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飛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建筑工程分公司,北京 100000)
高層住宅小區空間內涵豐富、平面開敞自由,需要滿足業主居住和生活的基本需求,各樓層的住戶之間也不再是獨立的個體,對于整個小區來說是一個整體。因此,高層住宅小區建筑設計要更多地考慮人與人之間的交際問題,這也是提高公共空間利用的根本出發點。
龍湖盛景棚戶區(城中村)改造項目(一標段)地處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城,總建筑面積為278679.32m2,占地面積為103241.6m2;建筑層數為地下 2 層、地上 18 層。其中,地下 1、2 層為儲藏室停車場和戰時人防,地上1、2 層為商業層,3~18 層為住宅層。本項目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 年,抗震設防烈度為Ⅶ度,安全等級為2 級。
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以及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使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其對自身的居住環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因此,大部分人群在購買住宅的時候,除了考慮房屋的格局和結構之外,還會在意居住環境的舒適性。故此,在設計階段應當遵循特定的原則,合理規劃,這樣才能向業主交付一份滿意的答卷,從而保證高層住宅小區建筑設計的合理性。在進行高層住宅小區建筑設計時需遵循以下原則:
在對本工程項目進行改造之前,要認真分析該項目在建設之初的相關資料,比如小區的地形地貌、基礎設施以及配套設施等情況,并充分利用新技術、高科技和新設備,使工程項目的改造工作更具可操作性。
根據居民的生活特點合理規劃與設計該小區,在滿足小區內居民生活需求的同時,實現人與自然和環境之間的和諧統一。同時,根據小區內住戶的數量建立與之相配套的公共服務設施,供小區內的居民使用和享受,不斷提高住戶的歸屬感。
在對本工程項目的改擴建工作中,還要將綠色節能原則融入其中,具體從以下兩個方面做起:①在正式的改擴建工作中,由于會侵占小區內原有的綠化面積和植被,為了避免這一問題,需要不斷提高建筑設計規劃思路,保證工程項目在改擴建工作中降低對綠化面積和植被的破壞和侵占面積[2];②保證交通的暢通性,減少流線交叉,防止車輛的駛出和駛入對行人造成影響。
在經濟與社會持續發展良好的背景下,人們也逐漸認識到了保護生態環境對自身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因此,本工程項目建筑設計首先要融入生態設計理念,即資源節約型、材料無害化以及可循環利用;其次,做到因地制宜,切忌盲目照搬,以此促進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但是,目前大部分的高層住宅設計并沒有融入生態設計理念,導致整個住宅小區成為“鋼筋混凝土森林”,剝奪了人們應有的舒適與健康的生活體驗。
本項目總建筑面積為278679.32m2,耗用了縣城中大部分的土地,而該縣城的土地資源本身就很緊張,可以說是寸土寸金。因此,本工程項目建筑設計規劃時綜合考慮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并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實現資源環境共享。資源環境共享指的是本項目中的道路交通、公共服務設施、景觀綠化以及開放空間都作為一種可共享的資源。這樣的設計理念不僅實現了環境資源的共享,而且能節約土地、降低能耗,使得整個縣城始終處于有序且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模式中,進而保證整個小區中的采光效果、戶型效果以及景觀效果,為業主創造良好的居住體驗。
人是以群居方式為主的“高級動物”,離不開與他人的溝通和交流。因此,本工程項目建筑設計還積極為廣大業主提供溝通與交流的平臺,通過融入社區設計理念,讓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更加緊密,減少鄰里之間的矛盾和誤會,促進整個小區的和諧發展。在融合社區理念的過程中,通過健全與完善的公共基礎服務設施滿足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需求。另外,根據本工程項目公共空間的特點劃分不同的功能區域,比如休閑娛樂區、自由活動區以及體育器材區等不同的公共空間。
在本項目建筑設計中,為了提高建筑物體的整體性,進而實現資源共享,在符合規劃條件的情況下盡可能減少公攤面積,達到節約成本的根本目的。另外,根據相關部門和業主對戶型配置的要求,采用合理的穿插與拼接的方式按照一梯三戶、一梯四戶的戶型設計,以此保證建筑物體的內部面積都能得到合理利用。另外,要敢于創新和突破,設計出多元化的內部空間結構,并不斷完善和優化內部交通流向,保證地下車庫停車位滿足業主的需求,減少對綠地面積的占用,通過間接與大方的設計理念提高建筑物體外部的美感。
在本工程項目建筑設計中,按照城市道路骨架實現空間組合,提高小區內的空間配置,在公共綠地處通過開辟公共交通空間的方式加強小區業主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共同打造良好的居住環境,保證交通流向體系的人性化和安全化[3]。同時,加大對小區內休閑娛樂、生活服務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盡全力為居民營造健康、和諧與輕松的居住環境,保證本工程項目的整體性和層次性,使得整個小區彰顯出恬靜生態、自然園景的良好環境。除此之外,在對本小區的車行系統和步行系統設計與規劃中,借鑒發達城市地區中高品質的人車分流體系,使車輛在進入小區之后能直接進入地下停車場,為地上預留出更加廣闊的綠地面積,方便行人出行,進而充分發揮小區內的景觀效果。
效益設計理念指的是在對本工程項目的建筑設計工作中,綜合分析與了解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環境效益,保證三方效益的和諧與統一,這也是高層住宅小區自身價值體現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對本工程項目的改擴建工作中,先深入分析和充分考察項目所在區域內的地質條件、公共交通以及自然環境等方面,通過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消除和降低周邊環境給人們居住環境造成的影響。同時,在對本項目的設計過程中要嚴格選擇風口和光照的位置,并根據風的流向合理設計,充分利用自然光線來調節室內的溫度,保證室內居住環境的舒適性,減少對能源和資源的浪費和消耗[4]。除此之外,在本項目建設設計中,應分析項目所在區域內的水文特點,以此保證其不會影響人們對建筑物體的使用功能。
為了保證本工程項目的整體規劃能夠提高居民居住的舒適度,增強自身的建筑美感,并與周圍的自然環境保持一致,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還需要合理融入節能設計理念,降低設計成本,合理規劃交通區位,減少噪聲污染,避免光照不足的問題,按照居民的要求設計出不同風格的內部空間,為業主提供多元化和個性化的服務。
當下,隨著人們生態保護理念的不斷增強,綠色、環保以及健康的生活空間備受青睞與喜愛。因此,良好的空間景觀設計不僅可以為本工程項目增加一抹亮色,而且能體現出小區的主要特色,進而給居住者帶來愉快的居住體驗[5]。另外,在本項目的建筑設計中,充分考慮住戶的多元化需求,在保證改造工作安全的基礎上將人文景觀設計理念融入其中,保證小區內的環境在一年四季內都能呈現出不同的景象,消除住戶的審美疲勞。高層住宅小區建筑總體設計思路如圖1 所示。

圖1 高層住宅小區建筑總體設計思路
綜上所述,本文對高層住宅小區建筑設計規劃思路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具體的規劃方法,遵循以人為本和資源共享等原則,強調住宅小區整體的布局理念,最終提高了整個住宅小區的美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