耶路撒冷,其余的火箭彈打擊了阿什克倫、斯德洛特等地。以軍方11日稱,巴方向以色列發射250多枚火箭彈,造成以色列兩人死亡。這是以色列自以巴沖突發生以來首次出現死亡事件。哈馬斯領導人哈尼耶11日凌晨表示,針對以色列的火箭彈襲擊將會繼續進行,直到以色列結束“在耶路撒冷和阿克薩清真寺的所有恐怖主義和侵略行為”為止。
就在巴勒斯坦方面發起“圣城之劍”行動之前,以色列周一晚發起“城墻衛士行動”,通宵襲擊了哈馬斯位于加沙地帶的130多處軍事目標,打死15名哈馬斯武裝人員。美聯社11日稱,巴勒斯坦衛生部加沙地帶發言人卡德拉表示,以軍空襲加沙地帶已造成至少24人喪生,其中包括9名兒童。巴勒斯坦紅新月會表示,在耶路撒冷及整個西岸,已有超過700名巴勒斯坦人在與以安全部隊的沖突中受傷。在以色列發動“城墻衛士行動”之前,哈馬斯給以色列下達最后通牒,要求以軍在格林威治時間10日下午3時之前從阿克薩清真寺地區撤走安全部隊。在最后期限過后,哈馬斯向以色列發起火箭彈襲擊,引發以軍后續報復。
據以媒11日報道,因巴方持續用火箭彈襲擊以南部地區,以國防部長甘茨當天批準召集5000名預備役人員,將他們作為增援部隊派往該地區,并準備在加沙地帶展開大規模攻勢。以色列國防軍總參謀長科哈維周一還取消了一場大規模軍演,以便騰出軍隊在加沙地帶展開行動。韓聯社稱,10日訪問韓國的以色列外長阿什肯納齊因本國發生緊急情況急忙回國,并請求韓方諒解。
國際社會呼吁巴以為局勢降溫
聯合國安理會10日就耶路撒冷局勢舉行緊急磋商。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表示,中方對耶路撒冷暴力和緊張局勢不斷升級深表關切,中方譴責針對平民的暴力,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采取有利于局勢降溫的行動。以色列方面應當采取措施防止針對伊斯蘭教信眾的暴力、威脅和挑釁。耶路撒冷老城內圣地的歷史現狀應得到維持和尊重。
據“阿拉伯新聞”11日報道,卡塔爾、約旦、科威特、沙特和埃及等國譴責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襲擊,呼吁以色列停止強行驅逐巴勒斯坦人。在土耳其、黎巴嫩、敘利亞等國,許多民眾上街游行,反對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暴力攻擊。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長蓋特對以色列表示譴責,呼吁國際社會采取行動,制止暴力。
BBC稱,英德法等歐洲國家以及歐盟呼吁沖突雙方為局勢降溫。白宮新聞發言人普薩基稱,美國總統拜登對此次沖突表示嚴重關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雖然表示所有方面需要為局勢降溫,但強調以色列有權捍衛自己免受火箭彈襲擊,哈馬斯必須立即停止對以色列的攻擊。面對巴以沖突持續升級,拜登政府迄今未采取有力措施緩解緊張局勢,引發民主黨部分議員和美國媒體的批評。聯合國安全理事會10日就耶路撒冷局勢舉行緊急會議,但沒有立即發表聲明。法新社援引一些外交官的話稱,是美國阻止安理會發表聲明,因為華盛頓認為發表公開聲明將產生反效果。
巴以沖突癥結難除
半島電視臺稱,在今年齋月,以色列打破尊重宗教信仰的基本承諾,阻止穆斯林進入阿克薩清真寺,禁止巴勒斯坦人按照傳統在大馬士革門附近集會。以政府還要求居住在東耶路撒冷謝赫杰拉地區的巴勒斯坦人搬離。以色列的種種做法最終導致巴以矛盾不斷升級。
不過有觀點認為,耶路撒冷的歸屬問題才是造成本輪沖突的根本原因。以色列1967年占領東耶路撒冷后,單方面宣布整個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巴勒斯坦要求建立一個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巴勒斯坦國。國際社會普遍不承認以色列對整個耶路撒冷擁有主權。分析人士指出,這個“癥結”不除,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間的沖突將不會停止。同時美國無條件支持以色列也會導致危機加劇。國際社會應加大外交努力,推動巴以和平進程走出僵局。▲
環球時報2021-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