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剛
(江蘇國興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江蘇泰興 225400)
隨著國民經濟不斷提升,我國城市化的進程不斷擴展,城市中人口的數量不斷增多,原有的居住空間已經不能容納大批人口生存的需要。所以,目前我國建造了很多的高層建筑物,同時在建造建筑物時,建筑了很多地下室、地下車庫等地下結構。地下室是建筑工程當中運用比較廣泛的一類基礎構造型式,不但可以使得空間的應用率得到提升,對于用地緊張情況具有有效緩解作用,而且還可以使得建筑構造的安全性以及穩定性得到有效提升。從這里能夠看到,地下室的防滲漏施工工作質量對于建筑工程使用壽命以及安全性具有較大作用,現實施工當中,需要強化地下室的防滲漏施工工藝研究,而且與最新防滲漏技術與材料相結合,切實提高地下室的防滲漏能力,確保建筑整體構造的安全性以及穩定性。地下室滲漏如圖1 所示。

圖1 地下室滲漏
地下室屬于地下構造,非常容易遭受地下水作用而發生滲漏以及潮濕等多種情況,假如沒有采用有效合理的方式進行相關處理以及防護,將會對于建筑構造的安全性以及穩定性造成直接影響,更甚者會造成地上構造出現失穩問題,發生坍塌或者是傾斜等嚴重問題。
地下室項目設計之前,相關設計工作人員假如沒有深入工程場地開展實地的考察,或者是沒有對于現場施工現場條件、水文狀況以及地質結構等各方面因素對工程質量造成影響進行考慮,將會造成施工設計措施不科學、不合理,從而造成由于設計問題,造成地下室的防滲漏成效較差,或者地下室的滲水問題發生。除此之外,關注功能性的設計,忽略地下室的防滲漏要求,造成當地下水位出現變化的時候,地下室構造由于不能承受地下水的侵蝕出現滲漏問題,造成建筑基礎構造的穩定性遭受作用,導致構造坍塌沉降等多種嚴重問題。建筑工程設計與項目整體的成效以及質量具有直接關聯,對于施工進程具有規范以及指導影響,因此能夠得知設計對于項目建設的關鍵意義。
材料是對于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造成影響的關鍵原因之一,所以,防滲漏材質直接關系地下室的防滲漏成效。伴隨科學工藝的逐漸發展進步,新型的防滲漏材質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原始防滲漏材質與現階段建設需要不相符的同時,還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結構防滲漏能力,現實施工進程當中,忽略對防滲漏材質試驗檢驗,或者是不關注新型的防滲漏材質的運用,就會很容易發生滲漏現象。不過新型材質和原始防滲漏材質相比較,施工的成本比較高,所以,推廣應用相對是較為困難的,這需相關研發人員加強研發的力度,提升新型的防滲漏材質推廣度。
地下室是屬建筑工程的基礎構造,將承載建筑地上構造大多數的荷載。現場的管理為保證施工質量的關鍵方式,假如管理不到位,將會造成地下室的防滲漏質量出現不合格問題。假如防滲漏質量是不到位的,地下室于地上建筑長時間荷載以及地下水的侵蝕作用之下,將會發生結構裂縫以及滲漏等情況,對于地上建筑構造的穩定性造成一定影響。除此之外,施工工作人員于施工進程當中缺少科學性以及規范性,也是導致地下室的防滲漏質量比較差的原因之一。對于地下室的防滲漏質量產生關鍵影響的因素為施工質量,假如施工質量難以達到相關設計需要與相關準則,將不能確保地下室的防滲漏成效實現。
在對地下室工程進行設計時,為了能進一步改善防滲漏的效果,應當在設計的過程中設置多層防水材料,例如,在混凝土的表面涂抹一層防水涂料之后,再在防水涂料層的上面設置一層水泥砂漿保護層,最后在加鋪防水卷層,對于地下室混凝土材料的使用,要選擇抗滲混凝土P8。另外,當設計地下室的面積相對較大時,要在合適的位置設置后澆帶,以避免底板以及頂板發生收縮變形。同時,要在墻以及地陰角的位置處附加防水卷層。在對地下室頂板結構進行設計時最好將其設計成結構找坡,若不能實現結構找坡的設置,還需設置找坡層,以利于排水。對于底板的設計,可以設計成塑料排水板,對地下室的滲漏問題進行永久性的解決。
在施工過程中,首先要注意后澆帶的澆筑時間以及其模板支架的獨立設置,同時也要在后澆帶的表面做附加層卷材。另外,對于混凝土材料的使用要選擇高一級的膨脹防水混凝土,也要注意混凝土的振搗以及養護過程。當地下室的混凝土穩固成型之后,要設置合理的行車路線以及清晰的標識,并且要在板底獨立設置頂撐系統,以避免因頂板行車而產生裂縫。接下來將對施工的具體環節進行相應的闡述,保證地下室防滲漏工程的順利完成。
2.2.1 后澆帶的施工
在施工過程中,應當首先注意后澆帶的施工時間以及模板支架的獨立設置。對于混凝土的具體澆筑時間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決定,一般在混凝土凝固以后就開始澆筑后澆帶了,其凝固時間在28d 左右,但是還需要在主體結構沉降穩定后才可以澆筑,或者要在兩側的混凝土成型以后,等待60d 左右的時間才可以進行澆筑。后澆帶采用獨立支撐形式,即模板工程施工同時設置后澆帶獨立支撐系統,后澆帶兩側模板拆除時不影響后澆帶獨立支撐系統,拆除后澆帶兩側模板時保證后澆帶的結構不受擾動;后澆帶兩側支撐架拆除時后澆帶獨立支撐系統不得拆除,直至滿足設計要求混凝土澆筑完成方可拆除。
2.2.2 對滲漏部位的處理
地下室的墻板、底板以及頂板等部位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滲漏現象,但是要在防水涂料施工之前處理完畢。對于該類問題,一般會采用環氧樹脂注漿的方法進行處理。在進行環氧樹脂高壓注漿補漏之前,首先要對裂縫表面進行清洗,從上到下將沿縫兩邊2~3cm 范圍內的灰沙全部處理干凈,在清理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把裂縫堵塞,然后再利用丙酮清晰裂縫的內表面,當內外表面全部清晰完畢后,要預埋灌漿咀以及封批裂縫,要選擇合適的位置布置灌漿咀,并用高強聚合物砂漿涂抹在咀口周圍,厚度要保持在1~2mm,同時要保證灌漿咀的通暢性。最后進行最關鍵的步驟——灌漿材,在所有環節完成后,進行封管。涂膜施工如圖2 所示。

圖2 涂膜施工
建筑工程地下室的防滲漏施工進程當中,管道的防滲漏與地下室防滲漏的質量具有直接關聯。對于穿墻的管道要留空,在預埋管口以及螺桿上要設置止水環,同時,要在具體墻板混凝土構件表面凹進去2cm 的位置做防銹處理,然后再利用防水砂漿抹平。對于混凝土構件不可能一次性就澆筑成型,必須要進行二次澆筑。另外,管道穿經地下室墻面的時候,需對于穿墻盒口實施焊接處理,避免發生滲漏問題,確保地下室的墻面防滲漏能力。地下室包含地下穿越管道的時候,需在外側布設相關套管,管道穿越完成之后,應當對于套管的根部實施防腐處理,而且對于孔洞實施澆筑密封處理,保證孔洞的密封材料性可以達到相關標準,保證接口位置防滲漏的質量。并且管道間需要保留最少300mm 距離,免于施工對于管道帶來破壞影響,而且也可以免于預設套管的下沉導致的滲漏風險與管道裂縫。
總的來說,面對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的當下,在工程中增加地下室部分成為必然趨勢,可以把原有的土地資源合理的利用起來,切實的增加很多生活空間,解決很多問題。地下室的防滲漏施工進程中,需要對于地下室的滲漏發生因素進行明確,保證原材質質量與施工工藝基礎之上,在源頭上免于地下室發生滲漏。而且,提升工程設計科學性以及規范性,加強新型防滲漏材質的運用,并切實提高地下室的防滲漏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