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楊
(常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江蘇 常州 213159)
唱片裝幀設計是指對音樂人發表的CD光盤等媒介進行包裝的設計,是一門綜合的設計方向。其中不光包含了對外在形式的設計,還包含了整張唱片想呈現出的思想和情感,可以說唱片裝幀設計是用視覺表達音樂,用視覺輔助音樂的表達,通過不同的藝術形式來完成藝術家對情感對思想對情緒的表達。
唱片裝幀設計的物質形態發展從最早期的鋼絲唱片、膠木78轉唱片、黑膠唱片到后來的錄音磁帶和CD光盤,甚至于到如今還會有更多種多樣的物質形態,例如只讀型U盤、專屬音樂隨身聽等。音樂的載體已經不再拘泥于傳統,現當代網絡技術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媒體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而轉型,音樂人在發行音樂唱片時,也多會選擇實體CD唱片與線上音樂專輯同步發行銷售。
唱片裝幀設計已經不僅僅是對實體CD、磁帶、黑膠唱片等物質形式進行設計,而是更多元化地圍繞唱片在線上發行的視覺效果,甚至歌曲后續的視覺化的呈現(例如歌詞版MV、動畫版MV)等等進行設計和統籌。
聶永真(Yung-Chen Nieh,Aaron Nieh,1977-),臺灣平面設計師,“永真急制workshop”負責人。臺中高工機械制圖科、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畢業,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所肄業,金曲獎最佳專輯包裝獎得主,為Alliance Graphique Internationale 國際平面設計聯盟首位中國臺灣籍會員。
材料是設計作品在形式呈現上最基礎的物質,不同的材料呈現的質感、肌理、光澤效果都不一樣。

圖1 《山丘》裝幀
唱片裝幀設計中對材料的運用越來越多元化。從一開始只使用紙材質、硬塑料材質做簡單的印刷效果,到現在軟pvc材質,木材質,甚至布料材質等來進行唱片裝幀設計的形式表達。
《山丘》這張專輯的裝幀設計獲得了2014年第25屆金曲獎最佳專輯包裝獎,這張唱片的外殼采用了來自李宗盛同間工廠的木頭制成的木盒,特地做了卡帶的demo,以音樂載體的改變來表達《山丘》歌詞中人生時間流逝的概念。聶永真將木材質運用在裝幀設計中,同時呼應《山丘》這首歌的主題思想,表達人生中時間流逝這個概念采用更具時間質感的木紋。
《渺小》這張專輯的主題是表達田馥甄個性上的沖突矛盾與對生命、生活、情感的自我反思。這張專輯的包裝設計的選材十分獨特,如圖2所示,聶永真采用了獨特的紅色膠袋,將整個專輯的顏色隱藏在紅色下,抽出專輯的同時,才看到其細膩、微妙的字體設計。

圖2 《渺小》裝幀
唱片裝幀設計的工藝往往偏向于整張專輯的設計主調,不同的情感對于不同的工藝需求不一樣,只有采用合適的工藝才能將合適的思想和情緒表達出來。由于大部分視覺裝幀的形式是印刷物為主體,所以大部分工藝為印刷中運用的藝術工藝。其中包含了燙金印刷、凹痕印刷、刀板印刷、UV印刷等等多種不同的工藝。
聶永真將《今日營業中》的運作與消費的主題思考融入專輯設計中。如圖3所示,《今日營業中》的外包裝是透明泡殼包裝,像是一件懸掛于貨架上方便隨時購買的便利店商品,而內部的其他裝幀設計采用了便利商店消費回執的形式,隱喻當代流行歌曲不斷尾每個人制造出情感消費與宣泄出口。而購買收據會在開封后掉出的設計則是想表達每一首歌都是一條對號入座的消費明細。

圖3 《今日營業中》裝幀
《美妙生活》這張專輯獲得了2011年德國紅點設計獎,是聶永真在為林宥嘉制作專輯的又一次革新式的風格轉變。如圖4所示,不同于之前感覺簡潔、對比鮮明的畫面,《美妙生活》的設計語言更加復雜,工藝手法和表現形式也更加豐富。其內部結構采用了大量剪切、折疊、遮罩的形式,讓整張專輯通過表現實際生活中這些有一點點小混亂的場景去反向呼應主題。

圖4 《美妙生活》裝幀
《美妙生活》的設計在材料的選用上樸實簡單,但是在后期工藝的選擇上卻花了很多心思,大量的剪切、膠粘、膠片風格的視覺組合,打開這張唱片仿佛打開了林宥嘉的一個私人日記本,里面有很多他對生活的記錄想法。

圖5 《小湊戀歌》裝幀
《小湊戀歌》獲得了2015年第26屆金曲獎最佳專輯包裝設計獎。這張專輯的工藝和做法非常復雜,如圖5,《小湊戀歌》的裝幀采用了非常特殊的工藝方式來表現視覺語言,通過織物的線,傳達出溫暖柔軟的質感,同時又十分新穎,有獨特的肌理。《小湊戀歌》在外部結構上采用了盒裝這樣不同于以往的專輯裝幀方式,而在內頁印刷則選取了能表現質感的燙金制作畫面。聶永真是使用線條的大師,所有的線條在他手里都是十分神奇的,《小湊戀歌》就是這樣一份擁有獨特風格和感情表達的作品。
唱片裝幀設計的工藝與材料相結合,才能最大程度地表達出創作人和藝術家的思維和感悟。盡管數字線上音樂逐漸成為主流,但是實體唱片的裝幀設計也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真正熱愛唱片和音樂的人對與精美的唱片裝幀設計其實更多層面是把他們當作一種藝術品來收藏。
聶永真的唱片設計風格以2006年初為分界點。之前的作品大多在標準包裝的基礎上,圍繞平面攝影風格,用強烈的明暗對比呼應作品主題,精心設計專輯標題和藝人名字的字體。而后期則是大膽地改變整體包裝的尺寸和比例,也越來越多地使用獨具匠心的材料、專色或獨特的工藝,藝人名和專輯名就由慣用的字體來呈現。
但是他后期這些作品都非常跟時代接軌,并且具有時代性的設計風格,減少了色彩,增加了字體和畫面的對比來突出字體,他更加用心地在做字體上的設計。其作品也更加的國際化,偏向簡潔、干凈、扁平化的特征。
通過對聶永真先生的設計進行分析不難發現,材料的運用與工藝的結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幫助創作人、藝術家、音樂家表達自己的思想。而聶先生最厲害的就在于把簡單樸實的材料和工藝結合,創造出完全不同于市場中最流行的那種形式的不一樣的美。
21世紀的唱片設計,要結合不同的形式,不拘泥于傳統行業的標準,打破常規而突破現階段唱片市場同質化嚴重的問題。大膽前衛地將材料和工藝結合在一起,不光注重線上的視覺審美,同時線下的收藏藝術價值依舊在音樂愛好者的心中,唱片周邊衍生產品的意義就是如此,而這些都是唱片裝幀設計中最重要的東西。我們作為新時代的設計師,更要將整體性思維融入自己的設計作品中,在進行設計的時候需要從這兩者中找到巧妙的和諧點,如在注重形式美感的前提下,讓我們的設計作品既具有視覺沖擊效果,同時又能擁有我們自己文化、細膩、溫柔和浪漫。這就需要我們將不同的材料和工藝相結合,去嘗試去跨界融合。
好的音樂作品都應該有更優秀的視覺效果去輔助傳播,而我們設計師正是肩負此重任,能將更好的視覺傳達給受眾,讓受眾理解音樂人。輸出更加優秀的作品給大眾,將更多具有美學價值和收藏意義的新的不同的唱片裝幀設計展現出來,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