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峰
(中鐵十一局集團城市軌道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武漢 430000)
地鐵具有速度快、占地面積小、資源利用率高等特征,但由于地鐵建設環境的復雜性,施工中存在的問題有所增加。目前國內地鐵車站大多設置在交通繁華與人流量密集的區域,多數采用地下站。由于場地限制,基本不具備大開挖條件,須設置圍護體系。在地鐵車站設計與施工中,基坑安全是保證地鐵車站的建設安全、快速、優質完成的必要條件。因此,在地鐵施工中,加強基坑施工安全管理對于地鐵施工至關重要。本文結合工程案例,主要探討地鐵基于明挖基坑施工法的安全風險分析及管理措施。
(1)施工操作便捷性高,相比逆作法、臺階法等作業方法,明挖法在開挖時沿著由上至下的順序,在結構施工時按照由下至上的順序,施工便捷度較高,施工過程相對簡單。
(2)施工工期較短,因為施工過程便捷度較高,所以消耗的時間成本較低,可起到縮短施工工期的作用。
(3)結構受力情況良好,明挖法所提供的作業面數量和作業面面積相對豐富,搭配支護結構的應用,能夠營造穩定的作業環境,從而提高結構受力情況的穩定性。
(4)所需的作業場地較大,對于已初具規模的城市,為確保明挖法的正常應用,需阻斷既有道路交通,且明挖法會對既有道路帶來較大破壞,后期道路恢復、管線調整又會增加一些時間成本的支出,從而影響城市交通的正常運行。
現階段,在地鐵工程開挖過程中,經常使用到的明挖方法有懸臂支護法開挖法、放坡開挖法和圍護結構加支撐明挖法。相比前兩種明挖方法,第三種明挖方法具備施工便捷度高、施工效果好等優點,適用于基坑開挖深度較大的地鐵車站。地鐵施工中,所需開挖的基坑深度較大,那么開挖過程中土體的側壓力也會較大,此時為避免基坑出現塌陷的情況,需選擇恰當的支護方法,在合適的位置進行支護結構的設置。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施工人員對支撐結構的強度、結構間距、分布層數等內容進行細致分析,結合相應算法得到準確的力學計算結果,以此為基礎進行開挖工作。
某市地鐵換乘站中,3 號線部分主體為地下三層15m 寬島式車站,長274m、寬度25.9m,基坑深度約27m,基坑開挖采用明挖順作法施工,局部采用蓋挖順作法施工,圍護結構為排樁+內支撐+鎖腳錨索結合巖石錨桿的支撐體系,排樁之間采用三重管旋噴樁+深孔注漿止水+坑內降水,如圖1 所示。

圖1 地鐵施工現場
車站圍護樁常用成樁工法有:沖孔灌注樁、旋挖樁,及人工挖孔樁,其中人孔挖孔樁宜用于地下水位低、樁深小于15m 的黏土和巖石地質。樁基施工本身風險方面,沖孔樁風險小,旋挖樁自身風險主要是傾倒風險,人工挖孔樁自身風險主要是爆破飛石、高處墜落、中毒、窒息等。
基坑開挖是地鐵車站施工過程中重大風險最多的階段,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統計的39 次風險事件,發生在基坑開挖階段的風險事件有15 次,占比38.5%,主要有:基坑變形、涌泥涌水、交叉作業和巖石基坑爆破飛石等風險,特別是對需要頻繁爆破的巖石基坑,爆破飛石的風險十分顯著,出現飛石風險事件共計4次,占基坑開挖階段全部風險事件的26.7%。
車站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存在大量起重吊裝、高處作業、電焊作業等,作業場地狹窄、視線不良、上下交叉、材料機具多,是發生輕傷事故可能性最大的階段;另外隨車站結構施工需逐層拆除支撐,若混凝土板齡期不夠過早拆除支撐,也易引起車站維護結構變形和上層支撐軸力報警。
(1)旋挖樁機傾倒風險控制。根據場地條件,若場地為原市政道路等比較堅實的地基,則可以直接開挖圍護樁導槽,旋挖機左右履帶就位在導槽兩側施工,過程中注意觀察地面情況,遇機位地面開裂、下沉,可鋪設鋼板進行地基加強。若場地為軟土或回填地基,則應考慮表層土換填壓實,澆筑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形成圍護樁導槽和旋挖機位。
(2)人工挖孔樁風險控制。人工挖孔樁屬于危險性較大工程,須編制專項安全施工方案,組織專家論證;若挖孔樁需要進行爆破,應提前制作覆蓋鋼筋籠,籠內裝沙袋覆蓋孔口,起爆前需抽排樁底積水,防范飛石。無論土質和巖石,挖孔樁均應隔孔開挖,具體隔幾孔視地質條件確定,一般土質隔1 孔,需爆破的巖石孔樁隔2 孔,逐層開挖并施做護壁,開挖到底后及時澆筑樁身混凝土。
(1)深基坑開挖屬于危險性較大工程,需要編制專項安全施工方案并組織專家論證。
(2)遵循“分段分層、先撐后挖、隨挖隨支”的開挖原則,按方案既定原則開挖是避免基坑圍護結構變形、支撐軸力報警和防范基坑坍塌的關鍵。
(3)重視監控量測,每天對圍護樁水平、豎向位移進行監測對比,現場要儲備一定量的鋼支撐類應急材料,隨時做好架設支撐和加強支撐的準備。
(4)設置有效的坑外、坑內降水井,確?;拥叵滤惶幱陂_挖面以下,開挖到底后及時驗槽并澆筑封底混凝土,開挖工程在現場儲備堵漏材料,應對樁間涌泥涌水險情。
(5)開挖作業面與結構施工邊界需保持足夠安全距離,特別是石方基坑,必須考慮防止石塊向結構作業面滾落的措施。
(6)明挖石方基坑爆破,需將防范飛石作為關鍵事項,控制合理裝藥量,明確覆蓋量化要求,建立檢查、驗收、簽字制度,確保每次覆蓋達標。
(1)起重吊裝需設置基坑內、地表兩名指揮,持對講機與吊機操作手進行有效信息傳遞,避免視線不良造成吊物碰撞支撐或人員。
(2)鋼筋、管架、模板等長大物件吊裝,需拉設溜繩,選取合適堆放位置,支架上堆放材料數量應進行控制,不得集中堆放造成具備荷載過大,基坑內指揮人員需做好坑內工人警示,避免工人在吊物下方行走或作業。
(3)吊裝氣瓶、扣件、螺桿等散件必須采用吊斗吊裝。
(4)側墻模板臨邊、鋼筋綁扎臨時作業平臺外側、結構分段臨邊等均需通報設置防護欄桿,掛設密目安全網,搭設作業平臺、支架人員需穿戴比系掛安全帶。
(5)流水施工相鄰兩層結構施工時,不得在上一層結構臨邊堆放易墜材料,兩層結構作業工人應避免同時在交界處施工形成上下交叉作業。
(6)車站結構施工作業面材料、機具應有序擺放,及時清除防水板薄膜、木渣、編織袋等易燃垃圾,保持通道通暢,保持環境有序是避免傷害事故和火災的有效途徑。
(7)電焊、氣割作業區需清理周邊及施焊下方可燃、易燃物,臨近防水板動火應先對防水板采取隔離防護措施,動火作業區域配備滅火器或消防水,避免火災。
綜上所述,地鐵作為城市交通工具之一,在應用過程中,具備行駛安全性強、載客能力高、運行速度快等應用優勢。在地鐵實際施工過程中,加強明挖基坑施工安全管理,能夠促進地鐵結構的安全與穩定,延長地鐵工程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